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2课 诗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2课诗两首开卷有益开在心灵深处的花在人的情感世界里,惆怅最叫人难以言传。因为它是人心灵中的稀有元素,只有在丰富而细腻的感情土壤里才能觅见它的踪迹。戴望舒,以一首朦胧的《雨巷》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诗中那清冷的色调和暗浮的清香像一缕无形的浮雾,透过纸面,悄然飘来,仿佛萦绕在每个读者的心头,拂之不去。另一位现代诗人——徐志摩则凭他一支灵动的笔把这种高难度的心灵告白推向了极致。这短短的二十八行小诗,似一片薄如蝉翼的轻纱,似一道若有若无的薄雾,似一泓明彻照人的清泉,把与康桥依依惜别的心境营造得如诗如画,使千千万万的读者在不经意间弹响了隐在深处的心弦。我跌进去了!在康河的那一晚!我爬不上岸!我连一根浮木都找不着!漩涡把我整个人给漩进去!我挣扎!可是水草绊着我,我喘不过气,几乎窒息!然后,我放弃!我感觉到自己在沉,又沉,沉到一种莫名的狂喜和痛苦!我想我是回不去了!基础导学1.走近作者(1)徐志摩,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新月社”的发起人和主将,主要作品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代表诗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等。《再别康桥》是他1922年秋天离开英国剑桥大学在归国海轮上写的,收入《猛虎集》中。如果《人间四月天》的广播剧曾令你沉醉于无尽幽远的想象世界,倾听心里的声音;那么,忙碌昏扰的这时代里,疲累昏乱如你,在一个清新的下午或者幽静的午夜,泡一杯茶或者咖啡,打开这本书,你会记忆起内心深处的悸动、心灵里曾被遗忘的宁静……(2)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西子湖畔,烟雨朦胧,自古就有“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的诗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他从出生起便注定与诗有缘。凄绝的寂静中你还酣睡未醒我无奈躅徘徊独自凝泪出门啊我已够伤心——《凝泪出门》2.写作背景《雨巷》发表在1928年8月的《小说月报》上。1926年,作者在上海复旦大学读书时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宣传革命,散发张贴传单,鼓动工人罢工,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和侵略。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进行大肆屠杀与追捕,戴望舒也因受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追缉而被捕。从狱中被放出后隐居杭州。在当时血雨腥风的年代里,白色恐怖笼罩了全国,革命转入了低潮。戴望舒和当时一部分知识青年一样,感到了大革命失败以后幻灭的痛苦。忧郁,苦闷,使诗人写下了这首抒情诗。《再别康桥》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旅游欧洲的归途中,时值1928年11月6日。“康桥”现在通译为“剑桥”,英国的学术、文化中心,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也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徐志摩年轻的时候曾在此读书、生活过,结识过许多英国朋友。这次重游康桥是在一个夏天的晴朗的下午,一个人怀着对往事美好回忆的激动心情,悄悄地到康桥来找他的英国朋友。但遗憾的是,由于他事先没有联系好,他所熟悉的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地迎接他,于是,他就一个人漫步在七八年前曾生活过的地方,感受那美好的回忆。在他乘船离开马赛归国途中,在汹涌澎湃的海涛声中记下了重返康桥时的感受。徐志摩是灵动飘逸的美,闻一多是凝重激越的美,而戴望舒的诗,给人一种忧郁之美。戴望舒的诗歌最典型的意象是枯枝、落叶、暗夜、黄昏、夕阳、荒坟、眼泪、雨巷等,这构成一种凄凉哀怨的意境。如果说徐志摩是温情理想主义者的话,戴望舒就是悲情理想主义者。徐志摩也存在着理想失落的悲剧体验,但总体上是乐观的、温情的,“康桥理想”是徐志摩式的理想表达。而戴望舒却总是体会到理想失去的苦痛和悲哀。徐志摩短暂的一生唯情、唯爱、唯真,他洋洋洒洒、酣畅人间,带给了与他同时代的人们以无数惊叹和拨撩,同时更像一盏长明于人类精神家园的不灭的心灯,照亮着那些物质富足却心田干渴的灵魂们的回归之路……3.相关知识什么是新诗?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诗歌(包括诗、赋、词、曲等)曾取得很高的成就。但到了近代,古典诗歌的创作逐渐走向僵化,“滥调套语”充斥,“无病呻吟”的倾向相当普遍,古典诗歌所使用的词汇与现代口语严重脱节,它在形式上(包括章法句式、对仗用典以及平仄韵律上)的种种严格限制,对诗歌表现不断变化而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真实的思想感情,造成极大的束缚。因此,新诗革命成了“五四”新文学运动最先开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诗草创阶段的努力,以废除旧体诗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容。因此,当时也称新诗为“白话诗”“白话韵文”“国语的韵文”(钱玄同《〈尝试集〉序》、胡适《谈新诗》、康白情《新诗底我见》)。1917年2月,《新青年》2卷6号刊出胡适的白话诗词8首,是中国新诗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白话新诗。第一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1920)。而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1921)。早期新诗主要流派:湖畔派——爱情,是湖畔派吟唱的主要内容。新月派——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写作。象征派——具有独立的象征主义特征。七月派——这一流派的诗人大多经历过人生的重大起落沉浮。九叶派——顾名思义由九位诗人组成。新时期的朦胧诗派——主要代表诗人有北岛、舒婷、顾城、杨炼、江河、芒克、食指等。新月诗派新月诗派是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一个诗歌流派。这是一个在以胡适为代表的写实派白话和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派自由诗创作处于衰退、停滞状态下,涌现而出,致力于提高新诗艺、潜心于探索新格律的诗歌流派。本诗派以“三美”作为诗艺目标,各自又能腾挪变化,斟酌创作,创作出大量内容与形式臻于双美的诗作,对新诗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闻一多、徐志摩的作用尤为突出。所谓“三美”就是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体现。