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件 岳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专著选读(教师备用)1.革命党人不发动农民的原因革命党人不想让自己的革命变成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想动员农民,也不想接续传统的农民起义中经常使用的那些口号,比如均贫富、吃大户、不纳粮等。他们并不赞同这样一些东西,甚至对此有一种很强烈的反感。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可能与他们的家庭出身存在关系。像兴中会和光复会的大部分成员都是中小士绅家庭出身,兴中会的大部分成员是华侨,也有一些是广东本地的中小士绅,他们都读过书,受过一些新式教育。从他们的出身来看,他们对此前的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起义等农民运动都不感兴趣。义和团盲目排外,对西方国家展开了野蛮的报复,并使社会陷入完全的失序状态。革命党人对此非常在意,所以一直在刻意规避与农民的接触,不希望自己的革命导致这样的结果。首先,他们不想因为这样的动员导致社会的动荡,因为“均贫富”这样的口号肯定会造成将社会翻个儿的大动荡。对革命党人来说,这样的动荡绝对不是什么好事,经验教训惨痛。其次,这样的农民起义往往都是落后的,盲目排外的,而不是进步的,而这帮洋学生要的是进步和文明,他们特别害怕洋人说他们不文明、不进步,甚至说他们不西化,这些都是他们不想看到的。革命党人就是想掀起一场彻底地向西方学习的革命,所以他们不打算,也从不希望动员农民。——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2.三民主义实行的步骤反对同盟会的人并不否认三民主义的伟大,他们所犹豫的是三民主义实行的困难。其实中山先生充分地考虑到了这层困难,他的革命方略就是他实行三民主义的步骤,同盟会宣言的下半部分说明革命应分军法、约法、宪法三时期,就是以后所谓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一般浅识的人承认军政、宪政之自然,但不了解训政阶段是必要的,万不能免的。中山先生说过:“由军政时期一蹴而至宪政时期,绝不予革命政府以训练人民之时期,又绝不予人民以养成自治能力之时间,于是第一流弊在旧污未由荡涤,新治未由进行;第二流弊在粉饰旧污以为新治;第三流弊在发扬旧民,压抑新治。更端言之,即第一,民治不能实现;第二,为假民治之名行专制之实;第三,则并民治之名而去之矣。此所谓事有必至,理有固然者。”——蒋廷黻《中国近代史》3.革命党人对三民主义的曲解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他们因此不顾孙中山的反对,情愿同袁这种毫无原则的人进行妥协。至于三民主义,他们完全抛弃了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只接受了民族主义的部分内容。他们并未意识到在民国建立后,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他们也无视孙中山三阶段的革命方略,而只是乐于同遗老道少合作,并优待废帝,这些都为以后军阀割据及复辟帝制的企图铺平了道路。——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整理4.新三民主义内涵与评价国民党一大……最后形成的宣言草案为三民主义赋予了新的社会政治内涵,如指出民族主义具有阶级性,对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意义,除要求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外,亦强调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承认少数民族拥有自决权;民权主义不是从人权和公民权的角度去分析,而是把它视为一个革命的原则,民权只赋予那些坚持革命政权观点的人,而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民生主义包括两个重要原则,即“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鲍罗廷对此十分满意。他评价这个宣言:“像是任何国家社会主义者的行动纲领”。——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高考导航(教师备用)考查方向角度考情分析孙中山借鉴苏联经验(1)孙中山借鉴苏联经验,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2018·全国Ⅱ卷,29](2)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2014·海南卷,17](3)孙中山非常关注俄国十月革命,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2012·海南卷,17](1)考查重点:三民主义的内涵及发展。(2)教材补充: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一直标榜的政治符号,从发动反清革命到反抗北洋军阀、建立国民政府,再到领导全国抗战,三民主义是联合社会各种政治力量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基础。20世纪20年代民主思潮成为社会潮流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各地出现各种主义,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2014·全国Ⅱ卷,29]民族主义与西方民族主义的比较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2017·全国Ⅰ卷,41]毛泽东与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提出依据新三民主义建国主张的历史背景及评价。[2017·海南卷,22]素养目标(教师备用)[主题立意]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引导中国人民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制的中华民国,实现了划时代的历史性巨变;新三民主义的提出顺应了时代潮流,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教学目标](1)通过教材,使学生了解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影响,并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解读,进一步探究新旧三民主义创立的背景,形成历史发展的时空观念。(2)通过探究相关史料,对比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了解其在理论内容上的变化,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素养;理解掌握新旧三民主义的发展变化对后来中国革命产生的深远影响,形成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素养。(3)通过对孙中山的民主追求的学习,理解伟人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和为革命事业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通过了解三民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到革命理论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教材解读史料探究随堂训练(2)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喊出了的口号。2.思想渊源(1)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理论。(2)受中国的重要启迪。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1.提出背景(1)面对鸦片战争之后的危局,许多志士仁人提出的各种变法救国主张皆以失败而告终。教材解读课前自学释疑解惑振兴中华传统思想二、三民主义1.提出:1905年8月,孙中山创建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的纲领,并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2.内容:(1)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对中国的专制统治。