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2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理知识体系][背史论术语](1)1841年,广东三元里人民自发抗击英军侵略,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坚强意志。(2)19世纪80年代,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3)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爱国官兵奋勇杀敌,涌现出邓世昌等民族英雄;随后台湾人民发起反割台斗争,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4)19世纪末,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战士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一、三元里抗英1.背景鸦片战争中,面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屈膝投降,但中国人民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2.概况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痛击前来抢劫的英国侵略军。3.意义(1)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2)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精神。自发爱国[思维启迪]有人说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一次保卫家园的战斗,而不是一场投身于保卫祖国的战争。请谈谈你的看法。三元里抗英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向强敌屈服,抵御外侮的斗争精神,其爱国主义精神不可抹杀。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自发地大规模抵御外国侵略的斗争。二、左宗棠收复新疆1.背景(1)1865年,中亚浩罕国的阿古柏率军侵占新疆的喀什噶尔,两年后成立“哲得沙尔汗国”,1870年又将侵略势力扩展到北疆。(2)俄、英勾结和支持阿古柏政权,俄国直接出兵强占中国的地区。伊犁2.经过(1)1878年,左宗棠率军收复除外的整个新疆。(2)1881年,中俄签订《》等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约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3.意义(1)粉碎了英、俄利用阿古柏侵略新疆的阴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2)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控制,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伊犁改订条约行省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1.黄海海战(1)爆发:1894年9月,中国遭到日本舰队的偷袭,黄海海战爆发。(2)概况:以丁汝昌、刘步蟾、、林永升等为代表的北洋舰队将士同仇敌忾,英勇奋战,迫使日舰率先逃离战场。(3)结果:①双方互有损失,北洋水师主力尚存。②李鸿章实行“”政策,致使北洋舰队在威海卫全军覆没。北洋舰队邓世昌避战保船2.反割台斗争(1)背景:1895年,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割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概况:①台湾各族人民在邱逢甲、徐骧领导下组成义军,与刘永福的黑旗军并肩作战,给侵台日军以沉重打击。②台湾沦陷后,在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刻也未曾停止过。马关条约四、义和团反帝运动1.背景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思维启迪]“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依据材料,你认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有哪些?外国列强的侵略使民族矛盾激化;清政府的腐败投降。2.概况兴起源于义和拳,是、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进行反清斗争发展①1899年底,在山东巡抚的血腥镇压下,山东义和团转移到直隶,向京津地区发展②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义和团与侵略军殊死战斗,在落垡、一带围攻侵略军③义和团包围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并发起猛烈进攻高峰清政府下诏对各国宣战失败①慈禧太后迫于帝国主义的强大军事压力,决定出卖义和团,指使从背后攻击义和团②北京陷落后,慈禧太后在逃往西安途中,下令清军“铲除”义和团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最终失败山东袁世凯廊坊西什库教堂天津清军[灵犀一点]理解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口号“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灭洋”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但是义和团仇视一切外来事物,具有盲目排外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扶清”反映了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他们对清政府缺乏正确的认识。3.意义(1)在中国近代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2)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反帝爱国主题(一)甲午战争与反割台斗争[史料实证]材料一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材料二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沧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有感》(1896年春)(1)根据材料一、二,谈谈你的感受。(2)材料一、二反映的共同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提示:(1)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更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和平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我们都应该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事件:甲午战争。影响:刺激了列强的侵华野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系统认知]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特点(1)斗争阶层的多样性。既有政府组织的军事斗争,如黄海海战、收复新疆等,也有人民自发组织的反抗行动,如三元里人民抗英、反割台斗争及义和团运动等。(2)斗争英勇顽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黄海海战、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等体现了中国人民舍生忘死、不怕牺牲、不畏强暴、同仇敌忾、坚决御侮、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中国人民不断奋进。