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优化总结第四章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的分析与计算1.光路分析与计算(1)确定光是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还是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并根据sinC=1n确定临界角,判断是否发生全反射.(2)画出光线发生折射、反射的光路图(全反射问题中关键要画出入射角等于临界角的“临界光路”).(3)结合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及全反射理论、几何关系进行分析与计算.2.光的折射与光速、频率、波长关系的综合分析先由折射光路判断光的折射率大小关系,进而得出光的频率关系,然后再根据n=cv和λ=cf判断出光速和波长的关系.如图所示,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2.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以45°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射入棱镜.画出光路图,并求光线从棱镜射出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路返回的情况).[解析]设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律得sinisinr=n①由已知条件及①式得:r=30°②如果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右侧,光路图如图甲所示,设出射点为F,甲由几何关系可得AF=38a③即出射点在AB边上离A点38a的位置.如果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左侧,光路图如图乙所示,乙设折射光线与AB的交点为D,由几何关系可知,在D点的入射角θ=60°设全反射的临界角为C,sinC=1n④由④和已知条件得:C=45°⑤因此,光线在D点发生全反射.设此光线的出射点为E,由几何关系得:∠DEB=90°BD=a-2AF⑥BE=BDsin30°⑦联立③⑥⑦式得:BE=18a即出射点在BC边上离B点18a的位置.[答案]见解析测定介质的折射率1.成像法原理:利用水面的反射成像和水面的折射成像.方法:如图1所示,在一盛满水的烧杯中,紧挨杯口竖直插一直尺,在直尺的对面观察水面,能同时看到直尺在水中的部分和露出水面部分的像,若从点P看到直尺在水下最低点的刻度B的像B′(折射成像)恰好跟直尺在水面上刻度A的像A′(反射成像)重合,读出AC、BC的长,量出烧杯内径d,即可求出水的折射率:n=(BC2+d2)/(AC2+d2).图12.插针法原理:光的折射定律.方法:如图2所示,取一方木板,在板上画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线AB、MN,从它们的交点O处画直线OP(使∠PON<45°),在直线OP上P、Q两点垂直插两枚大头针.把木板竖直插入水中,使AB与水面相平,MN与水面垂直.在水面上观察,调整视线使P的像被Q的像挡住,再在木板S、T处各插一枚大头针,使S挡住Q、P的像,T挡住S及Q、P的像.从水中取出木板,画出直线ST,量出图中的角i、r,则水的折射率n=sini/sinr.图23.视深法原理:利用视深公式h′=h/n.方法:在一盛水的烧杯底部放一粒绿豆,在水面上方吊一根针,如图3所示.调节针的位置,直到针尖在水中的像与看到的绿豆重合,测出针尖距水面距离即为杯中水的视深h′,再测出水的实际深度h,则水的折射率n=h/h′.图34.全反射法原理:全反射现象.方法:在一盛满水的大玻璃缸下面放一发光电珠,如图4所示.在水面上观察,看到一圆的发光面,量出发光面直径D及水深h,则水的折射率n=D2+4h2D.图4用“插针法”测定透明半圆柱玻璃砖的折射率,O为玻璃砖截面的圆心,使入射光线跟玻璃砖的平面垂直,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G1、G2、G3和G4是四个学生实验插针的结果.(1)在这四个图中肯定把针插错了的是________.(2)在这四个图中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出折射率的是________.计算玻璃的折射率的公式是________.[解析]将G1、G2看做入射光线,G3、G4看做出射光线,由题意知,入射光线与界面垂直,进入玻璃砖后,传播方向不变,由作出的光路图可知A、C错误.而B项中光路虽然正确,但入射角和折射角均为零,测不出折射率,只有D项能比较准确地测出折射率,其折射率:n=sinrsini.[答案](1)AC(2)Dn=sinrs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