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唐诗之旅(下) 10 酬赠诗四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0酬赠诗四首重赠乐天元稹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赏析】这是元稹在与白居易一次别后重逢又将分离时的赠别之作。先前当有诗赠别,所以此诗题为“重赠”。首句提到唱诗,用“休遣玲珑唱我诗”作呼告起,发端奇突。次句就像是补充解释。原来筵上唱离歌,本已添人别恨,何况商玲珑演唱的大多是作者与对面的友人向来赠别之词呢,那不免令他从眼前情景回忆到往日情景,百感交集,难乎为情。第三句从眼前想象“明朝”,“又”字上承“多”字,以“别”字贯穿上下,诗意转折自然。第四句则是诗人想象中分手时的情景。因为别“向江头”,要潮水稍退之后才能开船;而潮水涨落与月的运行有关,诗中写清晨落月,当近望日,潮水最大,所以“月落潮平是去时”的想象具体入微。诗以景结情,余韵不尽。1.《节妇吟》此诗另本题下注云:“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志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节度使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韩愈。背景解读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写的名作。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诗。题为“节妇吟”,郎用以明志,将拒绝之意表达得极为委婉,李师道读后,也觉无可奈何。2.《酬乐天频梦微之》这是一首和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元稹和白居易有深厚的友谊。元和五年,元稹因弹劾和惩治不法官吏,与宦官刘七元起了冲突,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来又改授通州司马。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两地相距数千里,通信极为不易,好友的来信自是倍加珍贵。白居易赠元稹一首诗,问元稹何事忆我,致使我昨夜梦见你。白诗中不直说自己苦思成梦,却反以元稹为念,这表现了对元稹处境的无限关心。因此,元稹一接此诗,老朋友的深情令他深受感动。便赋诗一首回赠白居易:我本来可以控制自己的梦,和你在梦里相逢,过去也曾多次梦见你,但此刻,我的身心已被疾病折磨得神魂颠倒,所以“唯梦闲人不梦君”,这就把对好朋友的惦念、感激和欲梦不得的凄苦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3.《近试上张籍水部》这首诗又题为《壮士意献张籍水部》。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以希求其称扬和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朱庆馀此诗投赠的对象是水部郎中张籍。张籍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青年才俊,与韩愈齐名。朱庆馀平日向他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到考试了,还担心自己的作品不能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写下了这首诗以征求张籍的意见。朱庆馀呈献的这首诗获得了张籍明确的回答,在《酬朱庆馀》中,他回复道:“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由于朱的赠诗用比体写成,所以张的答诗也是如此。在这首诗中,他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会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朱的赠诗写得好,张的答诗回得妙,珠联璧合,成为文学史上传诵的佳话。4.《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是一位具有远大抱负的进步诗人,早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积极进行政治活动。不幸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之后,又被分发到更遥远的边荒之地的柳州,世称“柳柳州”。这诗便是他任柳州刺史时所作。当时,他正当壮盛之年,“一斥不复,群飞刺天”(韩愈《祭柳子厚文》),政治上不断遭受到沉重的打击,使得他心情愤激不平,终年生活在忧危愁苦之中。《新唐书》本传说他“既窜斥,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基堙厄感郁,一寓诸文”。这诗里一连串的奇异的想象,正是他那“堙厄感郁”心情的真实写照。1.字音妻妾.(qiè)罗襦.(rú)执戟.(jǐ)剑铓.(mánɡ)夫婿.(xù)缠绵..(chánmián)2.字形襦珠襦儒儒家糯糯米频频繁濒濒临籍籍贯藉狼藉1.《节妇吟》中,女主人公在拒绝第三者的追求时,给出了哪些理由?提示:女主人公拒绝第三者的理由是:“我”已出嫁,得守节;“我”的丈夫也很优秀。2.请赏析“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提示:原诗是写节妇的忠贞守节,既然难以两全,只有还珠,“双泪垂”写还珠情态,指对“君”的感激;“何不相逢未嫁时”是对“君”的表白,似乎“君”比“良人”更重要,但事已如此,绝不可能改弦易辙。古人遇事不便明说,每每多喜欢借写男女之情表示心意,此处便是例证。1.《节妇吟》这首诗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受人赠珠而又还珠时的心理,塑造了一位顾全名节、对丈夫忠贞不渝的女子形象,曲折表达了诗人不便明说的婉拒之意。2.《酬乐天频梦微之》这首诗通过写不同寻常的梦境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写出了自己的凄苦处境。3.《近试上张籍水部》这首诗写了晨起时一对新婚夫妇的对话,是一幅洞房初晓的闺意图。作者借此表达对张籍提拔或奖掖自己的希望。4.《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这首诗写贬官异地的思乡之情。诗题“寄京华亲故”,意在借此诗诉说自己迫切的归思和惨苦的心情,希望京城故旧能施以援手,使自己不致客死他乡,终老此蛮瘴之地。1.《节妇吟》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对应考点】本考点对应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提示】从张籍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又不便直言硬说,乃假托节妇口吻,委婉地推辞这一角度来分析。【答案】比喻。“节妇”指诗人张籍自己,“君”指对方李司空师道,“珠”喻指李司空对张籍的招揽,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李司空招揽的拒绝。2.古诗中常通过记梦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元稹酬赠诗《酬乐天频梦微之》写梦别出心裁。请简要分析。【对应考点】本考点对应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提示】一般写诗用记梦以抒发旧情,元诗却一反其意,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情。【答案】做梦包含了希望与绝望之间极深沉、极痛苦的感情。