(2)民权主义:推翻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3)民生主义:解决以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3.意义:(1)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中国同盟会创立民国满洲贵族君主专制土地民族独立(2)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3)孙中山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发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三、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1.提出: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联俄、联共、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2.内容:(1)民族主义:对外反对,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扶助农工帝国主义(2)民权主义: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3.评价:(1)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2)核心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3)孙中山实行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实现国共合作,有力地推动了的发展。节制资本国民革命[教材补充]三大政策:指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1924年,孙中山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以三大政策为基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使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该政策的贯彻和坚持,保证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顺利发展,成为国民大革命时期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四、三民主义学说的历史地位1.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既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内容,又具有浓厚的的民族特色。2.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爱国主义史料探究主题探究史料教学探究主题1三民主义创立的背景材料一材料二1894年,孙中山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但是遭到李鸿章的冷遇。维新变法失败后,清政府无力进行实质性改革,孙中山逐步放弃了改良思想,从而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问题]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创立的背景。[解析]材料一中的《时局图》说明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材料二反映的是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及孙中山的思想主张由改良到革命的转变;再结合所学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各种救亡实践的失败回答。[结论]背景:列强侵略加剧导致民族危机深重;清政府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鸦片战争以来的各种救亡实践相继失败;孙中山上书改革碰壁。探究主题2三民主义的内容材料一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材料二推翻清政府后,是要结束千年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断不容重建以汉人为君主的新王朝。材料三……所最信的是核定地价的法子。比方地主现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两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属国家。[问题]根据孙中山的三段言论,概括三民主义的内涵。[解析]据材料一“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可知民族革命就是要用暴力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据材料二“结束千年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断不容重建以汉人为君主的新王朝”可知要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根据材料三的叙述,可知平均地权的具体操作是核定地价,涨价归公。[结论]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主张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探究主题3孙中山晚年思想的转变材料革命行动,欠缺人民心力,无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故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持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盖无可疑也。——《孙中山选集》下卷[问题]材料表明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变化的原因并指出在此基础上孙中山进行的革命实践。[解析]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中“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得出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根据材料中“故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持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得出主张联合工农。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因有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破坏和干涉、十月革命的影响,内因有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实践屡遭失败等。第三小问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顺利进行。[结论]变化: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主张联合工农。原因:革命的屡屡失败;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破坏和干涉;十月革命的影响。实践:国民大革命。随堂训练编者选题表即学即练学以致用知识点题号易中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1旧三民主义2、3新三民主义45综合6一、选择题1.“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受到美国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其中体现“民享”思想的是()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解析:C孙中山广泛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提出三民主义,指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中,民生主义吸取了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