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的战略战术和作战指挥艺术一。林彪在战略方面的贡献1、东北初期,中央和东北局都认为国内和平是可能的,命令林彪集中主力与敌人决战,而林彪认为与蒋介石的和平是假的,建议作长期打算,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林彪1946年1月5日9时一封电报:中央并东北局:“国内和平是否完全可靠,如完全可靠则我们在东北部队目前应集中力量作最后一战,如不可靠则仍分散建立根据地,准备应付敌明年之进攻。盼复”显然,林彪对和平,对“最后一战”,是怀疑的和有保留的。1月6日,中央在复电中说:“国内和平有希望,保卫热河的战斗是带着决定性的。目前阶段中并可能是最后一战。”1月26日,中央在《对东北和战方针问题的指示》中,明确指出:“我们完全不应该怀疑东北问题有和平解决与国民党实行和平合作的可能。”林彪不但仍然怀疑,而且致电中央,据理力争,说明战争的危险性。“如我在这方面停战,而让敌自由攻击东北,则对我党的后果是很不利的,华北之暂安局面也决不会长久的。因此我们对现在所谓和平的实际收获,须清醒考虑之。”“和平在蒋介石的脑筋里根本就没有这两个字,他只是在进行欺骗时才偶尔使用它.”“全国的和平是否有可能我们不了解情况,不好说,但在东北肯定没有和平!”当时在“东总”工作过的老人,都说林彪从未讲过“最后一战”(但在四平保卫战期间,为了宣传和鼓舞士气的需要,林也配合毛泽东说过“化四平为马德里”.但林彪从未讲过“最后一战”)。秀水河子战斗前,林彪给1师和7旅营以上干部做一次报告,讲东北形势,讲建立根据地.林彪说:“没有自卫战争的胜利,就不会有真正的和平。对这一点不保持警惕,就会陷入被动。”实践证明,在东北初期,林彪对“战与和”的战略判断是正确的。2、在1946年8月份的东北局会议上,林彪对于东北局势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战略意见。即:“东北战局的发展大体上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敌人进攻,我们运动防御并主动撤出一些地区;第二阶段:敌人占领了城市,进攻迟缓下来,我们则在运动中伺机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并开始局部反攻;第三阶段:我们发动全面反攻,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把剩余敌人孤立在几个点和线上,最后加以消灭。在第一、二阶段,林彪避免在不利条件下与敌人过早的决战,不与敌人计较一日之长短,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坚持集中兵力消灭分散和运动中的敌人,在很短的时间内使东北形势变被动为主动,并率先夺取胜利,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共产党军队进入东北的军队少于国民党派到东北的军队。但是,林彪在战略决战前却已经取得了明显的压倒优势,到了战略决战时,敌人就是换了神仙来指挥,也无法挽回败局,用象棋的术语来说,是“中盘获胜”!“过强无损,过残则可致命”(美国军事家兰沙),孙子说:“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擅于打仗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又不放过击败敌人的机会。打胜仗的将军不打无把握之仗,充分了解敌情,有了进攻敌人的机会才会出战。林彪依靠的是正确的战略,使自己处于胜利的战略地位,是大智慧。充分表现了林彪作为一个成熟军事家的的战略眼光。在淮海战场,我军在战略决战前还处于劣势,虽然最后在决战中获得了胜利,依靠的却是我地下共产党在关键时刻的战场起义(打黄百韬时张克侠起义,打黄维时廖云周起义)和在国民党最高层的情报,以及蒋介石、黄百韬、黄维、杜聿明屡犯低级错误。少任何一个因素,都不是这个结果,不足为训。作为棋手,一个是依靠大智慧在“中盘”稳获胜利,另几个是在“尾盘”时才侥幸取得胜利,哪一个更高明,只有呆子才分辨不出!3、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后,林彪不失时机的提出南北满联军合二为一,以便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实践证明是有战略眼光的!4、1948年初,林彪拒绝了毛泽东要他在春天南下作战的意见,避免了对我不利的过早的战略决战。