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风云变幻,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2.从中共十四大到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逐步具体化,中共十五大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方面进一步深化。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历史性的跨越1.邓小平南方谈话(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解体,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2)概况:1992年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珠海、上海等地。(3)内容①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②改革胆略: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深圳苏联③判断标准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④调节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的本质区别。⑤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⑥才是硬道理。(4)意义:对推进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生产力综合国力生活水平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发展2.中共十四大(1)召开:1992年10月。(2)内容①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②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3.意义:邓小平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概念阐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召开:1993年11月。(2)内容: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的决定。目标要使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所有制坚持以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经营机制国有企业要建立适应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3)意义①勾画出社会主义的基本框架。②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③一大批国有企业开始进行建立的试点。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公有制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2.中共十五大(1)时间:年9月。(2)内容指导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所有制结构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地位和形式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意义:十五大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控制力1997邓小平理论公有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中共十九大(1)时间:2017年10月。(2)内容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和国家的任务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3)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①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②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就(1)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2)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82.7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3)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4)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总里程都居世界第一。(5)新一代高新技术、特高压输电技术和探月工程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究和制造的实力。(6)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图示记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探究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史料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史料二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史料三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三分之一以上,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占到15%左右,就业人员比重达18.7%。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繁荣城乡经济、扩大就业门路、方便人民生活,发挥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年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1)史料一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生产力存在什么关系?(2)史料二的论断有何意义?(3)史料三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何特点?提示:(1)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都是推动生产力的方法与手段而已。(2)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多种经济成分得以和谐并存,共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1)含义: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特点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④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基本框架:所有制结构、现代企业制度、宏观调控体系、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经济体制、对外经济体制、科技教育体制、完备的法律体系等。探究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史料一史料二全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实际增长7.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7.2%,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7%。——《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史料一中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经济体制?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2)史料一中从图一到图二的转变,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3)据史料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1)图1反映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图2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种经济体制最大的区别是资源的配置方式从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转变。(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1997年,中共十五大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提出新思想。(3)表现在对经济总量的贡献上(生产力),更表现在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1)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合理地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用排除法解答历史选择题选择题包括材料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因果型选择题、逆向型选择题、比较型选择题等多种题型,也有诸多解题技巧,但最通用的是排除法。排除法是高考中最有效的解题方法之一,解题时首先排除本身错误的备选项或本身没有错误但与题干要求无关的备选项;如通过排除尚不能得出答案,则需对剩余备选项进行比较、分折,进而得出答案。逆向选择题则要求选出说法错误、不正确、不准确或不符合史实的选项,把说法正确的排除即可。[例]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单位:亿元年份工业总产值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577043173875371958108358050356619591483867616497196016371090547457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解题流程]审题题干定时空:1957—1960年;抓关键:重工业和轻工业产值比例失调;判断:这些数据的变化反映我国这一时期出现了什么问题A项1957—1960年正处在大跃进时期,重工业和轻工业比例失调,反映了我国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出现了问题正确B项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与1957—1960年时间不符,可排除排除C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是在“一五”计划时期,可排除排除分析选项D项在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形势已开始好转,时间与材料不符,可排除排除[技法点拨]排除法是在做选择题的过程中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去掉,进而得出答案的一种解题方法。巧用排除法做选择题能提高做题的效率,是解答选择题最常用的方法。本题表格中的数据反映了我国1957—1960年工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变化情况。这一时期,我国的重工业发展迅速,而农林牧渔业和轻工业发展较为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了“左”的错误。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于1953年的“一五”计划,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是在1962年,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答案]A[随堂训练]1.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解析: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20世纪90年代中期,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表明国有企业在这一时期尚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答案:D2.上海纺织女工杨秀燕从1965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37年。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账”,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来。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A.记录者是普通百姓B.记录时间具有连续性C.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D.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解析: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账”,记录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消费情况,见证了普通家庭生活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国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迁,围绕这一分析,排除无关选项。答案:D3.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1的取消以及后来图2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D.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解析:粮票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而股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由此可知图1的取消和图2的出现反映了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根据这一分析,排除无关选项。答案:C4.1992年的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的中国人民明确了方向。此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A.进一步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对国有企业简政放权搞活解析:20世纪80年代初,进一步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符合题中时间,故A项错误;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发生于21世纪初,不符合题意,故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