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括《无端崖之辞》主要是要领会《庄子》写作艺术的新颖奇妙。《鹏之徙于南冥》主要是了解庄子那种不断追求最高人生境界的思想。《东海之大乐》要在庄子的启发下,超脱地域、时间以及所受教育方面的局限性,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尊生》要理解庄子及其弟子们以生命为本的价值选择,培养珍重自我生命以及他人生命的道德情怀。《恶乎往而不可》要把握庄子那种从人生绝境中实现突围的精神力量,培养生命的韧性。学法指导鉴赏目标领会《无端崖之辞》中庄子“荒唐之言”中蕴含的寓意,《恶乎往而不可》中庄子表现的“安时而处顺”的思想及其启发,《东海之大乐》中蕴含的大境界、大快乐的道理。赏读《尊生》,把握庄子尊生的思想,理解庄子及其弟子以生命为本的价值选择。了解《鹏之徙于南冥》中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思想和庄子所阐述的真正逍遥游的境界。写作目标学习《无端崖之辞》中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学习《尊生》中运用对比来揭示主旨的写作手法,及使用排比加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语言特色。学法指导情感目标理解《无端崖之辞》中庄子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的思想感情。体会《尊生》中庄子反对世人以养伤身、以利累形的思想,学会珍惜生命。学习《恶乎往而不可》中庄子在陷于绝境时,靠内在精神力量的培养,自解倒悬之苦、突出重围的方法,和他敢于面对现实的精神。一、无端崖之辞放弃了为相,你拥有了宁静。面对生命的困境,你淡然直视,然后在思辨的机智中超然解脱。你不去繁华中追逐名利,你在宁静中反思,在宁静中寻找自我,在宁静中品味人生。放弃了富贵,你拥有了清贫。清贫陶冶了你的情操,你可以“曳尾于涂中”,做那只自由自在的龟;你也可以浮想联翩,一天到晚做着“化蝶”的那个梦。你以极敏锐、极深刻的思想洞察力,看破了权势者之间所玩弄的战争游戏的罪恶用心,激烈反对君主们攻城略地、涂炭生灵的战争行为;你怀着极大的悲悯,极热的心肠,关注饱受战乱蹂躏的人们,为在战火中呻吟、挣扎的芸芸众生指出了一条求生的道路。你以睿智的思想告诫我们,让我们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让生命恬淡成一泓波澜不惊的湖水。你也告诉自己:水穷之处待云起,危崖旁侧觅坦途。1.文题解说“无端崖之辞”出自《庄子·天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庄子认为天下之人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以他在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时,就使用“虚远的说法、夸大不实的语言以及无端可寻、不着边际的文辞”,这使得他的文章奇特至极。2.作者介绍庄子,生卒年不详,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69年到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著名哲学家,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家贫,身居陋巷,曾借粟于监河侯,自织草鞋,穿粗布衣服,拒绝楚威王的厚币礼聘,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3.背景解读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4.知识链接《庄子》《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有五十二篇。但留传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认为是庄子自著;外篇十五篇和杂篇十一篇则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庄子》不仅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而且是优秀的文学著作。《庄子》散文充满了丰富的幻想、虚构的情节和奇妙的构思,极富浪漫主义特色。《庄子》散文还善于大量运用神话传说、寓言和多种比喻说理,寓深刻的哲理于形象之中,使论说文成为形象生动的文学作品。作者创作了许多著名的寓言故事,想象丰富奇特,如“藐姑射山之神人”“曹商使秦”等。《庄子》散文汪洋恣肆,行文自然流畅,变化万端,语言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尖锐泼辣,具有独特的浪漫主义色彩。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是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后代如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等都深受其影响。1.生字音垩.(è)斫.(zhuó)踵.(zhǒnɡ)郢.人(yǐng)履.(lǚ)百仞.(rèn)逡.巡(qūn)痤.(cuó)辁.(quán)怵.然(chù)侔.(móu)醴.(lǐ)2.通假字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恂”通“瞬”,“恂目”,眨眼,眼睛转动)没而下(“”通“陷”,沉陷)骛扬而奋鬐.(“鬐”通“鳍”,鱼鳍)苍梧已.北(“已”同“以”,自)趣.灌渎(“趣”通“趋”,趋向,奔向)王说.之(“说”通“悦”,喜欢)夫处穷闾阨.巷(“阨”通“隘”,狭窄,狭小)3.古今异义(1)虽然..,臣之质死久矣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饰小说..以干县令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是这样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偏颇琐屑的言论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4.词类活用上.窥青天(名词作状语,向上)日.凿一窍(名词作状语,每天)惠子相.梁(名词作动词,做宰相)离而腊.之(名词作动词,做成干肉)没而下(名词作动词,沉入水底)商之所短.也(形容词作动词,不擅长)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使动用法,使……活)一悟.万乘之主(使动用法,使……觉悟)5.