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整合提升◎知识网络◎专题归纳一、相互作用的两个滑动摩擦力做的功与产生内能的关系如图7-1所示,木板B长为L,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小物体A以速度v0滑上B的左端,当A滑到B图7-1的右端时恰好相对B静止。此时物体B运动了s的位移,可以判断B对A的摩擦力做功为:W1=-Ff(s+L);A对B的摩擦力做功为:W2=Fs,所以这一对摩擦力对系统做功总和为:W=-FL。从能量的角度说,这就是转化为内能的部分。综上可知:①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静摩擦力所做的总功等于零。②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所做的功总是负值,其绝对值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即恰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例1]如图7-2所示,电机带动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运动,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由静止轻放在传送带上,若小木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传送带足够长。当小木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求此过程中:图7-2(1)小木块的位移;(2)传送带转过的路程;(3)小木块获得的动能;(4)产生的热量。[解析]小木块刚放上时,速度为零,受到传送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后不再有相对滑动,整个过程中小木块获得一定的动能,系统要产生热量。对小木块,相对滑动时,由ma=μmg得加速度a=μg。由v=at得达到相对静止所用时间t=vμg。(1)小木块的位移x1=v2t=v22μg;(2)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转过的路程x2=vt=v2μg;(3)小木块获得的动能Ek=12mv2;(4)摩擦产生的热量Q=μmg(x2-x1)=12mv2。[答案](1)v22μg(2)v2μg(3)12mv2(4)12mv2二、功能关系思想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例2]如图7-3,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水平。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表示质点从P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图7-3A.W=12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点B.W12mgR,质点不能到达Q点C.W=12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W12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解析]在N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4mg-mg=mv2NR;从最高点到N点,由动能定理得2mgR-W=12mv2N,联立解得W=12mgR。由于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减小,所以质点从N点到Q点克服阻力做的功要小于从P点到N点克服阻力做的功,即质点从N点到Q点克服阻力做的功W′<W=12mgR,质点从N点到Q点由动能定理得-mgR-W′=12mv2Q-12mv2N,解得12mv2Q>0,所以质点能够到达Q点,并且还能继续上升一段距离,故选项C正确。[答案]C1.(多选)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v,现将一小工件放到传送带上。设小工件初速度为零,质量为m,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它在传送带上滑动一段距离后速度达到v而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则在小工件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过程中[跟踪训练]A.滑动摩擦力对小工件做的功为12mv2B.小工件的机械能增量为12mv2C.小工件相对于传送带滑动的路程大小为v22μgD.传送带对小工件做功为零解析小工件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就是传送带对它施加的摩擦力,根据动能定理可知,摩擦力做的功等于小工件增加的动能,小工件的初速度为零,末速度为v,其动能增加为12mv2,则小工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对小工件做的功为12mv2,选项A正确,而选项D错误;根据功能关系知,除了重力和弹力以外的其他力所做的功等于小工件机械能的改变量,选项B正确;由动能定理可得μmgx1=12mv2,则x1=v22μg,x1是小工件相对地面的位移,该过程中,传送带相对地面的位移为x2=vt=v·vμg=2x1,则小工件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为x=x2-x1=v22μg,选项C正确。答案ABC三、能量守恒思想在力学中的应用[例3]如图7-4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弹簧原长为L,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L(未超过弹性限度),则在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图7-4A.圆环的机械能守恒B.弹簧弹性势能变化了3mgLC.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为零D.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解析]圆环下滑过程中,圆环动能、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故选项A、D错误;圆环从最高点(动能为零)到最低点(动能为零),重力势能减少了mg(2L)2-L2=3mgL,根据机械能守恒,弹簧弹性势能增加了3mgL,故选项B正确;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到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过程中,先加速后减速,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不为零,故选项C错误。[答案]B[规律总结]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技巧1.能量的两种转化关系:(1)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一定等于增加量。(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一定等于增加量。2.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1)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从而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幅物体运动的正确图象。(2)研究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有多少种形式的能(如动能、势能、内能、电能等)在转化,关键是弄清什么形式的能增加,什么形式的能减少。(3)将增加的能量和减少的能量用相应的力做的功来表示,然后列出等式ΔE减=ΔE增。[跟踪训练]2.(多选)如图7-5,小球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M点由静止释放,它在下降的过程中经过了N点。已知在M、N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ONM<∠OMN<π2。在小球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图7-5A.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B.有两个时刻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C.