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注】司马光因与变法派政见不一,遭到排斥,于熙宁四年(1071年)至元丰八年(1085年)退居洛阳,仅任无实权的闲散小职。本诗作于此时。闲居[宋]司马光故人通贵绝相过,门外真堪置雀罗。我已幽慵僮便懒,雨来春草一番多。【赏析】第一句说作者的老朋友及昔日的同僚们纷纷倒戈,支持新法,与作者断绝来往。第二句用汉翟公典故,讽刺人情冷暖,世风不古,表示自己胸中的不平。后两句写作者郁郁寡欢,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无精打采。连仆人也改变了以往惯有的勤俭,趁机偷懒,一场春雨过后,庭前杂草丛生,也没人去管。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句句写闲,门庭冷落,无人过访,就少了许多应酬,可以空闲;自己慵懒,无所事事,也是闲。但实际上,这首诗在写闲的同时又句句表现了作者抑郁不平的心情。一、判断句判断句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对主语直接表示判断的句子。在现代汉语里,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一个判断词“是”来联系。如:“鲁迅是绍兴人。”但也有不用判断词的。如:“鲁迅,绍兴人。”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式通常是借助于虚词构成一定格式来表示的,主要表示法有以下几种:1.“……者,……也”式。“者”“也”都是语气词,“者”表停顿,“也”表肯定。这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者”“也”可以单用,可以双用,可以合用,也可以不用。如:刘备者,天下枭雄也。(“者”“也”双用)刘备者,天下枭雄(或“刘备,天下枭雄也”)。(“者”“也”单用)刘备,天下枭雄。(“者”“也”不用)刘备,天下枭雄者也。(“者”“也”合用)2.“……是……”式。“是”在文言中表判断,这种情况比较少。先秦中几无,汉以后出现。如: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3.动词“为”表判断。如:此为何若人?(这是怎样的人)(《墨子》)4.副词“乃”“即”“则”“皆”表判断。如: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吾翁即汝翁。(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汉书·项籍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吾村十里皆平原。(《冯婉贞》)5.否定判断。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宣公二年》)以上是判断句常见的表示形式,译成现代汉语时,都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但是,在一些文言句子中,有的原来有“是”字,从表面上看,这个“是”字很像是判断词,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判断词,而是一个指示代词,复指前文内容,译为“这”“此”。翻译时,有时要另加判断词“是”。如:是时,曹操遗权书。(这时,曹操送给孙权一封信)(《赤壁之战》)是吾剑之所从坠。(这是我的剑掉进水里的地方)(《刻舟求剑》)二、被动句所谓被动句是就主语和谓语的关系而言的,主语不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而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一般用介词“被”来表示。为方便学习,我们把古汉语中的被动句,分为两大类,即标志被动和意念被动。(一)标志被动1.于(乎)式,即“动词+于(乎)+主动者”。介词“于(乎)”用在动词后表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受制于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2.“……见……”“见……于……”式。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3.“为……”“为所……”“为……所……”式。如: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先发者制人,后发者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4.“……被……”式。(在文言中较为少见)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孔雀东南飞》)(二)意念被动没有表示被动的介词出现,需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如:轩凡四遭火,得不焚。(《项脊轩志》)洎牧以谗诛。(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而被杀)(《六国论》)三、倒装句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包括谓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等。在汉语的语法中,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在古今汉语中是一致的。但有时因为表达的特殊需要而出现倒装现象。现代汉语也有不少倒装句,但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形式更多,格式也更固定。(一)谓语前置句(主谓倒装)一般是为加强感叹和疑问的语气。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在现代汉语中为加强感叹和疑问的语气也经常用主谓倒装句式。如:太不聪明了,孩子!(二)宾语前置句1.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是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的条件,缺一不可。疑问代词有孰、何、谁、曷、安、奚、恶、胡等,疑问语气词有乎、诸、邪、哉等。如:子将安之?(《枭将东徙》)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论语》)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何为其然也?(《赤壁赋》)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2.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句一般带有否定副词“不、毋(无)、未、非、弗、勿”或否定性无定代词“莫”。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条件。如:子不我思,岂无他人?(你不想我,难道没有别人思念我?)(《诗经》)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以为天下莫己若者。(《庄子·秋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3.一般句式中的代词宾语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4.