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的策略(金忠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金忠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教育学博士。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教育学术史、教师教育、当代教育问题研究、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等。主要著作:《教育十大基本问题》、《和谐教育:文化意蕴与学校实践》、《教师教育的历史、理论与实践》、《衡山夜话——50教育问题纵横谈》、《东海夜话——教育与社会问题对话》、《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误区》、《12招妙计让孩子不厌学》等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的策略金忠明第一部分直面教师职业倦怠的“严寒”一、现状:“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在接见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教师代表说的话。(殷切期望与职业心态)(一)教师群体是职业倦怠高发人群2006年,专业咨询机构对大量咨询案例进行分析后,列出职业倦怠高发的十大职业人群,排名前三的是:护士、公务员、教师。据调查,近半数教师对工作不满意,工作了5-10年的教师倦怠率最高。状态写真:灵魂枯干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上榜理由:(1)工作重复性高。(2)前途有限。(3)工作压力大。(二)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巴利·A·法伯(Farber)教授《教育中的危机:压力和倦怠中的美国教师》一书指出,美国大约有5-20%的教师在其职业生涯的某个阶段会出现枯竭感。在英国,马克G·伯格在1990年时就做了一项调查,这项研究所调查的教师样本涉及各种类型学校的教师、校长和教育行政管理者。研究结果表明:英国有1/3的教师有沉重的压力。在荷兰,凡·菲尔德霍芬(VanVeldhoven,M.)和布鲁尔森(Broersen,S)的研究表明:很多教师声称无力胜任或部分不能胜任工作,不能应对高度的工作紧张和伴随的压力,1994年,无力胜任工作的人员中有44%是教师。美国学者罗纳得·李·霍夫曼在他的著作《无休止的疲倦:如何重获你失去的活力》(TiredAlltheTime:HowtoReclaimYourLostEnergy)中写道:“如果说,占就诊原因第一位的是流感和感冒,那么疲惫就占了第二位。……疲惫感已经逐渐被认可为一种独立存在的疾病。”美国教育协会(NEA)主席麦克古瑞(McGuire,W)在1979年就指出:“一个重大的新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学职业”,“职业枯竭的感受正打击着无数具有爱心、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纠正,那么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三)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堪忧近年来,各地进行的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结果让人担忧。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了“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1、近四成教师生存状况不佳。39.20%的被调查者面临压力、工作倦怠、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生存状况不佳等问题。2、近半教师压力很大。34.6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非常大,47.6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比较大,两者相加占到被调查教师的82.2%。3、10个教师3个倦怠工作。86%的被调查教师出现轻微倦怠;58.50%被调查教师出现中度倦怠;29%的被调查教师出现比较严重的倦怠,也就是每10个被调查教师有3个出现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4、心理健康教师不足三成。38.50%的被调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只有28.8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好。一系列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的中小学教师存在轻微以上职业倦怠的现象比较普遍。英国的《泰晤士报》(教育副刊,1997年)用带有调侃性语句说:“你是否士气低落、精神压抑,感到自己为社会病症承担了不公正的指责?如果是,那你肯定是位教师。”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一)影响工作教学效果下降当教师身心出现过度疲劳时,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即席思辨能力、应对课堂中“意外”情况的能力都会在无形之中降低,对学生平时的心理健康援助和心理管理指导等能力也会变得低下。随之而来的是教学决策技能降低,效率下降。人际关系紧张包括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也包括与家长、学生的关系。由于人际关系恶化,教师得到的帮助和支持就更少,于是倦怠程度会不断升级。(二)影响认知主要表现在自我效能感下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和感受。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着行为的选择、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其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其行为的习得和表现。(三)影响情绪“蝴蝶效应”:情绪的传染性(如:经理责备司机,司机感到委屈,导致失眠,第二天开车打瞌睡,整车人也许会遭殃)情绪的“蝴蝶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不比自然界的“蝴蝶效应”小。职业倦怠对教师情绪影响主要是消极方面。令教师缺乏热情和活力,感到沮丧、无助,容易消沉,对周围环境容易敏感、神经质,对人冷漠,却经常觉得自己孤立无援。(四)影响生活俄罗斯的兹马诺夫斯基提出了健康长寿的公式:健康=(情绪稳定+运动适量+饮食合理)/(懒惰+嗜烟+嗜酒)。分子中的三个变量会对健康生活产生正面影响,而分母的三个变量则会产生反作用。(五)影响健康教师倦怠虽是源于心理的疲乏而非身体的劳累,但心理与生理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倦怠症状,必会对生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最常见的就是疲劳症状。第二部分透视教师职业倦怠的“黑匣”一、教师职业倦怠是什么(一)职业倦怠是什么1961年,美国作家格林尼(Greene)出版了一本小说,名为《一个枯竭的案例》(ABurn-outCase)(建筑师功成名就之后不堪忍受日复一日的精神压力,放弃工作,逃往非洲的原始丛林)这部小说第一次反映了人长时期的紧张工作以及在巨大的压力下生活,容易患上一种近乎歇斯底里的病症。