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知识点判断课前预习抓双基课后提能再巩固课堂达标点对点课前预习抓双基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国际:帝国主义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对俄国发动了武装干涉。(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在各地发动叛乱。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3.内容(1)农业方面:实行__________制。(2)工业方面:不论企业大小,一律收归______,实行高度集中管理。(3)产品分配方面:国家取消了_________,实行实物配给制。(4)劳动方面:实行成年人__________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余粮收集国有自由贸易劳动义务4.评价(1)积极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红军的军事供应,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弊端: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一些弊病与错误,如强行征粮,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原因(1)战争破坏。(2)自然灾害。(3)__________________的负面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表现(1)经济危机①工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②民生受到极大影响。(2)政治危机①工农罢工。②______暴动。3.启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形势,必须改变。士兵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背景(1)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引发严重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2)苏俄急需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政权。2.实施:______年,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标志着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经济危机政治危机19213.主要内容(1)农业:________________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2)工业: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方式转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发展______________。(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__________。(4)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__________的工资制。以固定的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自由贸易按劳取酬4.特点(1)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5.作用(1)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了国民经济,为实现________打下了基础(2)巩固了__________和苏维埃政权。(3)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___________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有益探索。工业化工农联盟社会主义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它适应了战时需要,是必要的。但它不符合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都是苏俄(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前者是“直接过渡”,后者是“间接过渡”。()√3.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又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说明: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前提下,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在国有经济占主体前提下进行的,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课堂达标点对点知识点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1.(2018·江苏渔沟中学阶段检测)“迅速恢复的国家机器比以往承担着更多任务,尤其是经济控制的职能。农民和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反对私有者,战争期间经济崩溃造成了城市和军队供给急需。还有一些党的干部不切实际地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动人前景。”这段话主要说明了下列哪一事件的背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赫鲁晓夫改革解析:据材料“迅速恢复的国家机器比以往承担着更多任务……农民和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反对私有者,战争期间经济崩溃造成了城市和军队供给急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俄国十月革命后面临的严峻形势,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故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的背景中没有私有制存在,故B项错误;C、D两项与材料无关,应排除。故选A项。答案:A2.在国内战争期间,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到粮店中心购买了一百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A.真的。余粮收集制实行后国家把口粮也收集起来,人们只能去买B.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C.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解析: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允许自由买卖,故选C项。答案:C3.1918年,俄国苏维埃政权陷入帝国主义和白匪的层层包围,当时苏维埃政权最为缺乏的是()A.石油B.棉花C.枪炮D.粮食解析:在1918年,苏维埃政权最为缺乏的是粮食,为此才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D知识点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4.列宁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并说:“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遭到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表现在: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句中“这次失败表现”的确切含义是()A.战时共产主义体制带来工农业生产迅猛发展B.战时共产主义体制带来工农联盟面临着破裂的危险C.新经济政策使得人民积极性得不到提高D.新经济政策使得工农联盟难以加强解析:“1921年春天”表明严重的失败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体制。其带来的直接后果不仅表现在工农业生产的破坏,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石——工农联盟面临着破裂的危险。答案:B知识点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5.(2019·宁夏银川一中月考)俄共(苏共)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起先打开了一半,我们说:实行地方性的商品流转。但是地方流转根本没有守住自己的地方性的范围之内,它冲出去了。于是我们再打开一半,打开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所堵塞的东西。于是就有了新经济政策。”材料中“打开”的本质含义是()A.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通过租让制吸纳外国资本C.允许农民进行农产品交换D.承认和运用市场经济关系解析:联系所学,新经济政策的本质是指承认和运用商品市场经济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三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不是本质。答案:D6.(2018·江苏渔沟中学阶段检测)新经济政策期间,苏俄共有租让企业和其他形式的外资企业350多家,吸收资金约1亿卢布,外资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约占1%,同时还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的各种援助合同。这可以用来说明新经济政策()A.完善了苏俄市场经济体制B.冲击了苏俄的公有制经济C.赢得了资本主义国家认可D.助推了苏俄工业化的进程解析:新经济政策主张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国内不能经营的企业租让给资本家经营,通过这一措施吸收外国资金,有利于推进苏俄的工业化,故D正确;苏俄当时不是市场经济,故A错误;苏俄公有制仍然是主体,故B错误;材料没有提及资本主义国家是否认可的信息,故C错误。答案:D7.新中国成立后,曾实行过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最早创始人是()A.罗斯福B.毛泽东C.列宁D.凯恩斯解析:1921年3月,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中,就有国家资本主义的内容;毛泽东提出国家资本主义是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时期;罗斯福新政始于1933年;凯恩斯主义提出是1936年。故C项最早。答案:C8.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回忆20世纪20年代的情况时说,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产品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了。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材料反映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①稳定了政治形势②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③稳定了物价④促进了商业发展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产品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了”可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稳定了政治形势、稳定了物价、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迅速恢复。①②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说法不全面,排除。答案:D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摘自列宁《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材料二:1952年,由于国民经济的恢复比预想的顺利得多,朝鲜战争大局已定,中央决定加快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在陈云领导下,中财委开始第二次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计划主要包括《关于五年计划轮廓的方针》、《中国经济状况和五年建设的任务》以及钢铁、有色金属、机器、汽车、船舶、电器、化学、建筑材料、电力、煤矿、石油、纺织、轻工业、交通、邮电等发展计划。5年基本建设计划投资505亿元,拟请苏联援助我国工业建设项目91个。——摘自新华网《新中国理财专家陈云与“一五六项工程”建设》材料三:极“左”思潮体现的路径,使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陷入到了绝境,形成“路径障碍”,而摆脱这一困境的办法,并不是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预先根据某一现成的蓝图施工,而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进行政策调整。——摘自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政策并分析其实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主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初期我国经济建设的特点及其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新时期中国“不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进行政策调整”的重大举措。(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政策调整的认识。答案:(1)经济政策:苏俄新经济政策。实质:在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影响: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找到了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特点: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形成;以重工业为重点;苏联援助。背景: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政权得到巩固;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新中国的“一边倒”的外交政策。(3)举措: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中共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认识:要从国情出发,依据现实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