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 第15课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选择题1.鲁迅曾经评论说:“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这段话实际上是对下列哪一政治主张的形象化说明()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自由为体,民主为用D.兴民权,行立宪第五单元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解析:选B。由“本领要新,思想要旧”可得出是“中体西用”论。2.19世纪90年代,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道:“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这体现出张之洞主张()A.全面向西方学习以应付清政府面临的危机B.极力维护君主专制和纲常名教C.加强个人修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D.倡导西学,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第五单元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解析:选B。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其基本主张,即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而不彻底变革政治制度,从材料中“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可知答案为B项。3.严复“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学说,突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说,但他认为当时中国应首先解决的问题是()A.君主立宪B.民主共和C.自由民主D.开启民智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上述选项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主张。君主立宪是康有为、梁启超的主张,民主共和是孙中山的主张,自由民主虽然是严复的主张,但严复认为这只是一个远景,民众的觉悟不提高,自由民主就是一句空话。所以严复认为中国要想实行自由民主,就必须首先开启民智。排除A、B、C,故选D。4.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D.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当时康有为的思想状况。当时康有为主张变法,但又深感于中国传统守旧势力的强大。为了减轻变法的阻力,他利用孔子宣传变法。在这种情况下,康有为是不可能猛烈批判儒家传统道德的。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魏源,宣传民主共和的是孙中山,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他的思想特点就是把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相结合。A、B、C都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5.下列思想属于梁启超的是()①兴民权②三权分立③育新民④民主共和⑤君主立宪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解析:选C。本题考查梁启超的思想主张,选项中的三权分立、民主共和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所提倡的,故应排除。6.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社会主义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材料的意思。材料主要说的是孙中山看到了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这主要表现的是西方国家工人的生存问题。要想缓和劳资矛盾,就要让劳动者的生存有着落,而这正是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要解决的问题。A、B、D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C。7.与西方的“三权分立”相比,孙中山的“五权分立”方案增加了()①立法权②考试权③司法权④行政权⑤监察权A.①⑤B.②③C.②④D.②⑤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孙中山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增加了考试权和监察权,形成了“五权分立”的方案。8.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一诗:“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该诗反映了()A.西方文化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B.孙中山民主思想对社会生活的影响C.守旧势力对近代文化的抵触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动摇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中“大半三民对五权”可知与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和“五权法案”有关系,而这些都渗透在了百姓“宜春帖子”之中,充分说明了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且瑞士为行使直接民权底国家,法国则为间接民权国家。全世界中行使直接底民权,以瑞士为第一,民权发达已臻极则,国内底政治及民族底结合与美国大致相同,真是我们一极好底先例……我们抱三民主义的革命党,又与各国的革命党不同……查美国既离英国独立,完全是为民权主义,不是民族主义。法国大革命却又是抱民权主义合民生主义的。他们两国的民权革命业已成功,但法国的民生主义却是失败,所以他们两国目前完全是要讲民生主义了。美、法底民族、民权两个主义可称成功,而社会问题没有解决,亦就在此伏着个革命底导火线。回头再看我们中国底现状,又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党人革命数十年,只可说达到半个民族主义。他人底民族、民权均达目的,我们则尚须在民族主义上做功夫,这个即是与美、法不同之点。又如俄国底劳农政府,或曰苏维埃政府,乃注重民生主义,而无民族主义的意味;至民权一层,乃其附属品而已。此亦与吾人不同。——孙中山《三民主义大旨》(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对美、法民主政治的看法及其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借鉴。(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民族主义、民生主义的关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第(1)问,材料表明孙中山认识到权力的制衡、权力在民是当时进步的思想,应借鉴。第(2)问明确三者密不可分,三者相互影响。答案:(1)看法:认为美国接近直接民权,法国实行的是间接民权,实现民权均不彻底。借鉴:采用主权在民、权力制衡等原则;提倡直接民权和五权宪法。(2)民权主义与民族主义、民生主义密不可分;不推翻国内民族压迫和帝国主义,民权问题就无从谈起;不节制资本、解决贫富悬殊问题,民权问题也不能真正解决。教材答疑名师指津一、阅读与思考(教材P81~P82)阅读上述材料,结合世界史的知识,谈谈三权分立和五权分立的区别,并思考五权分立思想的优缺点。提示:三权分立学说由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以权力制衡为原则,目的在于避免滥用职权、保障自由,曾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有力武器,后被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机关组织制度与活动的指导思想。五权分立是孙中山结合中国国情及个人思考将三权分立思想发展而来,除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外还包括考试权与监察权。在三权分立性质的制度下,由于对国家公职人员的考核权掌握在行政机关手中,容易出现任用私人的现象,政党政治也使各级官员进退频繁;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察弹劾权属于立法机构,容易形成立法机关凌驾于行政机关之上或阻碍行政机关正常运转的局面。因此,孙中山把考试权从行政机构、监察权从立法机构中分离出来,把三权分立发展为五权分立,是弥补“三权鼎立”的不足性的一种探索,显示出孙中山对民主政治的执著追求,有利于人才的发现和擢用,有利于推动廉政建设和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孙中山在实践中却把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置于大总统的统一领导下,这就等于否定了自己确定的分权原则。二、自我测评(教材P82)1.简述民主思想在中国近代的发展历程。提示:这个问题范围很大,涉及本课教材的全部内容。依据教材的结构,大体上是三个阶段:(1)在外部势力冲击下中国思想界的转变,主要是“师夷长技”思想的产生、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以及张之洞对其的阐释、早期维新派中民主思想的萌发;(2)民主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教材探讨了严复、康有为、梁启超三个人的思想;(3)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基本成型时期,代表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及其实践。2.列表概括说明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观点的异同。提示:本题参照教材:康有为“托古改制”、梁启超“从兴民权到新民”、“孙中山的民主思想”三个框目进行归纳。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