在1948年7月,林彪主动提出了在秋天“以最大主力南下作战”,此次南下最后演变成了辽沈战役并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这是林彪战略的胜利!与粟裕力谏毛泽东“华野一兵团暂缓渡江”性质上相当。毛泽东要林彪春天南下是错误的,这一点毛泽东在后来也认识到“先打长春比较先打他处要有利一些”。同意了林彪的意见,说明毛泽东比现在一些人懂打仗!英国军事家利德尔。哈特说:“军事知识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要有能力区别哪些是能够办到的和哪些是不能办到的。”5、辽沈战役后期,林彪建议中央暂不攻打太原,“围而不打”以拖住傅作义也是有战略眼光的!6、平津战役中,林彪把毛泽东的“先打两头后打中间”战略,改为“放弃两头直取中间”,实践证明其是正确的。毛泽东开始提出的平津战役的总战略是“先打两头后打中间”,即:北打新保安、绥远、大同,南打塘沽、大沽、芦台,然后再对北平、天津包围歼灭。对这一战略当时上下均认为很高明。但林彪却对这一战略做了根本性的重大调整。即:“放弃两头打中间”。南面放弃打塘沽、大沽,集中兵力包打天津,北面放弃打绥远、大同,调“两杨兵团”参与集中兵力围打北平。林彪担心按毛泽东的打法,在我先打两头时,北平、天津的敌人重点兵团会乘我中间兵力相对薄弱,“以孤注一掷之决心强行突围,以图侥幸之成功。”那样的话,平津战役打成怎样的结果就很难说了。毛泽东立即同意按林彪的要求改变战略部署,集中所有的兵力将北平、天津之敌50余万人团团围住,一着“臭棋”在落子之前终于变成了一着妙棋,而且一步就“将死”了傅作义,弄的傅作义打也打不过,逃也逃不了,只好举起了白旗,共产党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平津战役的彻底胜利。打仗就是要抓重要矛盾,只要歼灭了敌人的主要力量就抓住了战争胜负的关键,切忌面面具到因小失大。实践证明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因为抓住歼灭了敌人的主要力量而迅速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那些暂时逃跑的少量敌人最后大部主动投降了,并没有因为他们的暂时逃跑而影响战争的进程!说明林彪“抓大放小”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瑞士军事家约米尼说过:“一位主将能够迅速而连续地运动他的主力,而又能保持着正确的方向,那么他对于获取胜利和确保而后更大的成果,就可以具有很大的把握了。”林彪就是这样的“主将”。二。林彪在战术方面的贡献“一点两面”和“三三制”林彪的战术是逐步提出来的。1946年2月,林彪曾对随行人员说:“我们的部队很勇敢,就是散不开,集团冲锋,伤亡太大。”罗荣桓也在一份克报中曾经指出,部队多采用正面进攻而不善于侧面迂回,队形过于密集,不善于利用地形地物和采用灵活队形。为此林彪提出“一点两面”和“三三制”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因此罗荣桓支持按照这些战术组织练兵。所谓“一点两面”是指集中兵力于主要攻击方向突击敌人,同时以部分兵力从另一面或多面钳制并协同歼灭敌人。所谓“三三制”是指在步兵班内划分三个小组,每组三人左右,在班长指挥下,以疏散机动、小群的战斗队形进行战斗。“一点两面”的作战原则。这是在阻止国民党军长驱直入的过程中,林彪总结了“沙岭战斗”、“秀水河子战斗”正反两个战例的经验教训之后首先提出的。“四组一队”“四组一队”、“三三制”、“四快一慢”、“三猛战术”等等,这些产生于黑土地而又用之于黑土地的军事作训练弱变强,由“土八路”转变为正规兵团,越打越精,越战越强。为了解决攻坚突破以后进行巷战的形问题,林彪还提出了“四组一队”。“四组”是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一队”是突击队。为实现大兵团、正规化建设的需要,必须加强指挥机关的建设和改进,东北野战军分别召开了参谋工作会议、政治工作会议、后勤工作会议,提高领率机关的科学工作效率。从春末到复名东北野战军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练兵运动。针对下一步攻势作战的目标,东北野战军指挥机关提出“练好兵,打长春”的口号。长春,是国民党军在东北的战略据点之一,敌人在此设置重兵,以牵制东北野战军的作战力量。因此,东北野战军决心拔掉这颗钉子。这是一次空前规模的攻坚战战前练兵。阵地和工事,都是按长春布防情况设置的,部队按“四组一队”编配。白天,练射击、刺杀、投弹、冲锋、翻院墙、爬城;晚上,练夜行军和村落、街道攻防战斗。