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基础巩固1.明治维新前夕,倒幕派就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反对幕府将军的统治。明治维新开始以后,“政权建设是明治政府一切举措的重中之重,维新势力打着‘尊皇’的旗号,把远离权力中心几个世纪之久的天皇重新抬出来”。日本维新势力这样做的目的是()A.结束封建割据建立近代国家B.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政治目标C.重建以天皇为首的专制统治D.借助中央王权推动经济发展答案A答案解析明治维新之前,以“尊王攘夷”反对幕府统治,维新开始后又“打着‘尊皇’的旗号”进行政权建设,目的都是结束封建割据,建立近代国家,故选A项。明治维新实现君主立宪政体是在改革的后期,并且是在自由民权运动的压力下才进行的立宪,因此B项从时间和目的上均错误;维新派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不可能要求重建专制统治,C项说法错误;改革后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改革,但不能解释改革前倒幕派就以“尊王攘夷”为号召的目的,因此D项错误。解析2.1881年日本内务省颁布《劝农局处务条例》规定:除本局业务外,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时创办官办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故称之为临时事业。为此明治政府推行的政策是()A.废藩置县B.殖产兴业C.文明开化D.君主立宪答案B答案解析根据材料所知,此“临时事业”由政府主导,创办国营企业做样板,诱导扶植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联系所学知识可判断为殖产兴业政策,故选B项。解析3.下面是1873-1879年日本各类学校数量统计表(单位:所),从此表可以看出,明治政府()①致力于发展近代教育②完成义务教育普及③重视学校教师的培养④重视引进外国科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C答案解析从材料中日本各类学校数量逐年增长的趋势可知,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大力发展近代教育,故①正确;从“师范学校”数量增长可知③正确;从“专门学校(外国教师授课)”数量的增长可知④正确。但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义务教育是否得到普及,故②错误,答案为C项。解析4.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颁布。该宪法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行使立法权”“批准法律,命其公布及执行”“统率陆海军”。由此可以看出,该宪法()①弘扬资产阶级民主②确立了君主立宪制③突出强调天皇权力④具有浓厚的封建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B答案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日本帝国宪法》保留了天皇的绝对实权,因此②③④均正确,但天皇总揽大权,违背资产阶级民主的分权制衡原则,因此①错误,答案为B项。解析5.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它使日本从一个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亚入欧”的历史转折。这里的“脱亚入欧”是指()A.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B.从东方亚洲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C.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D.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国家同盟答案C答案解析题干的主旨是“近代化”,当时亚洲国家均为落后的封建制度,或者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而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学习西方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这里的转折指的就是社会性质的变化,故选C项。解析综合应用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1868年明治政府《五条誓约》材料二下面是有关明治维新时期的图片:材料三涩泽荣一(1840-1931年)被誉为“日本实业之父”。他提倡“《论语》加算盘”。强调“要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过好日子,就得有钱”,也就是说不能丢开经济来空谈政治。他又强调“孔子之教与富是一致的,为富不仁是不对的,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他说:“我的事业是喻义不喻利,国家必须的事业,就把获利放在第二位,在‘义’上该兴办的事业,就干起来,手攥着股票,面对实际,谋取利益,把事业经营下去。”——摘自《涩泽子爵·话论语》(1)材料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从材料二中你获得哪些历史信息?扼要谈谈其对日本发展的积极影响。(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涩泽荣一提倡“《论语》加算盘”的理解?答案(1)表达了日本学习西方,实行改革,以图富强的决心。(2)图片信息:图一——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图二——引进西方技术,兴修铁路;图三——发展近代教育,培养人才;图四——政府投资,兴办近代企业。(3)涩泽荣一主张发展经济同时倡导儒家伦理,义利并重。看法:(示例)我认为他的主张值得肯定。在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弘扬传统美德,这一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答案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能够体现日本政府号召国民全体进行变革的决心,从“破旧来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等信息可知日本政府要学习西方。第(2)问,依次对材料图片进行解读,与所学明治维新内容相对应进行表述即可。第(3)问,先要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并结合对明治维新的理解对本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解析7.“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成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材料二(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答案(1)特征: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竞相效仿;学习西方表面化。(2)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后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3)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答案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从方式、范围、学习形式等方面概括特征。第(2)问,“变化”根据材料二某学者的观点可归纳出日本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是由模仿虚饰到理性对待;“原因”要根据明治维新前的状况和明治维新后存在的问题分别说明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第(3)问,要认识到当时日本人不了解西方文明的真正内涵,局限于形式上的学习西方。解析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