(二)教师职业倦怠是什么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因不能有效应对工作压力而生成的极端心理反应,是教师伴随长期高水平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及情感疏离和冷漠。二、教师倦怠的层级水平若以倦怠性质和强度为标志,教师职业倦怠在心理上的膨胀发展一般存在三个层次水平:初级倦怠、中级倦怠和高级倦怠。(一)初级倦怠主要表现为:莫名烦躁、担忧、情绪不稳、脾气起伏、易迁怒他人。这种倦怠水平经历期短,较易恢复,一般出现在新手教师群体中。(二)中级倦怠表现为:情感耗竭、玩世不恭、无效能感。此级倦怠比较固定、持久,不能轻易克服。例证: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组织部长刘世吾一切漠然处之,以“就那么回事”为口头禅,丧失热情和动力。(三)高级倦怠表现为:教育理想完全破灭,自尊降低,对教师职业了无眷恋。此时面临3种选择:或基于工作难找或职业稳定,选择得过且过,只求保住“饭碗”。或选择离开岗位,另谋出路。或忍受不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心理分裂,甚至走上不归路。三、教师在哪些生涯阶段容易产生倦怠教师一生会经历八个阶段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费斯勒(RalphFessler)教授和国立路易斯大学克里斯坦森(JudithC.Christensen)教授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周期模型”(TeacherCareerCycleModel)把教师职业周期分为职前期、职初期、能力建构期、热情成长期、职业挫折期、职业稳定期、职业消退期、离岗期8个阶段:一般而言,挫折感大多出现在职业生涯的中期,但随着中国社会竞争的加剧,目前的中小学教师在相对较早的时期就出现这种感觉的情况越来越多。四、教师职业倦怠来自何方(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来源于十对矛盾冲突)一、赞誉与现实的背离圣人标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社会的楷模”,将教师职业视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美丽的事业”。现实落差:教育和教师的实际地位不高。社会转型人们对金钱物欲的崇拜远超过对学问求索及师道尊严的拱卫。二、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反差任何职业,劳动价值决定劳动报酬。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之争,关键在于教育。但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教师收入严重偏离其重要的劳动价值。三、理念先进与评价落后的对峙课程内容变了,评价制度不变!在应试教育的“大染缸”里,教师难免“近墨者黑”,内心又觉得只有贯彻新课程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内心想法和实际操作不一致是教师产生倦怠感的原因之一。四、社会转型与教师知识更新周期缓慢的纠结知识传播方式呈现出多元、快捷、量大的特征,要求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的能力,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也迫使其重新认识、定位角色。五、新时期“好教师”标准与传统标准的冲撞教育变革重新阐释何谓“好的教育”、“好的教学”以及“好的教师”,这与传统标准和价值形成冲突(如教材和教师中心的不合时宜)。六、圣人标准与常人心态交织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最初为:“师垂典则,范示群伦”)。其“圣人”的“道德高标”使教师望而生畏。七、自我抱负水平高与工作能力储备不足的反衬一定程度的自我抱负水平有利于人的发展,但假如信心过度膨胀,亦可导致从业者陷入工作困境和职业倦怠。如果教师的抱负水平总高于其实际能力,心理上易产生挫折感。八、社会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不符教师是社会主流价值的模范载体,美国教育学者阿普尔认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课程核心和制定课程的根据(迈克尔·W·阿普尔,2003)。然而,作为知识分子独立思考后的见解未必与主流意识一致,长期的价值不一,易导致教师人格分裂。九、工作负担过重与教师承受能力有限并立教师超负荷运转,被迫追求升学率,且承受了社会的不公正指责。加上教师职业具有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无法像一般白领阶层具有工作弹性和自由。课堂和课余时间的界限通常比较模糊,教师很少有时间能真正放下工作。十、高精力投入与低成就感的落差高精力投入是因为工作负荷过重,工作负荷过重是因为教师的预期太高。教育是细水长流、春风化雨的行业,很难短期见效。弱化了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教师普遍缺乏成就感。另:教师职业特性的自身矛盾教育的真正效果是在学生离开学校之后表现出来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但目前缺乏跟踪评价,是以学生发展现状(绝大多数是分数、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业务水平高低的指标(经常是唯一指标)。这种评价现实和教育本质的矛盾,也是教师产生倦怠感的原因之一。第三部分教师调控职业倦怠的心灵智慧“一切成就,一切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人并没有与生俱来的应付快速变化的节奏和压力的心理结构,如果承诺太多、想满足人们的所有要求,不善待自己,则会导致疲倦、失意、压力过重和健康的持续恶化。教师应该追求平衡、和谐的心理,使日常的行为举止达到适宜的状态。无论是偏执的狂傲,还是消沉的倦怠,都不符合动态平衡原则。要达到平衡,就需要学习并把握自主调适心理的能力。一、学习水的智慧“水”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智者”的智慧:藏于地下则含而不露,喷涌而上则为清泉;少则叮咚作乐,多则奔腾豪壮;经沙土则渗流,碰岩石则溅花,遇断崖则下垂为瀑,遇高山则绕道而行;可以汇涓涓细流而成滔滔江河、茫茫海洋。《荀子·宥坐》载子贡问孔子:“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絜,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见大水必观焉。”孔子观於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於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中国古代圣贤为“水”赋予美好的品德,教师(君子)应当像水一样智慧,并用快乐的心情去教学。理解水的人是最聪慧的人,把水当做朋友的人是最高明的人。水的智慧很值得教师思考、领悟和内化,教师若能领会水的智慧,就不容易出现厌烦、失落和倦怠等消极情绪,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从容应

1 / 10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