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前置。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5.用“之”“是”来提宾。如:何陋之有?(《陋室铭》)何必公山氏之之也?(《论语·阳货篇》)其斯之谓与!(《虞师晋师灭夏阳》)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三)定语后置句在现代汉语中,定语一般在中心词的前面。文言文中定语有时在中心词的后面,这是为了使中心词突出,或者为了使句子更流畅顺口。1.数量性定语的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往往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鸿门宴》)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2.定语后置的标志:“者”(译为“……的”)、“之”。(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如: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如: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四)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一般用在谓语动词的前边充当状语,而在文言中介词结构常常会用在谓语动词之后。我们称之为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常见的格式如下:1.“于(乎)+宾语”结构。由“于”或“(乎)”字与后面的词构成的介词结构在文言文中最多,可以表示处所、比较、被动、对象等。这种结构一般后置于谓语动词之后。(1)表示比较。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长于臣。(《鸿门宴》)(2)表示处所。如: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3)表示对象。如:赵氏求救于齐。(《触龙说赵太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4)表示被动(参见“二、被动句”)。如: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2.“以+宾语”结构。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导之以政,齐之以刑。(《论语》)杀人以梃与刃。(《孟子》)阅读“古人云,今人说”,说说古今汉语在词义和句式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词义变化:①有些古代汉语的词,意义没怎么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已不能单独使用,而是作为多音节词里的一个构词成分,或作为成语的一个组成成分。如“形”“修”“衣”“妻”“自”等。②有些古代汉语的词只在某些情况下才使用,一般是被另一个词代替了。如一些文言虚词:“之”“其”“何”“若”等。③有些古代汉语的词的某个意义(即某个义项)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如“服”的“穿戴”这一义项在现代汉语里已经没有这样的用法了。句式变化:①有些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如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倒装句(“忌不自信”)、省略句(“与坐谈”)等。②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式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做了一些改变,以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如“不若君之美”,现在一般不会说“不如您的漂亮”,而是直接说“不如您漂亮”。③有些文言句式,特别是固定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依然保留着,但是在用法上却受到很大限制。如“之所以”“为……所……”“唯……是……”“有……所……”等句式仅仅在书面语中体现。1.汉语语音的演变表现在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声调的变化: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消失了入声,平声分为“阴平、阳平”,形成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2)韵母的变化:古代汉语的韵母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带“-p/-t/-k”塞音尾的韵母都消失了。2.汉语语汇的发展和演变在哪些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词语的词形变化。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为主。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窥镜”的“镜”,在现代汉语中则要用双音节词“镜子”来表示。(2)词语的消长变化。一是产生了一些新词语。比如“上网、智能手机”等。二是一些旧词语退出了词汇舞台。如“买办、知青”等。三是有些词在现代汉语中或者消亡了,或者仅在复合词或成语中作为构词成分保留下来。(3)词语的替换变化。词语替换变化有社会的因素。比如由于避讳把“世”改为“代”。词语替换变化也有语言系统内部的因素。比如古代汉语中的“足、目”,在现代汉语中分别变成了“脚、眼”。此外,为了避免过多的同音词和多义词,就用双音节词代替单音节词。(4)词语的引申变化。词义演变的方式主要是引申。比如“朝”本来是名词,意义是“早上”,后来引申出了“朝见”,并进一步引申出“朝向”等。词语意义的引申变化有三种情况: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3.汉语语法的演变包括哪几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语序的变化:古代汉语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前。但现代汉语所有动宾结构中宾语的典型位置都是在动词的后面。(2)句式的变化:有些句式古今都有,但表现形式不同,如判断句。还有的句式,是后来才出现的,如“把字句”。(3)词类的变化:古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但现在词类活用现象已经消失了。4.什么叫词类活用?它有哪些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他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此外,常见的还有名词活用作状语,它并不是词类活用,但是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5.什么是句式?文言文的句式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