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程标准素养目标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角度,了解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2.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3.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影响。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先秦:商业兴起(1)商周。①表现:“商人”出现,货币为贝壳。②特点:商业由官府控制(“工商食官”)。(2)春秋战国。①特点:官府控制局面被打破;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②表现: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2.秦汉:商业艰难发展(1)政策: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2)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3)特点:发展艰难,总体水平不高。3.隋唐:商业初步发展发展原因发展表现①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发展②交通便利:大运河开通①都市商业繁荣,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②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4.宋元:商业空前繁荣时期发展原因发展表现两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①商品种类迅速增加②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③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元朝交通发达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5.明清:商业顶峰城镇商业依然繁荣;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名师点拨]“邸店”是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随着商业的发展,又从“邸店”中分离出“柜坊”。“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唐代出现的飞钱类似于今天的汇票,但不是纸币,宋代的交子才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发展。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项目位置时间政府监管发展表现宋朝以前①在特定的位置设市,与居民严格分开;②按时开市、闭市官府设立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西汉都城长安有东、西“市”九处;唐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宋朝时期①城市中坊和市界限被打破②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市场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草市”更加普遍明清时期出现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商业名镇2.城市发展(1)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2)表现。①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②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③市镇发展:宋朝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其中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明清时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名师点拨]古代中国“城”和“市”最初是分开的。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等,而“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后来“城”和“市”才合二为一,成为社会的中心,城市的商业功能也日渐显露。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成就(1)西汉: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3)两宋: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清朝。①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渐趋萎缩。②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特许“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2.特点(1)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2)形式:以朝贡贸易为主,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3)趋势:由对外开放、外贸兴盛到明清时期渐趋萎缩。[名师点拨]闭关政策并非取消一切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清朝仍然开放广州一处与外国通商。1.用“三先”与“三后”记忆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2.图示法理解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要点一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及特点1.发展变化。(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定时、定点,后打破时间、空间界限。(2)商品种类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3)交易媒介的变化:开始是物物交换,后出现一般等价物——贝等货币,再后货币固定为金银,北宋时还出现纸币——交子。(4)流通领域的变化: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及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2.特点。(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早市、夜市;城郊和乡村的草市等。(2)城市商业发达:不同时期兴起的商业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批工商业市镇。(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并促进沿海港口城市的兴盛。(4)货币种类丰富: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并行货币流通制度。(5)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徽商、晋商等。(6)商业地位低下: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占主导地位。[探究问题]材料一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李白《估客行》材料二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王建《夜看扬州市》材料三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陆游《杂赋》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王安石《商感》材料四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范文澜《中国通史》思考:(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商业发展的概况及其原因。(2)材料三反映了宋代的商业发展状况如何?(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呈现的新特点。提示:(1)概况:唐朝时,商品贸易活跃,一些商人为了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出现不受时间限制的夜市;酒店和娱乐业兴旺。原因:唐朝时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海外贸易的繁荣。(2)商业发展渗入农村,草市更加普遍;富商的人身和财产得不到保障。(3)商品经济繁荣,商业市镇兴起,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农产品商品化加强。要点二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点1.从城市的功能看,经济功能不断增强。自先秦至唐代,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宋代以后经济功能增强,明清时期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如苏州、景德镇等。2.从城市数量和规模看,到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繁华城市的数量增多,而且还兴起了大量的工商业城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3.从城市的商业活动看,宋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都市商业繁盛。明清时期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4.从城市经济发展看,明朝中后期,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某些城市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5.从地区分布看,古代城市的发展呈现不断南移的趋势。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城市的重点分布区域发生由北向南转移的变化,特别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兴起大批工商业市镇。[探究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东京与唐朝长安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2)据材料二说明明清城市发展具有什么特点。提示:(1)由图一中有东市、西市到图二中出现不固定的商业区,说明了北宋商业活动突破了空间的限制;由图二中出现了晓市、夜市,可以看出北宋商业没有时间限制;由图二中的鱼市可以判断北宋出现了专门市场。(2)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