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拓展一、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时间历史背景表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变化尤其明显时间历史背景表现辛亥革命时期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城市生活有保障,农民温饱问题未解决时间历史背景表现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趋势、特点、影响及认识1.趋势: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尽管同我们现在的发展相比很有限并且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代表了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变化的主流趋势和人类社会优秀文化的发展方向。2.特点(1)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改变了社会生活,因此,受西方影响明显。(2)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是以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因此,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3)发展不均衡:从空间上看,近代社会生活变化较显著的是在城市和沿海地区,农村和内地变化缓慢。(4)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3.影响(1)中国社会生活发生显著变化,增添了新内容,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2)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4.认识(1)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2)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阻碍,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特别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三、运用多种史观认识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近代化史观近现代服饰从长袍马褂发展到西装和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饮食从传统饮食到引进西餐;中国风俗礼仪的变化,受到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也表明人们的思想走向近代化;近代以来,中国不断出现轮船、电车、火车、汽车、飞机、邮政、电报和电话等工业革命的产物,反映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进程,表明了中国逐步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中国近现代生活逐步近代化。2.全球化史观近代以来,中国不断出现轮船、电车、火车、汽车和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大大缩短了与世界的距离;邮政、电报和电话等通信工具的发展,大大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促使近现代中国逐步融入世界。3.文明史观物质上的衣食住行不断地走向先进和文明;精神上改变陈规陋习,推广文明礼俗;报刊、电影和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发展,推动着人们文化修养的提高和视野的不断开阔。这一切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表明了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近代化,促进了中国文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