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设计详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六章物理教学设计曲阜师范大学主要学习内容1.物理教学设计概述2.物理教学设计的原则3.物理教学设计的策略4.物理教学设计的内容5.物理教学设计的方法6.物理教学设计示例曲阜师范大学第一节物理教学设计概述简单地说教学设计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物理教学设计应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的目的要求,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各种相关要素的系统分析,优化教学活动的模式,形成有序的操作流程。1.传统备课与物理教学设计的相同点教学的目的性教学的计划性教学的一般程序两者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都是依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来确定的两者都对整个物理教学活动有严密的计划两者都遵循:目的(目标)内容形式(策略)小结(评价)的教学程序2.传统备课与物理教学设计的相异点传统备课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起点为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起点为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目标确定教师单独确定教师、学生双方共同确定教学活动系统性以教科书为系统,整个物理教学活动围绕教科书转以教与学、知识能力和情感相统一为系统,注重物理教学的整体性2.传统备课与物理教学设计的相异点传统备课教学设计教学媒体黑板、粉笔、传统的“三机一幕”电脑、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媒体教学时间时间固定尽可能因人而异教学要素的表现静态展示动态展示教学系统的性质封闭僵化开放、动态生成2.传统备课与物理教学设计的相异点传统备课教学设计测试评价总结性评价,注重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价的教育功能与激励发展功能效果预测按常态曲线分布,很少能达到高水平按偏态曲线分布,大多数能达到较高的水平第二节物理教学设计的原则一、确定物理教学设计原则的依据1.依据物理教学目的2.依据物理教学内容3.依据物理教学规律4.依据物理教师的创造性有两层涵义:一是做到物理教学面向生活、生产和现代社会;二是物理教学改革的实践需要有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来指导。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把教授最优化和学习最优化融合在一起,就能保证教学最优化有一个完整的过程……只有把各种方法综合起来,才能保证教学的各个基本成份有一个最优化的设计……”二、物理教学设计的原则1.主体作用和主导作用相统一的原则2.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原则3.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4.探究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5.分析要素和综合优化相结合的原则6.创设情境和丰富情意相结合的原则7.及时反馈和巩固提高相结合的原则8.创新性和规范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不仅指在进行物理知识的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的严谨性和阶段性,而且指在教学设计中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时还需考虑观念的先进性与合理性。思想性则指物理教学的教育功能。第三节物理教学设计的策略一、物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取向二、物理教学设计的常用策略1.有意义的接受式教学策略接受式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其一般教学策略过程如下:在原认知结构中找到可以同化新知识的原有关知识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同化提出新的规律或原理用实例来说明、检验规律,接受规律2.发现式教学策略发现式教学策略是以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的学习理论为基础其一般教学策略过程如下:教师提出问题,并给出一般原理和感性材料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学生经努力后逐一解决学生提出假说,利用直观思维提出解决方案评价验证各种可能性,最后得出正确结论3.“最近发展区”与“一般发展”教学策略原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把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1)现有的发展水平;(2)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其教学要领包括以下两项:(1)在课堂上要有步骤、分层次地展示知识结构。(2)针对学生智力水平层次不同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目标和相应的练习题。第四节物理教学设计的内容物理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六方面: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评价设计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教学内容包括:学生应学习的知识、技能及态度。教学内容分析的步骤:(1)单元教学目标确定(2)教学任务分类(3)教学任务分析(4)教学内容评价2.教学对象分析-----教学设计的基础在教学设计中,学生是核心。我们应分析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所具有的一般特征,确定学生的初始状态,注意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准备状况。3.教学目标设计目标分类中学物理教学目标包括4个部分(1)教学对象,物理教学目标是针对哪一类学生的;(2)学生的行为,用可观测到的术语来说明学生的行为;(3)确定学生行为的条件;(4)程度,是学生达到中学物理教学目标的最低衡量依据。例如:学习弹力后(条件),每个学生(对象)能够领会这个概念(程度),鉴别出某力是否是弹力(行为)。教学策略是指根据已定的物理教学任务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情感特征以及动作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整合相关的物理教学活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并计划和安排好教学时间,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实际教学方案。教学策略设计包括: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和教学时间的安排等4个方面。4.教学策略设计5.教学媒体设计教学媒体包括语言媒体、文字媒体、图表媒体、幻灯投影媒体、影视媒体、计算机多媒体系统等多种类别。教学媒体设计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具体要求,把教学内容与方法转换成由多媒体手段展现的,视听等方式同时运用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模拟、重复再现、改变时空、加快信息反馈等作用,把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6.教学评价设计物理教学评价是对物理教学活动以及物理教师教得怎样、学生学得怎样的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遵循四个原则:(1)导向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客观性原则;(4)综合性原则。教学评价步骤:选择被评价对象,收集教学评价所需要的资料,制定教学评价标准,整理和解释收集的资料,形成评价报告。第五节物理教学设计的方法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1.确定教学目标2.明确教学任务3.确定教学起点4.确定课时教学目标5.选择教学策略6.选择教学方法和媒体7.设计教学过程8.进行教学评价分析学生学习新知识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学生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情感准备。根据学生原有的基础,确定教学的起点。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首先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单元教学目标。