弹簧长度最短时,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D.小球到达N点时的动能等于其在M、N两点的重力势能差解析如图所示,OP垂直于竖直杆,Q点与M点关于OP对称,在小球从M点到Q点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故A错;在P点弹簧长度最短,弹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故此时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即C正确;小球在P点时所受弹簧弹力等于竖直杆给它的弹力,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此时小球加速度为g,当弹簧处于自由长度时,小球只受重力作用,此时小球的加速度也为g,故B正确;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小球在M点和N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故小球从M到N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而小球在M点的动能为零,故D正确。答案BCD1.两条基本思路(1)利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求解,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建立合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利用运动学公式可计算t、x、v、a等物理量。(2)利用功能观点求解,即利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关系等规律分析求解。四、解决力学问题的两条基本思路2.解题思路的比较(1)用功能观点解题,只涉及物体的初、末状态,不需要关注过程的细节,解题简便。(2)用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解题,可分析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力的瞬时值,也可分析位移、时间等物理量,即可分析运动过程的细节。[例4](2019·天津)完全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国产新型航空母舰已完成多次海试,并取得成功。航母上的舰载机采用滑跃式起飞,故甲板是由水平甲板和上翘甲板两部分构成,如图7-6甲所示。为了便于研究舰载机的起飞过程,假设上翘甲板BC是与水平甲板AB相切的一段圆弧,示意如图乙,AB长L1=150m,BC水平投影L2=63m,图中C点切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12°(sin12°≈0.21)。若舰载机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t=6s到达B点进入BC。已知飞行员的质量m=60kg,g=10m/s2,求图7-6(1)舰载机水平运动的过程中,飞行员受到的水平力所做功W;(2)舰载机刚进入BC时,飞行员受到竖直向上的压力FN多大。[解析](1)舰载机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其刚进入上翘甲板时的速度为v,则有v2=L1t①根据动能定理,有W=12mv2-0②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W=7.5×104J③(2)设上翘甲板所对应的圆弧半径为R,根据几何关系,有L2=Rsinθ④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mv2R⑤联立①④⑤式,代入数据,得FN=1.1×103N。[答案](1)7.5×104J(2)1.1×103N1.(2019·全国卷Ⅲ)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距地面高度h在3m以内时,物体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Ek随h的变化如图7-7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2。该物体的质量为◎专题演练图7-7A.2kgB.1.5kgC.1kgD.0.5kg解析对上升过程,由动能定理,-(F+mg)h=Ek-Ek0,得Ek=Ek0-(F+mg)h,即F+mg=12N;下落过程,(mg-F)(6-h)=Ek,即mg-F=k′=8N,联立两公式,得到m=1kg、F=2N。答案C2.(多选)(2019·全国卷Ⅱ)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其机械能E总等于动能Ek与重力势能Ep之和。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该物体的E总和Ep随它离开地面的高度h的变化如图7-8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2。由图中数据可得图7-8A.物体的质量为2kgB.h=0时,物体的速率为20m/sC.h=2m时,物体的动能Ek=40JD.从地面至h=4m,物体的动能减少100J解析Ep-h图象知其斜率为G,故G=80J4m=20N,解得m=2kg,故A正确;h=0时,Ep=0,Ek=E机-Ep=100J-0=100J,故12mv2=100J,解得:v=10m/s,故B错误;h=2m时,Ep=40J,Ek=E机-Ep=85J-40J=45J,故C错误;h=0时,Ek=E机-Ep=100J-0=100J,h=4m时,Ek′=E机-Ep=80J-80J=0J,故Ek-Ek′=100J,故D正确。答案AD3.(多选)如图7-9,一固定容器的内壁是半径为R的半球面;在半球面水平直径的一端有一质量为m的质点P。它在容器内壁由静止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设质点P在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a,容器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N,则图7-9A.a=2(mgR-W)mRB.a=2mgR-WmRC.N=3mgR-2WRD.N=2(mgR-W)R解析由动能定理知,在P从最高点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mgR-W=12mv2,在最低点的向心加速度a=v2R,联立得a=2(mgR-W)mR,选项A正确;在最低点时有N-mg=ma,所以N=3mgR-2WR,选项C正确。答案AC4.如图7-10,一轻弹簧原长为2R,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的底端A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56R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点,AC=7R,A、B、C、D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的小物块P自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点(未画出)。随后P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点,AF=4R。已知P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14,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取sin37°=35,cos37°=45)图7-10(1)求P第一次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2)求P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3)改变物块P的质量,将P推至E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P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处水平飞出后,恰好通过G点。G点在C点左下方,与C点水平相距72R、竖直相距R。求P运动到D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改变后P的质量。解析(1)根据题意知,B、C之间的距离l为l=7R-2R①设P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vR,由动能定理得mglsinθ-μmglcosθ=12mv2B②式中θ=37°。联立①②式并由题给条件得vB=2gR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