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 科学之光 经典原文《天工开物》两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明代作为封建王朝统治工具的程朱理学仍在思想领域占据统治地位,但呈日趋没落之势。一些开明知识分子,一些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有感于社会的动乱,吏治的黑暗,开始意识到寻章摘句、死背经书、空谈性命的虚无。他们经过艰难的抉择,把注意力转向对当时生产技术的总结和对自然现象的探索上来,于是出现了一批科学家和科技著作。《天工开物》和《徐霞客游记》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第八单元科学之光《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是保留中国科技史料最为丰富的一部书。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第八单元科学之光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并在此基础上把握文意。2.认识古代科技曾经有过的辉煌的成就,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3.理解所选课文的主要思想,熟读、背诵一些片段。第八单元科学之光经典原文8《天工开物》两则第八单元科学之光◎走近先贤多才多艺的科学家——宋应星1.生平简介宋应星(1587~?),字长庚,明代科学家,奉新(今属江西)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七年(1634)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2.主要作品最著名的是《天工开物》,还有后来发现的《野议》《论气》《谈天》和《思怜诗》,其他著作如《杂色文》《画音归正》等多已失传。3.著作价值(1)冶炼方面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地论述锌和铜锌合金(黄铜)的科学家,这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大规模炼锌的国家。宋应星记载的用金属锌代替锌化合物(炉甘石)炼制黄铜的方法,是人类历史上用铜和锌两种金属直接熔融而得黄铜的最早记录。(2)农业方面在《天工开物》中,宋应星记录农民培育水稻、大麦新品种的事例。研究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得出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科学见解,把我国古代科学家关于生态变异的认识推进了一步,为人工培育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3)物理学方面宋应星在《论气·气声》中论述了声学内容。他通过对各种声音的具体分析,研究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规律,并提出了声是气波的概念。(4)政治方面宋应星的《野议》是一部议论时局的政论著作,对明末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并且提出了一些改革主张。(5)关注社会现实方面宋应星的《思怜诗》包括“思美”诗十首,“怜愚”诗四十二首,表达了作者愤世忧民的感情。◎背景呈现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生产力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古老的封建坚冰开始松动、融化。于是出现了一批科学家和科技著作,如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本草纲目》(李时珍)、古代农业科学的集大成之作《农政全书》(徐光启)、科学与艺术融会贯通的《乐律全书》(朱载堉)等,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国学链接[文学常识]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天工开物》完成于1637年,是保留我国科技史料最为丰富的一本书,是一个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百科全书。1.篇目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共18篇,较全面系统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及经验,并附有大量插图。上卷6篇,内容包括谷类和棉麻栽培、养蚕等;中卷7篇,内容为手工业技术,包括制造砖瓦、陶瓷、舟车等;下卷5篇,内容以工业生产为主,包括五金开采及冶炼兵器等。2.思想全书以谷物开篇,以珠玉结束,体现了作者“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思想,把农业冠于书首,也表现了其关注国计民生的可贵精神。3.影响《天工开物》反映了我国明末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反映了我国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许多生产技术和经验,对研究明代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具有很高的价值,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文化常识]古代民俗·春社在原始社会的农耕时代,人们对土地十分崇拜,每年都举行祭祀土地之神的活动。汉代以前,祭社一般在开春时,并不拘于哪一天,每年一祭。东汉光武帝刘秀建国的第二年,下令在洛阳的宗庙之右建立社坛,坛是方的,没有屋,只有围墙和大门。坛建成后,又规定每年二月、八月和十二月进行春祭、秋祭和冬祭。不久,冬祭就被取消,只剩下春、秋二社,而且规定春社的社日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的社日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它最初是统治者制定的礼法,后来渐渐与民俗融和。春天举行时叫“春社”,秋天举行时叫“秋社”。当诸侯们在举行肃穆的祭社礼时,黎民百姓也聚集在村社之前,为同时也属于自己的土地进行祭拜,并融入许多其他的庆祝活动,成为民俗节日之一。一、字音粳.(jīnɡ)稌.(tú)婺.源(wù)夏潦.(lǎo)刈.(yì)汲.灌(jí)砧.(zhēn)枵.(xiāo)淬.(cuì)二、一词多义1.凡凡.稻种最多__________________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__________________大凡.为学,且须分个内外____________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_______________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____________凡是,表概括凡是,表概括大概,大致副词,总共副词,总共2.许生出寸许.,其名曰秧______勾践既许.之____________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____________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______先生何许.人也__________________左右动词,答应动词,答应余处所,地方3.