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览本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唐宋八大家”的名作。唐宋散文是中国散文史上的一次重大解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儒学复兴运动的具体成果之一,恢复了散文的主导地位。同时唐宋散文也不为儒术所局限,富有创造力,渊雅雄放的文风激荡着个体生命的阳刚之气。《原毁》是韩愈“五原”作品中较为重要的一篇,“原毁”的意思是探求产生毁谤的根源。作者以儒家的道德观点为依据,比较了“古之君子”和“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两种迥然不同的态度,分析了“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的思想根源在于懒惰和嫉妒,高度赞扬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古之君子”,有力抨击了惯于“怠”和“忌”,好说别人坏话的“今之君子”,呼吁改变这种妒贤嫉能的恶劣风气。内容概览《心术》是苏洵《权书》中的一篇,为用兵策论,分别从治心、尚义、养士、智愚、料敌、审时度势、出奇、守备等八个方面阐述了战争的策略思想,其中包含着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也有“怀其欲而不尽”“士欲愚”之类的封建权术。《鞭贾》一文利用卖鞭子的事例,进行政治联想,紧紧抓住鞭的质地进行描绘,并与朝中官员的个人能力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强烈的隐喻关系。《兴贤》一文体现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为文环环相扣、讲究逻辑力量的风范。本文开宗明义,从国家兴衰的高度提出“兴贤”的重要性,接着从历史的经验中提炼出坚实的论据。学法指导1.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进行自主学习。2.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加强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尤其要逐步加强对翻译的练习,进一步提高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还要注意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第17课原毁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韩愈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赏析】这首诗用散文的笔法,古朴的语言,直陈其事,不用譬喻,不用寄托,主客互相吟诵诗句,一唱一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衷情共诉,洒脱疏放,别具一格。诗中写了张功曹的“君歌”和作者的“我歌”。题为“赠张功曹”,却没有以“我歌”作为描写的重点,而是反客为主,把“君歌”作为主要内容,借张功曹之口,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自己的不平。全诗换韵很多,韵脚灵活,音节起伏变化,很好地表现了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使诗歌既雄浑恣肆又婉转流畅。从结构上说,首与尾用酒和明月先后照应,清新简练,使结构完整,也加深了意境的悲凉。韩愈提倡儒家的学说,反对当时很有势力的佛、道思想,文学上则提倡古文,主张“惟陈言之务去”。唐初文章承六朝之风,尚骈俪,病纤弱。当时也有很多人反对这种文风,但是直到中唐还没有获得较大的效果。所以韩愈积极提倡古文,主张学习三代两汉的文章。又说学习古文,应当“师其意不师其辞”,做文章应当“词必己出”。韩愈才如渊海,文章刚健雄伟,奥衍宏深。在他和柳宗元等古文家的倡导下,终于把文体从骈俪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古文的基础。本文即针对当时不正常的为人之风发表了独到的见解。背景解读字音不怠.(dài)其人(jù)语.于众(yù)字形遵遵守尊尊敬谤诽谤榜光荣榜怠倦怠殆殆尽通假字(1)恐恐然惟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通“悦”,高兴)古今异义(1)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古义:一般人,普通人。今义:大家,许多人。(2)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实是事实,但乙事实并不因为甲事实而不成立。(3)吾尝试..之矣古义:曾经试着。今义:试验,试。(4)多才与艺人..也古义:有技能的人。今义:戏曲、曲艺、杂技、影视等演员。一词多义(1)病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名词,缺点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形容词,困苦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动词,生病,有病(2)善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动词,擅长恐恐然惟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名词,好事素善.留侯张良动词,交好(3)乃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副词,却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副词,竟然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的(4)其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代词,他去其.不如周公者代词,那些(1)外以欺于人(状语后置句)(2)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判断句)(3)懦者必说于色矣(状语后置句,应为“懦者必于色悦”)(4)某良士,某良士(判断句)文言句式吴楚材在《古文观止》中评价《原毁》说:“全用重周、轻约、详廉、怠忌八字立说。然其中只以一忌字,原出毁者之情,局法亦奇。”结合本文的脉络,如何理解这句话?提示:文章先从“古之君子”谈起,远远写来,却又处处暗扣“毁”不兴的缘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树起丰碑。“今之君子则不然”仍未涉及“毁”,但在对他们言论的描摹上,字字句句扣在“原毁”的轨迹上。前两段准备好了箭与靶,第三段水到渠成,引矢破的,点明了“毁”字。先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点明“毁”的根源在于“怠”与“忌”,又从众人对“良士”“非良士”的反映来透视世风,证明当时毁风猖獗。本文通过古今君子对己待人的对比,写出了作者对当时人们的心态和价值取向的批判,对不良社会风气的慨叹。原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古之君子严于律人,宽以待己今之君子对比揭示原因——挖掘根源提醒注意——写作目的1.课文的主旨是什么?【答案】文章从待人、对己两个方面,通过古、今“君子”的对比,指出他们的不同表现和态度,进而得出“怠”与“忌”乃是毁谤根源的结论。2.除了对比外,文中还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手法,请将其找出来,并说说它们在表达上的作用。【答案】排比:第三段中的几个“不然……不然……不若是……”的句子形成排比。作用:加强了推断的语气,将今之君子的丑恶嘴脸揭露出来,使文章更有气势,增强了论证效果。反问:“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等等。作用:小结前文,形成呼应关系;句式相似,加强语气,使论证更加有力,文章更加严谨。3.第四段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答案】第四段用三句话,既交代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呼吁当权者纠正这股毁谤的歪风,又语重心长地寄托了作者对国事的期望。4.在“责己”和“待人”两个方面,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所持的态度截然不同。在我们身边是否也存在着毁人扬己的现象?你觉得韩愈的分析是否有道理?谈谈你的看法。【答案】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毁人扬己的现象,有的人喜欢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比,总觉得自己了不起,一旦看到别人超过自己,要么是恶语中伤,要么是怒形于色,而不是首先去找自己的缺点、问题。韩愈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原毁》中“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构成贯穿全文的对比。古之君子,责备自己很重,很周全,要求很严格,对待别人很宽,很随和,毫不苛求;今之君子,要求自己很低,要求别人却很苛刻。段与段、层与层之间都采用对比写法,古之君子责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今之君子则相反。“重”与“轻”、“周”与“约”又构成具体的对比。古、今君子的具体行为亦构成对比。逐项对比,使问题的正反两面都得到淋漓尽致的阐发,作者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也得以传达。技法镜鉴【即时小练】运用对比论证,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例,突出一个主题,写一段文字。(150字左右)【答案】示例: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了“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果;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同是帝王,为何结局如此不同?真的是“从谏如流”势在必行!文化常识【考点透视】古代文化常识囊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它反映了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和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精髓。举凡先人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导向、喜恶向背等都可以从中深刻地感受到,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降,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都隐含着丰富的内容。对接高考因此,平时备考中,一方面要熟记各种常识知识,坚持梳理文化常识,扩大知识面,掌握重点,在大量的阅读与训练中形成对古代文化语境的认识与理解。如2015年新课标卷Ⅰ,就要增加对“迁、贬、拜、进、出、改,少傅、太子少傅,赠、谥”等知识点的梳理。另一方面,坚持梳理常见、重要的常识原则。文化常识纷繁复杂,很多如典章制度、职权所涉、礼仪习俗等多有规定,宜从易从简识记,不要纠缠。另外,在具体应考时要善于借助上下文语境进行合理推断。【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除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按辽东,疏陈安攘十册,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干挠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久之,疏论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之。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党,逐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锄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以久次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寻卒。(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移疾”为居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文白对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