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程标准素养目标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角度,了解古代中国金属冶炼技术、纺织技术和陶瓷技术的发展,归纳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2.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掌握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的特点及其力量对比的消长。3.从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广受赞誉的原因。4.从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角度,分析古代手工业对世界的影响。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历程(1)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3)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2.特点(1)经营方式: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2)产量质量: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3)历史地位:素称发达,冶金、制瓷、丝织等行业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3.概况(1)冶金业。时期成就商周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西周晚期已有铁器秦汉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炼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南北朝出现灌钢法(2)制瓷业。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瓷窑遍布全国,出现五大名窑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相斗艳。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瓷都(3)丝织业。时期成就先秦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有丝织品;商朝已有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生产斜纹提花织物西汉长安设东西织室,规模达数千工人唐宋唐朝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写实风格明清官府在苏杭等地设织造局,技艺超过前代,特别是精致的缎,成为清丝织品的代表[名师点拨]自夏朝以来,官营手工业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以强制手段迫使他们在官府大作坊里生产。政府提供原料,生产不计成本,多为军用品和贵族生活用品,产品不入市场流通,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和市场扩大,不利于新技术推广。春秋末,又出现一批民营手工业作坊。出现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长期以来,官营手工业在中国手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民间手工业的发展。直到明中叶,民营手工业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形态(1)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代表,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出售。(2)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2.发展历程(1)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得到发展。(2)魏晋南北朝时遭受摧残。(3)隋唐时恢复和发展。(4)两宋以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5)元朝时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6)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开始使用花楼机;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名师点拨]明朝中后期,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工场主雇佣雇工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这种现象被称为“资本主义萌芽”。它是封建社会内部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具有进步性。但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中国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三、享誉世界的中国古代手工业1.地位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很早就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2.表现(1)汉代: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2)唐朝: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3)明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在中国工艺的影响下,欧洲国家从17世纪开始,陆续生产瓷器。[名师点拨]中国古代手工业虽技术发达,领先世界,但却没有像近代西方那样出现技术革命。其根本原因在于古代手工业的自给自足性,缺乏革新的动力与社会基础。1.古代手工业可归纳为“三三三”。2.图示法理解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要点一比较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三大形态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及流通方式劳动力地位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工官”制度、大作坊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不在市场流通无偿调用各类匠户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私营主雇工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农民自身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古代中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探究问题]材料一(西周时期)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吏、射、御、医、卜及百官。凡执技以上市者:不贰市,不移官。——《礼记·王制》材料二“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孟子》材料三大户张机为主,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思考:(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手工业经营形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生产特点。(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种手工业经营形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生产特点。(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1)形态:官营手工业。特点:规模大;耗费大;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政府设工官管理。(2)形态:家庭手工业。特点: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3)现象:手工业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要点二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2.手工业技术先进。3.手工业生产部分不断增加,分工细密。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分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4.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春秋战国之前,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以后,形成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格局。5.农业和手工业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6.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劳动分工更加细致,手工业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到了明朝中后期,江南手工业生产中出现采用雇佣劳动和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资本主义萌芽产生。7.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的相应变化。随着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不少手工业生产部门、手工制品的主要产地逐渐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探究问题]材料一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种类较少,只有石器、骨角器、陶器、纺织、酿酒、编织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冶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明清时代的某些手工业部门,如制瓷、制糖、矿冶、井盐等行业的部分手工工场中,都已具有相当细密的劳动分工。——《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材料二中国古代三种形态的手工业。材料三在远古时代,中国丝织生产,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繁盛之地。迄至宋代,中国的丝织生产中心已经移到江南地区,尤以苏州、杭州、南京和广州等地为盛。中国青铜工艺精湛,冶铁和炼钢技术长期保持世界领先。青花瓷、珐琅彩精妙绝伦,令人赞叹,古代西方一直把中国称为“塞里丝(Seres)”,就是“丝国”的意思。思考:(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源于何时?其原因是什么?提示:(1)特点:历史悠久,部门众多,分工精细;多种经营并存的格局;技术不断进步;经济重心影响手工业的布局;产品精美,世界领先。(2)时间:明中叶以后。原因:明代商品经济发展;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官营手工业的自身弊端;人身依附关系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