即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____________早者七十日即.收获____________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____________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____________4.济水火未济.,其质未坚____________靡计不施,迄无济.____________朝济.而夕设版焉____________连词,即使副词,就副词,就动词,依照动词,调和名词,效果动词,渡河5.治六月刈初禾,耕治.老稿田____________凡治.铁成器,取已炒熟铁为之____________文武并用,垂拱而治.__________________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____________明于治.乱,娴于辞令__________________动词,治理动词,冶炼动词,达到太平动词,治理形容词,安定三、词类活用1.最迟者后.于清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钢铁已经炉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词活用为动词,晚名词活用为动词,包裹名词活用为动词,加热、捶打四、古今异义1.煤炭居十七..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数词,十七。2.木炭居十三..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数词,十三。3.以为..受锤之地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认为。十分之七。十分之三。把……作为。4.生谷数粒,结果..而已古义:____________今义: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表示某种结局。5.与炊炭同形而分类..也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根据事物的特点分别归类。长出果实。种类不同。6.取其神气..为媒合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精神饱满。7.凡熟铁、钢铁已经..炉锤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表示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自然的元气。已经经过。五、文言句式1.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判断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炎更烈于煤。(状语后置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涂上黄泥于接口之上。(状语后置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插的秧,俗名叫晚糯,不是粳类稻。它的火焰比煤炭更厉害。在接口的上面涂上黄泥。《稻》主要谈了水稻的种植过程,这些记述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作用,是育秧、插秧、灌溉的理论基础,表现了作者的重农思想。同时强调人的作用,通过科学育秧、合理分秧等,以达到丰收的目的,体现了作者追求实学、期于实用的科学精神。段落主要内容第一段稻的种类。分别从黏性、功用、稻谷形状和色泽几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二段水稻的育种分秧:第一步湿种,第二步播种,第三步分栽第三段水稻的收获和成熟期,以及与水源丰枯、地势高低的关系第四段南方两季稻的栽种以及水稻的一些特殊品种《治铁》主要介绍了铁器的锻造工艺,详细介绍了铁器在锻造过程中的损耗、所需炭种以及如何使铁器更为坚固地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同时指出中西方在焊接铁器的方法上很不相同。段落主要内容第一段总说锻造铁器的方法第二段介绍炼铁用炭的方法与特点第三段论述冶炼工艺,逐节粘合,不断捶打,合为一体,淬火是其中的关键一步,中西方有区别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题。凡稻种最多。不粘者,禾曰秔,米曰粳;粘者,禾曰稌,米曰糯(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源光之类),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长粒、尖粒、圆顶、扁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1.这段文字先从稻的种类谈起,接着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方面加以说明。[明确]黏性功用稻谷的形状稻米的色泽2.文段中的夹注“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有何作用?[明确]补充说明这两种稻谷(无论长芒、短芒)都是早熟品种,长芒在湖南浏阳一带著名,短芒在江西吉安一带称雄,可见当时稻谷种植之普遍,且竞相争胜,各秀一域。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3~4题。凡铁性逐节粘合,涂上黄泥于接口之上,入火挥槌,泥滓成枵而去,取其神气为媒合。胶结之后,非灼红、斧斩,永不可断也。凡熟铁、钢铁已经炉锤,水火未济,其质未坚。乘其出火之时,入清水淬之,名曰健钢、健铁。言乎未健之时,为钢为铁,弱性犹存也。凡焊铁之法,西洋诸国别有奇药。中华小焊用白铜末,大焊则竭力挥锤而强合之。历岁之久,终不可坚。故大炮西番有锻成者,中国则惟事冶铸也。3.中国古代焊接铁器时采取“________”法,而西方国家采取“________”法。[明确]冶铸锻成4.文段最后一句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对比。面对西方大炮“锻成”,而中国却“惟事冶铸”的事实,作者流露出对中国技术落后却不加改进、革新的遗憾之情与批判之意。1.《稻》和《治铁》反映了什么科学思想?[明确](1)《稻》表现了作者的重农思想,他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农学中的“三才”(天、地、人)思想,并加以发扬光大,对天时、地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同时更强调人的作用。(2)《稻》和《治铁》也突出反映了宋应星的技术思想,即“法”“巧”“器”三者的完美结合。法,就是操作方法;巧,就是人的技能和智慧;器,就是工具和设备。而在这三者之中,宋应星一贯认为人的巧智是最重要的,是主宰“法”和“器”的灵魂,在其他篇章中他对此多有论及。而融会所有这些思想的,是作者一以贯之的追求实学、期于实用的科学精神。2.《稻》中记载了哪些先进的技术?有什么意义?[明确]记载了水稻育秧后三十天即拔起分栽,一亩秧田可移栽二十五亩,即秧田与本田之比为1∶25,又说早秧失水即死以及农作物与环境的关系等技术。这些技术在以前的农书中未曾提到过。这一方面指导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为后世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还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3.《治铁》是宋应星论述冶金工艺的重要篇章,本文是如何说明的?[明确](

1 / 6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