村头地尾,到处都挖掩体、交通壕,人人练捆炸药包、安雷管,接导火索。坡土地庙、烂房子、破与坎都成了“地堡”,爆炸的响声此起彼伏。怎样穿墙打洞、土墙怎么炸、石墙怎样掏,反复研究、演练。一些刚刚从地方部队升级上来的部队,得从头练起;一些打过硬仗却战绩不佳的部队,则重新补课,加紧练习。林彪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罗荣桓说:加强训练就是战斗力!因而部队的战斗力大大加强三猛战术——猛打、猛冲、猛追!“四快一慢”1947年夏季攻势中,攻打四平受挫以后,部队有一些干部有害怕打大的攻坚作战的情绪。林彪本人对此也有一些发怵。为了解决攻坚问题,林彪又提出“四快一慢”。所谓“四快”指的是向敌前进要快,抓住敌人后进行准备工作要快,突破后扩张战果要快,敌人溃退后追击时要快。“一慢”是指确定总攻的时间要慢。“四快一慢”是攻四平的教训的总结。攻四平时,由于事先侦察不仔细,以为守军只有两万,一打,是三万五。进攻兵力不足,以后虽然逐次“添油”,终于未能打下。直到1948年春天才打下四平。林彪认为进攻四平发动得太匆忙了,没有做到“一慢”。“四快一慢”可以说是毛泽东提出的“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的原则的具体化。三种情况三种打法“三种情况三种打法”,这是根据不同敌人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战法的原则。一种是敌人守。一种是敌人要退不退,一种是敌退,这是三种基本不同的情况。如果敌人守,就应经过正式的准备,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后再攻击;如果敌人要退不退,而我方准备好了再打敌人则会跑掉,而不准备就打又没有把握时,则应该将敌人围起来,等待我方准备好了再打;如果遇到敌人撤退,则要猛追,不要等待命令、不要怕部队少,也不要怕情况不清,追上了便是胜利。“三种情况三种打法”的原则,纠正了不少指挥员“打莽撞仗”的陋习,使情况的判断、处理和指挥决策更具科学性。三。林彪的作战指挥艺术1,林彪的“超前意识”。1948年10月23日,林彪致电各纵及东北局、军委:“各级干部,每次攻击之前均须走在部队的前面,迅速侦察地形。指挥员勇敢积极的标志,是肯自动走在部队的前面,亲自侦察地形和布置攻击准备,但不是指随便暴露目标,或在部队冲锋时也跑在前面,这仅是个人勇敢,对战斗指挥无大益处。”林彪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要求下级做的,他自己首先做到了。林彪这种“肯自动走在部队的前面”的举动有记录的就有多次:长征途中打青石嘴敌人骑兵前,林彪行军在所有部队包括前卫团之前,紧跟在军团侦察队后,身为军团长却走在师长、团长、营长、连长之前面,结果把敌人的骑兵消灭在浑然不知中(见中将刘忠回忆);在陕北东征前,当时上有毛泽东,彭德怀,下有参谋长左权、红一师长陈庚、红二师长陈光,还有平级的红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等,可是只有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亲自先到黄河边侦察,为东渡黄河选择渡河点,此时中央甚至还没有决定东征(见中将曾思玉回忆)。在平行关大战前,林彪虽然后于部队出发,但却急速追赶部队,结果在先头部队到达平行关前已经化装侦察了地形。在这些重要的关头,林彪都表现出了这样的超前意识。这种举动在高级指挥员中不说元帅,就是大将中也并不多见,这是林彪常打胜仗的重要原因之一。千万不要小看这一条,它可使“遭遇战”的结果完全不同。这也是为什么在抗日战争初期,同样是遭遇战,115师是袭击敌人,129师(771团)却是被敌人袭击。林彪当115师师长时,115师总是主动去打击敌人,林彪负伤离开后,115师就被动挨打(陆房战斗)的重要原因。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前,如果彭德怀也有林彪那样的超前意识,能在部队出国前去实地勘测地形(不是仅去与金日成会谈),为美军选择一个好的坟场,精心组织战役,那么第一次战役就很可能由“遭遇战”变成“伏击战”,“击溃战”变成“歼灭战”,整个朝鲜战争的结果都可能改写。因此,如果林彪到朝鲜,决不会轻易的把开始敌我双方的“遭遇战”打成击溃战,而是努力把它打成歼灭战。林彪1934年在黄陂,1937年在平行关和广阳都把“遭遇战”都打成了歼灭战!林彪是个经常创造奇迹的人,在别人看来应该是无准备的遭遇战,到了林彪那里往往成了精心组织的歼灭战,差别在于指挥员的超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