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读教材·预习新知]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1.开始传入梁启超和朱执信等人较早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梁启超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2.正式传播(1)主要原因:①和五四运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②对资本主义失望的知识分子急切寻求改造中国的新出路。(2)主要表现:①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号召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②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发表了《》。十月革命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背景五四时期,新思潮竞相争鸣,马克思主义在各种思潮的论战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2.表现(1)三次论战:①李大钊与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围绕“要不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展开。胡适②马克思主义者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论战:围绕“要不要建立‘劳农专政’的国家”等问题展开。③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围绕“要不要建立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等问题展开。(2)组织学会:在北京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李大钊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向的转型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转变。(1)李大钊重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体系以及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社会、经济所作的科学分析。(2)陈独秀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战斗色彩,强调与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无产阶级专政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1)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把《新青年》改为公开理论刊物,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宣传。(2)创办《共产党》月刊,介绍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共产国际与俄共组织情况。(3)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深入群众,进行宣传组织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3.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为中国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工人共产党[巧设计·深化思维]1.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的不同(1)五四运动前,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是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2)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走上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成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1)国际因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2)国内因素: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资产阶级斗争的失败和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先进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的宣传。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意义(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开展。(2)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阵营逐渐分化,一批先进知识分子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推动了毛泽东思想的产生。这些都深刻影响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三次转变一是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的转变;二是由社会改造指导思想向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转变;三是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转变。主题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特点[史料实证]材料上海《劳动界》第七册上刊登了海军造船厂工人写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宣言说:“工人的运动,就是比黄河水还厉害还迅速的一种潮流。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材料反映出的中国工人思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工人思想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提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说明马克思主义已同工人运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系统认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1)先进知识分子起到核心倡导作用,李大钊的贡献尤其突出。(2)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五四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3)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斗争中发展传播的,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显示了无限的生命力,逐渐为越来越多的青年所接受。[针对训练]1920年5月1日,上海、北京等地举行了由共产主义者组织的我国第一次群众性的“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新青年》出版了“劳动节纪念专号”,北京还出现了要把土地、工厂收归劳动者所有的传单。该现象主要表明()A.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B.宣传马克思主义是共产主义小组的职责C.共产主义被广大民众接受D.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开始和工人运动相结合解析:“共产主义者”即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在工人群众中开展“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说明他们开始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介绍到工人群众中去;“要把土地、工厂收归劳动者所有的传单”体现了他们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运动,由此推理可知D项正确。A项错在“开始”;B项不是题干强调的重点;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答案:D[随堂达标验收]题组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20年”及材料中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结合所学可知是反对胡适提出的改良主义,主张发动工农群众,进行革命,说明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且其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增强,C项正确;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的指导思想,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A项;实业救国运动是在甲午战争后兴起的,主要是宣扬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批判传统礼教,故D项错误。答案:C2.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人是()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胡适解析: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李大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故选B项。答案:B3.《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1919年9月份发表在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该文章的发表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极大地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开展B.深刻地批判了旧道德和旧文学C.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宣传民主革命理论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解析: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答案:D题组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4.1938年10月,毛泽东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毛泽东在此强调的是()A.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B.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些具体的问题C.马克思主义的应用比基本原理更重要D.多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解析:根据材料“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毛泽东主张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故A项正确;B、C、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答案:A5.1919年底,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京,同李大钊等人进行了密切联系,同时更广泛地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后来,他回忆说:“在我第二次游北京期间,我读了许多关于俄国革命的书。我热情地搜寻了一切那里能找到的中文的共产主义文献,使我对马克思主义建立起完全的信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正确理论。”这表明毛泽东()A.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B.开始成为马克思主义者C.引导李大钊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化D.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解析:本题要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材料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正确理论”表明毛泽东开始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故B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不能完整体现这层意思。答案:B6.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国家……”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的失败B.工农运动的发展C.马克思主义的传入D.中国共产党的影响解析:根据材料中“1920年”“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主张等,可以判断出这一思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特别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本题选C。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