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君子之风第二单元修身西方人讲“绅士风度”,要求男性在公众交往中注意自己的仪容举止,风姿优雅,能给人留下彬彬有礼和富有教养的印象。我们中国古人提倡的是“君子之风”。有人说:“绅士风度是外国有钱人的讲究;而君子之风却是人人适用,无论是穷是达。‘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看来“君子之风”比“绅士风度”要好得多,它适用范围更广。那么,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行修养,才算有“君子之风”?它对我们有哪些要求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课——《君子之风》。第二单元修身一、字音孙.以出之(xùn)恶.衣恶食(è)一箪.食(dān)曲肱.(gōng)叶.公(yè)女奚.不曰(xī)知者乐.水(yào)夫.子(fū)二、通假字1.孙.以出之__________________2.知.者不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3.女.奚不曰________________孙,通“逊”,谦逊知,通“智”,智慧女,通“汝”,你三、一词多义1.质①君子义以为质.________________②文犹质.也_____________2.以①君子义以.为质__________②礼以.行之_____________③孙以.出之__________④信以.成之_____________名词,根本,基础名词,本质介词,把介词,按照介词,用介词,依靠3.道①士志于道._____________②夫子自道.也__________③任重而道.远_____________4.其①人不堪其.忧__________②回也不改其.乐_____________③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名词,正道动词,说名词,路途代词,那代词,他的代词,那四、词类活用1.而耻.恶衣恶食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瓢饮.__________________3.饭.疏食__________________4.曲.肱而枕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动用法,以……为耻动词作名词,水名词作动词,吃使动用法,使……弯曲形容词作名词,弘,远大的抱负;毅,坚强的意志五、古今异义仁以为..己任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认为。六、特殊句式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___________________2.叶公问孔子于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把……作为。介词结构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3.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______________4.贤哉,回也______________5.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__________6.未足与议也__________宾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省略句省略句1.如何理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段话的含意?[点拨]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2.从本文看,孔子是如何看待“义”与“利”的关系的?[点拨]孔子认为“义”是一个君子立身行事的根本,要按照礼来实践它,用谦逊的态度来谈论它,靠诚信来成全它;“义”是原则性问题,谦逊是方法问题,信是结果问题。另外,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3.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点拨]孔子表达自己这一志向时并未用空洞的语言表态,而是用了具体的细节,写自己平常的饮食起居,特别用“曲肱而枕之”来写自己贫困简陋而自由随便的生活细节,给人以深刻印象。所以后世许多文人都特别欣赏,在诗文中引用。而“浮云”的比喻,则又形象表明了孔子的富贵金钱观,正当的富贵、金钱是人追求创造得来的,用不正当非法手段谋得的富贵、金钱是可耻的,而且终有被暴露、清算的一天,正如陈毅所写,对于非法钱财富贵“莫伸手,伸手必被捉”。4.17.15章“其未得之也,患得之”一句,一般都解释为“患不得之”,但也有人认为“患得之”就是害怕得到的意思。你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请联系实际作简要陈述。[点拨]朱熹注释本章引用胡氏之论曰:“士之品,大概有三。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者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朱熹认为:“志于富贵者,即孔子所谓‘鄙夫’也。”由于古文的简约,引起不同理解。对于“患得之”,从字面上看,是害怕得到它(功名富贵),这样理解又与整段话中写的“鄙夫”相矛盾,因此引出不同的说法。(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成一家之言。)5.如何理解“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这句话的含意?[点拨]“仁”的本质、内涵就是与人相互亲爱,那么,有了与人相互亲爱的本质、本意,外表上也才有与人相互亲爱的行动和语言,才能与人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如果外表粗俗,语言脏暴,行为粗鲁,尽管有着良好的本意、本质,也不可能建立起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这是显而易见的。而一个人如果内心、本质是坏的,他在外表的语言、行为上也很难装出文明的样子,即使他绫罗绸缎、西装革履,那文质彬彬的样子他想装也装不像。现代流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可以共证和观察到的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究其根本内容,也就是人的内在意识的外表显露。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内在本质,就会有什么样的外表反应。不同的内在本质,就会有不同的外表反应。在孔子眼中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君子呢?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各抒己见]♣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这里他强调指出了其中的三个方面:仁、智、勇。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达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动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适用话题这则材料可用于“积极进取”“乐观豁达”“敢于说‘不’”等有关话题作文写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