(3)大多以失败告终。除左宗棠收复新疆,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主权外,其余基本上以失败告终。[针对训练]1.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曾认定一艘在丹东某海域的沉船系甲午中日战争中沉没战舰,疑为“致远号”或“超勇号”。如果这艘舰船真为“致远号”的话,其应该沉没于()A.辽东战役B.平壤战役C.黄海战役D.威海卫战役解析:“致远号”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战中沉没,故答案为C项。答案:C主题(二)义和团运动[史料实证]材料一义和团揭贴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语,地焦干,只因鬼子止住天。天爷恼,仙爷烦,一同下山把道传。神出洞,仙下山,附着人体把拳玩。掀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鬼,心胆寒,英美德俄尽萧然。洋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材料二“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1)依据材料一评价义和团运动。(2)依据材料二说明义和团运动的实际反帝效果。(3)义和团运动有何历史意义?提示:(1)义和团运动体现了其坚决抵抗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但也有一定的盲目排外性。(2)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3)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系统认知]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及实质(1)变化:义和团运动兴起时,袁世凯曾进行疯狂镇压。随着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清政府为维护其统治,转而实行招抚政策,企图加以控制利用。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为讨好外国侵略者,又颁布了“剿匪”的上谕,命令清军对义和团运动进行镇压。(2)实质:清政府的“剿”“抚”政策实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控制、利用义和团以达到将其消灭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巩固清朝政府的统治。当然,清政府的安抚政策客观上为义和团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从另一个角度讲,义和团被清政府利用,反映了义和团对清政府的认识尚处于模糊阶段,反映了旧式农民运动的局限性。[针对训练]2.“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日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数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这反映了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政策是()A.控制、利用B.仇视、剿灭C.妥协、退让D.中立、保守解析:由“剿之则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可知,清政府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改镇压政策为招抚政策,企图加以控制和利用。答案:A[随堂达标验收]题组一爱国官兵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他指出:“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由此可见,左宗棠认为()A.西北稳定,为新疆建省提供有利条件B.新疆对于京师战略地位举足轻重C.新疆应该与蒙古发展睦邻友好关系D.新疆建省令分裂势力无隙可乘解析:左宗棠认为新疆建省为西北稳定提供了有利条件,故A项错误;“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新疆对于京师战略地位举足轻重,故B项正确。答案:B2.从维护国家统一角度来看,左宗棠在历史上最杰出的贡献是()A.主张学习西方B.编练新式军队C.率兵收复新疆D.兴办近代工业解析:左宗棠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兴办洋务,镇压农民起义,率军收复新疆。从维护国家统一角度来说,其最大功绩是率军收复新疆。答案:C3.美国学者马士、宓亨利评论某一次战役时说:“战斗一直继续到下午五时双方弹药缺乏时为止。日方伤亡二百三十九人……丁提督也在受伤之列……就某种意义上说,战术上的胜利是属于中国的两艘铁甲兵船的……但从那一天起,海上的优势就一直被日本占去了。”这次战役是()A.黄海海战B.威海卫海战C.辽东战役D.百团大战解析:本题考查黄海海战。抓住材料中“日方”“丁提督”“从那一天起,海上的优势就一直被日本占去了”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故选A项。答案:A题组二义和团运动4.“19世纪末,洋教势力扩大,吸收了不少中国人加入;与此同时,人民的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并最终形成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该材料反映了()①列强利用传教特权,强迫中国人入教②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③群众中爱国行为与卖国活动斗争激烈④东西方文化既相互融合又激烈冲突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④解析:人民的反洋教斗争说明②正确;洋教属于外来文化,“不少中国人加入”和人民的反洋教说明东西方文化既相互融合又激烈冲突,④正确。①③与材料及史实不符,故排除。答案:C5.孙中山认为它是“对于欧美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孙中山评价的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B.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解析:由材料中“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可知该事件充分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精神;由材料中“对于欧美新文化之反动”可知该运动的盲目排外性质。据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答案:C6.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B.主要由阶级矛盾引起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D.具有反帝反封的性质解析: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解答能力。“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说明义和团盲目排外,故A项正确。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是民族危机加深,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反帝,但其没有反封,且与维新变法没有继承关系,故B、C、D三项说法不正确。答案:A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