文言句式(1)当是时,犹象人也()(2)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3)海之波臣也()(4)投竿东海()(5)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6)子何为者邪()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6.一词多义(1)若若能射乎(你,代词)任公子得若鱼(此,代词)天涯若比邻(如同,像,动词)(2)为尝试为寡人为之(前“为”读wèi,替,介词;后“为”读wéi,砍,动词)吾无以为质矣(读wéi,作为,当作,动词)北海之帝为忽(读wéi,是,动词)为国以礼(读wéi,治理,动词)1.在寓言故事“不射之射”中,前后两次射箭有何不同?它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答案】列御寇善于射箭,把满满一杯水放在胳膊肘上,引弓连发数箭,箭箭中的,而滴水不洒,这已经让人惊愕了;但在“射之射”之上进一步翻出伯昏无人的“不射之射”,说他背对深渊,脚掌三分之二(也有人说是十分之二)悬空,面不改色心不跳,让列御寇汗流至踵,导致难中目标的结局。实际上这是“有心而射”和“无心而射”的区别,前者是为射而射,因善射而中的;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只有达到“至人”之境,才能出现“不射之射”即“无心而射”的状态。在写法上体现了以实衬虚,逐层深入的特点,即只有超凡脱俗、万念成空,才能达到至高境界。2.“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答案】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庄子告诉我们,并非什么人都可以充当对象。斫者与被斫者都同样了不起,失去任何一方都不能成功。故匠石和郢人,双方的配合是自然和谐、天衣无缝的。他们的配合,不仅凝聚着思想的默契,凝聚着友谊,也表现了个体生命得以自由、充分发挥的自然真实。1.结构图示无端崖之辞—运斤成风——知音难遇列御寇射箭——“无我”境界的重要儵与忽凿窍——行事不能违背规律任公子钓大鱼——树雄心立壮志曹商使秦——讽刺不择手段谋利的小人庄周贷粟——讽刺说大话空话的人惠子相梁——讽刺心胸狭窄的势利小人—推崇至高人生境界2.主旨探微本课所录7则选文,主要是通过寓言故事来反映庄子的思想态度。庄子笔下的寓言故事及寓言故事中奇丽诡谲的艺术形象,是其哲学思想的反映,同时也是其深沉情感迂回曲折的流露。本课选文主要反映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表达了庄子对至高的人生境界和人生大气象的推崇与赞美,对荣华富贵、权势名利鄙弃的思想感情。1.“浑沌之死”中蕴含着的“庄子之道”是什么?这个哲理故事蕴含了什么道理?【对应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提示】解答本题要注意选文的故事性和寓言性,要善于从故事中体会深刻的寓意,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维迁移。【答案】庄子用“儵”“忽”给“浑沌”开窍的故事,比喻人的自我感觉中常常带有不可超越的功利性。这里的浑沌可以理解为“道”之比喻,“儵”“忽”为“人为”之比喻。庄子主张的浑沌之境,是极朴实的自然之道。也就是说,庄子意在针砭人不能与万物自然相处,而顺应自然是真正的归宿和最高境界。人们一般都习惯于从恶的意志方面来批判“人为”,但在庄子看来,即使是出于善良意志的“人为”,其结果同怀有恶的意志的“人为”一样,也只能得到恶的结果,这和庄子的“无为而治”也是相通的。浑沌本无窍,但儵与忽强凿之,就违反了事物的本性。不按照规律办事,违反事物本性,往往会好心办坏事,效果与愿望相悖。因此,要顺其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2.任公子这则寓言故事的特点是什么?对你有何启发?【对应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表达技巧【提示】寓言常用的手法是夸张、想象,本则寓言还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就是为了刻画任公子这个人物形象,从这个人物形象身上,我们可以得到生活启迪。【答案】文章运用奇特的夸张、大胆的想象,还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雄浑壮阔的描写,极尽写作之能事来写任公子。文中的任公子是个目标远大、干大事的人。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国家管理。1.素材展示网友“摩尔陈大卫”发微博称,在嘉兴永泰广场,一位老太不小心当街摔倒,这时候,一位正在乞讨的大爷扔下乞讨饭碗,以最快的速度上前,喊人一起搀扶起老太。事后,该微博引发争议,有网友称乞讨大爷颠覆了乞讨者的形象,也有网友质疑为何其他人没能及时相扶。2.即时感悟读了这则素材后你有怎样的感悟?请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答案】【示例】我想起鲁迅先生曾沉痛地说过的话: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于高兴的人尽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可是,我们真的就这样生活在现实中吗?看看古人造字吧!慈,心托之;爱(愛),心藏之。不论是狭义的慈还是广义的爱都是从心开始的。社会之河,生生不息。愿君在激流勇进中能保持心之本色,安度一生。于是,我们又看到了一幕:一个老太太摔倒在地,当周围的人还在踌躇时,反而是一个乞讨的老人第一个上前去扶起她,接着是杂货店的老板……这才是我们的心的本色啊,它不应该是奸诈的白,不应该是阴险的灰,不应该是恶毒的黑,不应该是忧郁的蓝,它应该是和我们的鲜血一样的红——那就是我们谓之“丹心”“赤心”的心色啊!从朋友之交看庄子肖复《庄子·山木》篇中有:“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这便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名言的出处了。但这段话的后面说得就不怎么好听,现世中固然有些一味要追求清高的所谓君子,但更多的是平平常常过生活的人们。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呼朋引伴,人之常情而已。我于是又记得了这老先生的另一段话,是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相濡以沫”这成语便是他老先生发明的。但他明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