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新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目标导航】1.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认识其历史意义。2.了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过程和国民革命的结果。3.知道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历程。4.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和结果。5.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过程和意义。6.知道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的主要原因和取得的成就。7.知道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8.了解解放战争的基本历程,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认识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历史意义。基础认知自主预习|新知预习|一、中国共产党成立1.条件(1)思想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2)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2.诞生——中共“一大”(1)时间:1921年7月。(2)地点:先在上海法租界,后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3)内容①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②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③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④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4)意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3.中共“二大”:将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误区警示中共“一大”提出的奋斗目标之一是“推翻资产阶级”,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当时尚未充分认识中国国情。中共“二大”准确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修改了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问题探究1]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二大”,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从反对资产阶级修改为反帝反封建,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对中国国情认识越来越清楚,明确了民主革命的任务和目标。二、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国共合作(1)背景①中共方面:1922年6月,提出建立联合战线的主张;1923年的中共“三大”,确立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方针。②孙中山方面:接受中共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③共产国际方面:力促国共合作。(2)合作实现: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阐释三民主义,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3)意义:在国共两党推动下,反帝、反军阀的国民革命蓬勃开展起来。2.国民革命(1)北伐:①时间:1926年7月开始。②目标: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奉系军阀张作霖。(2)失败: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误区警示国民革命运动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问题探究2]为什么说1924~1927年的革命被称为国民革命运动?怎样认识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提示:(1)1924~1927年的革命被称为国民革命运动,说明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是建立在国共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上,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结成了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2)国民革命运动有着巨大的历史功绩,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但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共关系破裂,最终失败。三、工农武装割据1.南昌起义(1)概况: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军队在南昌举行起义。(2)意义①打响了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②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2.“八七会议”(1)时间、地点:1927年8月,汉口。(2)方针: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3)目标:最初夺取城市,后转变方针,开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3.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4.井冈山道路(1)含义:是通过开展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形成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2)实践①1927年,毛泽东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②1928~1930年,开辟了一系列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误区警示(1)中国革命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无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同时,中外反动势力特别强大,并且多集中在城市,力量相对集中,农村是反动统治力量薄弱的地方,易于突破。(2)“左”倾与右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右倾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左”倾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两者都有危害性,尤其是“左”倾错误的危害性更大。[问题探究3]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的?提示:在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初期,由于照搬苏俄革命经验,盲目攻打中心城市,对中国革命造成巨大损失。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毛泽东等总结出一条“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四、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1.长征(1)背景: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②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③由于王明“左”倾错误,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重大事件①遵义会议:1935年,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改组中共中央领导机构,毛泽东回到中央领导岗位。②《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3)结果①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②中共以延安为中心,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2.西安事变(1)原因①民族危机加深。②国民党政府内部发生分化。(2)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3)解决:中共确定逼蒋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4)意义: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了重要基础。五、抗日战争1.背景(1)爆发: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中国全面抗战开始。(2)日本战争手段残酷:采用大屠杀、细菌战、毒气战等。(3)日本残暴统治:采用“以华治华”策略,在占领区推行“治安肃正运动”、“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2.国共合作(1)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3)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3.抗战表现(1)两个战场:在抗战中存在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基本上是相互配合的。(2)百团大战:1940年,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3)敌后抗战逐渐成为主要战场: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为保存实力,消极抗战,中共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4.结果: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5.意义(1)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2)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3)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宝岛台湾。误区警示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一般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战场。而从军事战略角度看,是指日军正面推进线后方的战场。在这一战场上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所谓正面战场,是指日军侵华推进线上中日两国交战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武装力量。[问题探究4]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大举入侵中国东北。为什么史学界把卢沟桥事变作为抗日战争的开始?提示: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卢沟桥事变后,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两种命运: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联合政府与一党独裁。2.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重庆谈判: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确定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2)政协会议:再一次确认和平建国的途径。(3)国民党破坏政协决议①暗杀著名民主人士闻一多。②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推翻民主和平建国的路线。3.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战略防御: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2)战略进攻:刘、邓大军于1947年夏挺进中原。(3)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相继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4)战争胜利①北平谈判:1949年4月20日,李宗仁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②解放南京: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南京解放。误区警示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政权被推翻,但是,国民党残余势力依然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问题探究5]抗战胜利后,报纸上经常出现“为和平民主而斗争”的标题。你认为这个主题符合哪个时期的时代特征?为什么?提示:1945年8月至1946年6月。该时期内战尚未爆发,但国民党政府加紧内部部署,全面内战一触即发。|思维导图|核心突破互动探究主题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史料探究】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涵材料“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以上材料均出自《毛泽东选集》问题据材料归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内涵。【答案】材料中的“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说明了根据地建设,“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说明了武装斗争。材料反映了发动农民的重要性,开展土地革命。2.中俄革命道路的不同材料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选集》问题中国和俄国所走的革命道路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答案】不同:俄国是城市中心道路;中国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其原因是两国国情不同。【史论总结】1.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1)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有了一个以共产主义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2)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3)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及时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八七会议”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出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道路。(4)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红军被迫长征。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2.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原因(1)中国共产党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2)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3)中国共产党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主题二国共关系的演变【史料探究】材料中共“一大”后,马林离开上海去中国南方,同孙中山会谈三次。回到上海,安排了一系列两党领导人的会议:“我建议我们的同志改变对国民党的排斥态度并在国民党内部开展工作,因为通过国民党同南方的工人和士兵取得联系要容易得多。同时共产主义小组必须不放弃自己的独立性,同志们必须共同商定在国民党内应遵循的策略。我们的同志拒绝这个主意。”问题材料反映当时马林主张采用什么方式进行国共两党合作?这一方式的内涵是什么?【答案】方式:党内合作。内涵: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

1 / 7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