所以记梦常常是表达思念的一种方式,但只有别出心裁地记梦,才能创造新鲜的诗意。元稹的诗就是这样,他把不能入梦的原因作了近乎离奇的解释:我本可以控制自己的梦,和你梦里相逢,过去也曾多次梦见过你;但此刻,因身心已被疾病折磨得神魂颠倒,所以“唯梦闲人不梦君”。这就把凄苦的心境写得入骨三分,内容也更为深广。3.说说《近试上张籍水部》的题目和诗歌内容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对应考点】本考点对应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提示】要结合诗人作此诗的目的来回答。【答案】这首诗的内容写了晨起时一对新婚夫妇的对话,是一幅洞房初晓的闺意图。而题目的意思是指诗人在接近考试的时候写了这首诗给张水部。诗中的新娘、夫婿、舅姑分别代指诗人朱庆馀自己和对方张籍以及考官。考试用“拜舅姑”来比喻,应试作文用“画眉”来比喻。诗人通过比喻的手法将题目和诗歌的内容联系起来,含蓄而巧妙地借此表达对张籍提拔或奖掖自己的希望。4.《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对应考点】本考点对应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提示】作者寄情于景,想象自己能够如佛祖一般化身无数来远望故乡表现自己的思乡之情。【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和用典等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比喻:把尖山比作剑铓,又配以“割”字,既把客观的山形特征展示得那样鲜明突出,又把主观的思乡愁痛这种无形的情绪表现得如此具体可感。用典:第三、四句通过化用佛家的典故,又配以一“散”字,不但将抽象的思乡的愁绪和热盼表现得生动形象,而且把那种若能“望乡”即便粉身碎骨也浑然不怕的决心表达出来了。诗歌结构所谓“诗歌结构”,是指诗人对作品内容的组织安排。体现在人、事、场景的布局,局部与整体的协调,首尾的照应,段落的过渡,线索的安排,详略虚实的设计,时空动静的调度等等。在诗歌结构方面,较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对接高考1.层层铺垫通过对景物的层层铺垫、渲染来突出主体。如:苏辙的《江上早起》:“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云霭新画。前山更远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唯有巫山最秾秀,依然不负远来人。”此诗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描绘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赭”的“荒村”,“落日”时分的“霭新画”,“更远色更深”的“前山”,已让诗人观止,抒发感叹——谁知可爱信如今!却哪知巫山最秾秀,层层的渲染、铺垫凸显了巫山的秀美,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2.抑扬法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可以使诗歌富有波澜,引人入胜。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前两句以欲抑先扬的手法,叙述文帝求贤,召见才能卓异的贾谊,使人以为下面必有关于国计民生大事的咨询,三、四句却转而揭出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事实,讽刺的意味极深。3.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4.首尾照应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对照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的情感。如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此词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万里觅封侯”一句相应;“身老沧州”与“关河梦断何处”一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设问方式:(1)分析诗歌在结构方面的技巧。(2)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分析。(3)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试简要分析。(4)这首诗结尾一句运用了什么技巧?请简要分析。答题步骤:(1)指明行文构思的技巧。(2)阐述内容的转换,景情的关联。(3)概述这种结构技巧的效果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典型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塞下曲(唐)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①客,皆共尘沙老。不学游侠儿②,矜夸紫骝③好。【注】①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北部、内蒙古、陕西等一带。其俗尚气任侠,此处借指豪侠之气。②游侠儿:自恃勇武、讲义气而轻视生命的人。③紫骝:古骏马名。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对全诗有何作用?【解析】描绘景象要答出有哪些景物,景物有何特征,这些景象对诗歌的情感有何作用,并要结合诗句所在的位置分析其作用。【答案】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无限肃杀的边塞秋景图。寒蝉在桑叶枯落的空旷桑林里鸣叫,边塞天气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的芦草。这两联借景抒情,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后面的抒情议论做了铺垫。青春盛唐李泽厚著名诗人兼学者闻一多曾经相当敏锐地论说了诗歌由六朝宫体到初唐的过渡。指出“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由宫廷走向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荒漠”。诗歌随着时代的变迁,由宫廷走向生活,六朝宫女的靡靡之音变而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代表这种清新歌唱成为初唐最高典型的,正是闻一多强调的刘希夷和张若虚:“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美文赏读多么漂亮、流畅、优美、轻快呵!特别是后者,闻一多再三赞不绝口:“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幽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其实,这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一种“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它上与魏晋时代人命如草的沉重哀歌,下与杜甫式的饱经苦难的现实悲痛,都截然不同。它显示的是,少年时代在初次人生展望中所感到的那种轻烟般的莫名惆怅和哀愁。春花春月,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