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蚁巢设计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小小蚁巢设计师”作者:臧增芳来源:《启迪与智慧·中旬刊》2020年第04期【摘;;要】;STEM教育强调让儿童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建构知识,培养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高阶思维和创新思维。本文以中班项目活动“小小蚁巢设计师”为例,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确定活动内容;引导幼儿与小组同伴协商讨论、调整优化,最终制作出不同类型的蚁巢。通过本案例的实践发现,开展STEM项目活动有助于提升幼儿的批判性思维、工程设计、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關键词】;;STEM教育;园本化;蚁巢;解决问题近年来,国内外STEM教育研究热度较高,美国、芬兰等国家的学前STEM教育研究已相对成熟,但我国学前STEM教育的相关研究较少,尤其在幼儿园STEM课方面的研究较少,大多数一线教师不知道如何开展STEM教育。本文将以“小小蚁巢设计师”活动为例,分享我们的STEM教育实践经验。一、源于兴趣,确定内容春天到了,天气渐渐暖和起来了,玩海盗船的孩子锻炼一会儿就出汗了,他们便躲到滑梯下面玩“捉迷藏”。一天,远远突然跑过来跟我说看到了蚂蚁,旁边的文文、阳阳等几个小朋友听到了连忙问“在哪里?在哪里?”边说边跟着远远过去了。“蚂蚁为什么爬来爬去?”远远的疑问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不一会儿,海盗船旁围满了一圈孩子。后来,又有一些幼儿在取放器械的地方发现了蚂蚁,于是班上掀起了讨论蚂蚁、寻找蚂蚁的热潮。《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为此,我们确定了“蚂蚁”作为本次项目活动的内容。二、聚焦问题,多次实践(一)提出问题,明确任务基于幼儿的探究兴趣,我组织了一次晨谈,抛出问题“如何能更清楚地观察蚂蚁”。“可以用放大镜”,这时候就有孩子反驳了“可是,蚂蚁爬到洞里后我们就看不到了”,这个孩子一说让大家意识到了放大镜观察蚂蚁的局限性。“找一些蚂蚁养起来就可以天天看了”范范的说法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他们开始讨论蚂蚁喜欢什么样的家?该如何为蚂蚁建造一个家?通过讨论,我们明确了活动任务:一、猜测蚂蚁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并实地寻找蚂蚁,验证猜想,确定蚂蚁喜欢的生活环境;二、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蚁巢,并用所选材料制作出蚁巢,不断调整、优化,最终制作出适合的蚁巢,将找来的蚂蚁投放到制作的蚁巢中。(二)调查研究,充分准备龙源期刊网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知蚂蚁的生活环境,我们组织了“找蚂蚁”活动。首先,幼儿大胆猜想蚂蚁的活动环境,用符号、数字、图画的方法记录下了自己的想法并与同伴分享交流。接着,他们用实际行动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在幼儿园里寻找蚂蚁、和家人一起找蚂蚁、春游活动找蚂蚁,发展了幼儿与同伴友好合作、协商讨论的能力。他们发现蚂蚁更喜欢潮湿的、阴暗的地方。(三)讨论设计,共同制作基于以上调查研究,幼儿认识并了解了蚁巢的特点,接下来便进入了蚁巢设计与制作环节。他们有的选择制作石膏巢,有的选择制作土巢。石膏粉怎么变成团了?石膏巢怎么这么硬,该怎么雕刻?哎哟,怎么没法脱模呀?糟糕,喂水器怎么破了?土为什么会散开?蚂蚁在土里,我们看不清呀……针对出现的种种困难,教师引导各组幼儿再次讨论,有的幼儿还回去和家人一起查阅资料……在多次实施、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幼儿终于制作出了形态各异的石膏巢和土巢。(四)多元评价,调整优化我们将制作好的蚁巢投入使用,各组分别向全班进行展示和介绍,蚁巢的适宜性和实用性也在使用中得到检验。在石膏巢中,幼儿可以清楚地看清楚蚂蚁的头部和腹部的形状;发现了蚂蚁看到食物后不是立即吃掉,而是迅速回巢寻找同伴一起将食物搬回家,如果实在搬不动,它们会想办法将食物掩埋;并不是所有的蚂蚁都很勤劳、很团结,兵蚁很懒,通常需要工蚁将食物送到嘴边;蚁后和幼蚁都有自己专门的房间,还有专门的食物储藏室、垃圾区……在交流的过程中,幼儿和教师共同观察、记录、讨论、评价,同时也接受他人对本组蚁巢的评价及建议。三、深刻反思,感悟意义(一)学科整合,素养提升“小小蚁巢设计师”这个活动,以科学与数学为核心,关注到了幼儿对蚂蚁的兴趣,整合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蚂蚁的形态、生活环境、石膏粉的特征、石膏粉与水混合凝固、喂水装置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石膏粉的浓度、凝固的时间等为数学内容;讨论、设计、制作石膏巢体现了工程设计能力;而搅拌、脱模、雕刻等过程涉及到了技术的运用。幼儿在收集材料、设计蚁巢、制作蚁巢等过程中亲历科学探究、体验工程设计,尝试解决问题、完成制作任务的过程中,提升了批判性思维、工程设计、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也更深刻地理解了STEM与生活的联系。(二)始于兴趣,行于操作《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兴趣是幼儿参与探究的动力之源,我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并尽最大可能地尊重并有效支龙源期刊网持幼儿的探究欲望。在讨论时,有些幼儿选择了制作土巢,这和我的预设大相径庭,但我选择了追随幼儿的兴趣,因为他们在活动中的体验是最真实的,不一样的探究会收获不一样的精彩。同时,我特别关注幼儿的实践操作,鼓励每一位幼儿都亲自动手尝试,让他们在直接操作中获得最真实的经验,从而更深刻地感受、体验日常生活与科学的联系。(三)初步合作,难中有趣中班幼儿有了初步的合作能力,他们能根据兴趣自主结合、分工合作,但由于幼儿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一些小组在合作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如不积极配合、不接受同伴的意见等,不过遇到问题后他们没有放弃,而是讨论、反思,不断尝试。在此过程中,幼儿体验到了合作探究的乐趣,同时也有助于他们逐步养成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勇于尝试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四)反思提升,迎接挑战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引导、鼓励幼儿思考、讨论、设计、制作,提升了幼儿的STEM素养。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STEM素养,丰富相关的学科知识,从而促进幼儿的批判性思维、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工程设计等多方面的能力发展。【参考文献】[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江苏教育出版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2002(9).[2]李季湄、冯晓霞.人民教育出版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2013(3).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