期望学习应达到何种要求及程度计划如何组织、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随时获取反馈信息二、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第六节物理教学设计示例1.“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设计2.“简谐运动”的教学设计【示例1】“电磁感应现象”的探究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高中《物理》选修3-2模块一、教学任务分析“电磁感应现象”一节是在学生初中学习过电磁感应的有关内容和已经掌握了高中电场和磁场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实验为基础,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的科学抽象法,即从实验现象的多样性中发现共性,抽象出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这是进一步学习电磁感应规律、交变电流和电磁波的基础。所以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让学生设计并实施多种实验方案,交流讨论多变的实验现象,通过科学分析得出结论。二、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分析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意义建构的基础。在学习新知识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这将有利于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如果学生选修高中《物理》选修3-2模块,学习“电磁感应现象”这一节具备的知识基础是:知道“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掌握了“磁通量”和“磁通量变化”的概念,这是学习“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从思维能力来看,这一节要求学生在实验基础上,抽象出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从导体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到只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跨度大,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而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水平不高,这容易形成学习障碍。【教学设计说明】教学任务分析与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三、教学目标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上述学习内容和学生情况分析,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会应用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解释与电磁感应现象有关的问题。★操作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实验—分析—猜想—实验验证—归纳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本质的过程中,学习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方法。★在收集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资料的过程中,学习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体会科学家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在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合作的快乐,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学设计说明】所设计的教学目标体现了物理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并且目标是结合电磁感应现象的具体内容设计的,避免了空洞的、千篇一律的目标。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学生亲历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是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利用科学抽象法,从实验现象的多样性中抽象出“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是教学难点。五、教学媒体电磁感应实验器材、计算机、网络、投影仪、教科书。六、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电磁感应现象”一节的教学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可以结合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使得学生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具体策略如下:【事件1】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电磁感应知识: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该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并演示这一实验。【事件2】教师改变实验操作,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方案如下:(1)磁铁不动,导体顺着磁感应线运动;(2)导体不动,分别沿着磁感应线方向和垂直于磁感应线方向移动磁铁;(3)磁铁和导体同时运动(包括二者在垂直于磁感应线方向上有相对运动和无相对运动);(4)把蹄形磁铁移走,换一个条形磁铁插入或拔出回路。学生面对多变的实验现象会发现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情况下,即使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不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回路中也产生电流呢?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什么?【教学设计说明】通过改变初中物理的一个演示实验,为学生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得学生发生认知冲突,陷入问题困境的同时,萌发探索、发现新知的欲望。2.构建知识平台,铺设探究之路【事件3】教师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各个实验现象,并提出一系列问题:在每一个实验过程中是什么发生了变化?磁场变了没有?回路变了没有(例如回路包围的面积是否有变化)?是否产生了电流?【事件4】把事先设计好的表格投到屏幕上,让学生针对一系列问题分组讨论,各抒己见。【事件5】待学生达成共识——回路中产生电流时,有的回路所包围的面积发生了变化,有的回路所处的磁场发生了变化,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上述各种直观的变化会引起什么物理量发生变化?【教学设计说明】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将一系列变化与“磁通量变化”联系起来,从而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化。表格中“磁通量的变化”一列先隐藏,待涉及到磁通量的变化后再显示。【事件6】学生联系磁通量的变化,进一步讨论各个实验现象的联系,寻找共性。【事件7】师生共同总结,达成共识:不论是导体运动,还是磁铁运动,或是二者同时运动,或是条形磁铁插入或拔出回路,都可以在回路中产生电流。回路中产生电流时,穿过它的磁通量都发生了变化,只是引起磁通量变化的原因不同,有的是由于回路面积发生变化,有的是回路所处的磁场发生变化。此时,学生已经能把电流的产生与磁通量的变化联系起来,从而为下一步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构建起知识平台。【教学设计说明】学生发现问题后,教师若直接让学生独立探究,由于原有认知结构的局限和科学抽象思维能力水平不高,学生将遇到较大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站在稍微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探究。感应电流产生条件分析表导体或磁铁的运动情况有无电流产生回路面积的变化回路所处磁场的变化磁通量的变化磁铁不动,部分导

1 / 7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