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新月派诗人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自主预习一、识记字音1.单音字撑.着()彷徨..()()青荇.()凄婉.()彳亍..()惆怅..()()浮藻.()河畔.()颓圮..()()笙箫..()()漫溯.()斑斓.()长篙.()chēngpánghuángxìngwǎnchìchùchóuchàngzǎopàntuípǐshēngxiāosùlángāo2.多音字更.夫更.加埋.藏埋.怨悄.悄悄.然记载.载.货解.释解.差浑身解.数gēnggèngmáimánqiāoqiǎozǎizàijiějièxiè二、识记字形(选字组词)(惆稠)密上(溯朔)斑(斓谰)青(荇衍)(掌撑)起沉(淀锭)稠溯斓荇撑淀三、词语辨识1.沉淀·积淀辨析:都有“沉积下来”的意思,都可作名词。“沉淀”指沉到溶液底层的难以溶解的物质,比喻凝聚、积累;“积淀”指长时间积累起来,用于指习俗、文化等。①情感需要,才能写出好诗。②一座好的园林,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沉淀积淀2.犹豫·彷徨辨析:都有“拿不定主意”的意思,都是形容词。“犹豫”指拿不定主意,不知怎么办;“彷徨”指犹豫不决,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有动作的强调。①一到紧要关头他就不决。②鲁迅也曾因找不到斗争的方向,而在十字路口。犹豫彷徨3.沉淀·沉积辨析:“沉淀”比喻凝聚,积累。可用于抽象事物,也可用于具体事物。“沉积”比喻沉淀,积聚;多用于抽象事物。①就让这份爱在七夕之前,用来永远地回味。②遗存在丝绸之路上的石窟佛寺便成为这些文化的重要标识。沉淀沉积四、文学常识1.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北京大学毕业后赴美国、英国留学,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徐志摩从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后任北京大学教授。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社2.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著名诗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32年留学法国、西班牙。全国解放后在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从事编译工作,1950年因病逝世。诗集有《望舒草》《望舒诗稿》等。因为诗歌《雨巷》的成功,他被称为“”。现代雨巷诗人3.新诗是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是现代诗歌的主流。“新诗”打破了严格的形式上的束缚,大多不讲究格律,不讲究押韵,创造了许多新的样式,语言上运用。“五四”新文化运动近体诗现代白话五、词语积累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寂寥:寂静,空旷。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惆怅:伤感,失意。太息:叹息。颓圮:坍塌,破败。斑斓:灿烂多彩。青荇:绿色的水草。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漫溯: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进。六、修辞运用1.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比喻·暗喻)2.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拟人)3.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比喻·暗喻)课堂探究思考1:《雨巷》中诗人为什么希望逢着一个“哀怨又彷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呢?希望逢着一个快乐热情的姑娘岂不更好吗?明确:这个问题宜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丁香之特点是美丽、高洁又易凋谢,正如诗人的梦想;二是只有“哀怨又彷徨”的姑娘才与忧愁的诗人有共同的语言,才会在邂逅的一刹那传递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如果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那就是诗中的意象根据抒情的需要而设置。思考2:《雨巷》中诗人梦中的“丁香姑娘”为何消失在雨巷尽头的“颓圮的篱墙”,而不是在别的什么地方?明确:这里的“颓圮的篱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它和其他意象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特殊的意境:迷蒙凄婉又萧条;二是也可以把它看作诗人所处时代的象征,而且正是这个时代才促使诗人希望遇到“丁香姑娘”。思考3:《再别康桥》一诗中第一节写自己“悄悄的走”“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写自己“悄悄的走”“不带走一片云彩”,二者是否有些重复呢?明确:不重复,二者作用各不一样。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出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第七节,在结构上与第一节呼应,收束全诗,虽然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悄悄”写出了其离去时的一丝孤寂,像一只孤雁离开了雁群,对前路充满了忧虑,同时也写出了他不愿惊动母校的赤子情怀。思考4:把握一首诗,要从意象着手。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沾染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它是诗人情感的载体。《雨巷》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朦胧,为了营造这种朦胧的意境,作者采用了哪些意象?请你感受它们的特征。明确:6个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篱墙、我、姑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背景道具,一类是人物形象。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道具,本身就具有复古迷蒙的特点,和雨巷结合起来,很好地刻画了雨打油纸伞的梦幻意境。暮春时节,在寂寥的雨下,平添了一份冷漠凄清的氛围。雨巷:这是由“雨”和“巷”两个意象构成的。细雨迷蒙、天色阴沉就易产生伤感;而小巷狭窄破旧,阴暗潮湿,青砖灰瓦青石路面,色调阴冷。它无声地与凄冷的雨水融为一体,构成一个狭小阴暗的空间,似乎小而有形,又似乎大而无边,传递出无限的愁绪和哀愁。丁香:雨中的丁香幽怨

1 / 9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