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陈情表一、容易读错的音险衅.(xìn)闵.凶(mǐn)祚.薄(zuò)茕.茕孑立(qióng)陨.首(yǔn)逋.慢(bū)日笃.(dǔ)矜.育(jīn)拔擢.(zhuó)优渥.(wò)盘桓.(huán)夙.愿(sù)二、牢记关键词句1.重要通假(1)夙遭闵.凶(“闵”通)(2)零丁..孤苦(“零丁”通)(3)常在床蓐.(“蓐”通)“悯”,指可忧患的事“伶仃”,孤独的样子“褥”,垫子2.古今异义(1)九岁不行..古义:。今义:不可以。(2)至于成立..古义:。今义:①(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②(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不能走路成人自立(3)臣欲奉诏奔驰..古义:。今义:(车、马等)很快地跑。(4)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古义:。今义:向上级报告。急速就职报答皇恩3.一词多义(1)除除.臣洗马授职扶辇下除.台阶兴利除.弊清除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扣除(2)过过.蒙拔擢过分事过.境迁过去过.犹不及超过是寡人之过.过错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过.故人庄拜访4.词类活用(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名词作状语,在外,在内)(2)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名词作状语,向上)(4)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5)历职.郎署(名词作动词,做官)(6)臣具以表闻.(动词使动用法,使……闻)(7)无以终.余年(动词使动用法,使……终)(8)猥以微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微贱的身份)(9)凡在故老..(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5.文言句式(1)而刘夙婴疾病(被动句)(2)则告诉不许(被动句)(3)急于星火(状语后置句)(4)今臣亡国贱俘(判断句)三、文化常识巧记1.表:2.期:功:3.孝廉:4.秀才: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穿一周年孝服的人。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端正的人。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与后代科举的“秀才”不同。四、名句名篇默写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陈情表》中总写自己命运坎坷的句子是:,。(2)《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3)《陈情表》中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1.李密为什么辞不就职?[提示]大致有三个原因。第一,供养祖母刘氏的问题,像文章中说的“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第二,李密是蜀汉旧臣,自然有怀旧的思想,况且他还认为汉主刘禅是一个“可次齐桓”的人物,对于晋灭蜀汉有一点不服气。第三,做官如履薄冰,皇帝高兴时,臣为君之心腹;皇帝不高兴时,臣为君之土芥。出于历史的教训,李密不能没有后顾之忧。晋朝刚刚建立,李密对晋武帝又不甚了解,盲目做官,安知祸福。所以李密“辞不就职”,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此时此刻不宜做官。2.李密是从哪几个角度打动皇帝的?[提示]第一,诉说苦难的身世——六月失父,四岁离娘,孤苦伶仃,身心俱伤,令人同情。第二,体现祖孙两代相依为命的人间至情:孤独无靠的祖母含辛茹苦养大孙子,孙子成人之后,力辞多次征召,苦求允许终养祖母;祖孙二人生死相依,其情可悯。第三,如实告白自己在无法割舍的祖孙至情与朝廷非陨首不能报答的恩遇之间的进退两难的狼狈处境,并说明自己辞官奉养正是遵循皇帝倡导的孝道。第四,力避名节嫌疑,表达对朝廷的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铭刻在心和感恩戴德的心情。3.若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下位置,先讲理后讲情,你觉得好吗?[提示]不好。因为,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总之,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许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4.本文在抒情方面成功地使用了融情于事、融情于理的表达技巧。试结合课文加以说明。[提示](1)融情于事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但作者无论是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而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满情感的笔调来写的。李密在文中所陈之情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直陈身世凄惨之情;二是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三是对“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不满情绪;四是对祖母刘氏的孝情。正因为作者所写的都是“至性之言”,所以才会产生“悲恻动人”的效果。(2)融情于理臣子上表陈辞,不仅要在叙事中动之以情,还需在陈情中晓之以理。李密陈情的理论依据,就在“圣朝以孝治天下”的道理,他还以当今“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的普遍事实为论据。史载司马昭死,武帝司马炎坚持为父行三年丧礼;他即位时举贤的六条标准,又明示了“孝敬尽礼”“友于兄弟”两条。司马氏集团标榜纲常名教本属虚伪,但李密一本正经地援引为自己“辞不赴命”辩护,却不失为最有力的武器。课堂巩固演练巩固基础、规范演练一、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晚有儿息.息:子形影相吊.吊:安慰B.逮.奉圣朝逮:及、至未曾废.离废:废止C.寻.蒙国恩寻:寻找听.臣微志听:听从D.刘病日笃.笃:病重不矜.名节矜:自夸解析:选C寻:不久。听:任,这里指准许、成全。2.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B.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C.庶刘侥幸..,保卒余年D.则告诉..不许解析:选C“侥幸”的古今意义相同,都含有幸运的意思。3.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A.而刘病日.笃B.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C.历职.郎署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解析:选BB项,与例句都是使动用法。A项,名词作状语,C项,名词作动词,D项,形容词用作动词。4.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在古代,“拜”是授予官职之意,而“除”则是免去官职之意。B.“孝廉”是指善事父母、品行方正的人。从汉武帝开始,令郡县每年经考察而推举孝、廉各一人,晋时仍保留此制。C.“期功”是古代服丧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服丧的长短可表明亲属关系的远近。D.“东宫”指代太子,因为太子居于东宫,故称。解析:选A“除”也是授予官职之意。二、文本精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8题。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清化:清明的教化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陨首:头落地C.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宦达:官职显达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区:的的确确解析:选DD项,“区区”,形容自己的私情,“拳拳”的意思。6.下列语句编成四组,表现朝廷对李密的“恩情”的一项是()①诏书特下,拜臣郎中②寻蒙国恩,除臣洗马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④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⑤过蒙拔擢,宠命优渥⑥本图宦达,不矜名节A.①②⑤B.②③④C.③⑤⑥D.①④⑥解析:选A此题可用排除法,③④表现朝廷逼迫之急,没有表现朝廷对李密的“恩情”;⑥是李密对自己的评价,也与朝廷的恩情无关。排除这三句即可。7.下列对文章节选部分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一句,表面看是对晋武帝的赞颂,实际上是对晋武帝的最大嘲讽。B.“诏书切峻,责臣逋慢”句中,“切”“峻”“责”都准确鲜明地刻画了当时晋武帝的心态。C.“臣欲奉诏奔驰”句中的“奔驰”用得绝妙,它形象地显示了作者希望赴京效劳的心情。D.“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这个比喻形象地表明了祖母大限临头,这也是作者无法奉诏的原因。解析:选AA项,理解错误,“逮奉圣朝,沐浴清化”一句中有对晋武帝的最高赞美,也有作者深受其恩的感激,没有嘲讽的意思。8.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2)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解析:第(1)句是省略句,要合理补充;第(2)句翻译的重点是“故老”“蒙”“矜育”等词;第(3)句翻译的重点是“更”“区区”“废远”等词。答案:(1)我(把自己的苦衷)在奏表中一一呈报,并辞谢不去就职。(2)凡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3)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正是因为这种感情我不能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