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16世纪早期,德意志率先起来“反对教皇”,要求停止向罗马缴纳教会税,结束罗马任命主教的权力。领导此次斗争的是()A.马丁·路德B.加尔文C.俾斯麦D.康德解析根据材料“16世纪早期”“德意志”及“反对教皇”等信息可知,此次斗争应该为宗教改革,其领导人为马丁·路德。故选A项。解析答案A答案2.962-1806年的德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却被伏尔泰称之为“既非神圣,又非罗马,更非帝国”。这个阶段的德国()A.首倡了文艺复兴B.发生了宗教改革C.结束了民族分裂D.完成了工业革命答案B答案解析首倡文艺复兴的是意大利,故A项错误;德意志宗教改革开始于1517年,符合题意,B项正确;德国结束民族分裂完成统一是在19世纪70年代,故C项错误;德国完成工业革命是在其完成统一之后,故D项错误。解析3.路德曾说,在他以前的改革者攻击的是教廷的腐朽生活,而他所攻击的是教会赖以存在的学说。这是因为路德的学说()A.坚持“因信称义”主张B.提出“君权神授”理论C.否定了基督教神学体系D.削弱了世俗君主的权威答案A答案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路德挑战教皇的权威,反对教会的因行称义,提倡因信称义,故A项正确。“君权神授”的理论不是路德提出的,故B项错误;路德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但不反对基督教教义,因此C、D两项错误。解析4.下图取材于德国著名画家卢卡斯·克拉纳赫的画作《从基督徒到反基督徒》(创作于1521年)。该漫画意在()A.称颂教皇是耶稣继承者B.赞同教皇推销“赎罪券”C.抨击教廷违背基督本意D.反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解析第一幅画意在说明基督反对牟取暴利,第二幅画中教皇利用赎罪券大肆敛财,显然违背了基督本意,故选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1521年,德国宗教改革后的思想特征。解析答案C答案5.英国天主教神父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A.维护教皇权威B.主张圣像崇拜C.倡导信仰自由D.支持宗教改革答案D答案解析依据材料所知,他反对教会垄断《圣经》解释权,否定教皇权威,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谈及圣像崇拜,B项错误;题干中只提到他支持自由阅读《圣经》,而非在宗教信仰上倡导自由,C项错误;他支持自由阅读《圣经》,主张自己直接与上帝沟通,与宗教改革的精神相符,因此D项正确。解析6.“无需罗马教廷授权,(本地)教会对上帝的信条拥有定义的权力,国王为教会最高首脑,有责任促进基督教信仰的虔诚,有责任维持王国的和平与统一安宁。”该材料出自()A.《九十五条论纲》B.《基督教原理》C.《至尊法案》D.《大宪章》答案C答案解析依据材料“无需罗马教廷授权,(本地)教会对上帝的信条拥有定义的权力,国王为教会最高首脑”可知,该材料否定天主教皇的权威,规定国王是至高无上的首脑,符合英国《至尊法案》内容,故C项正确。解析7.下列宗教改革的主张中,直接推动欧洲各国民族文化发展的是()A.简化宗教仪式B.世俗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的权力C.信仰即可得救D.每个人都可以阅读解释《圣经》解析宗教改革中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阅读解释《圣经》,为此改革者将《圣经》翻译为本国本地区的文字,语言的普及和统一,有利于民族意识的认可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故D项正确。解析答案D答案8.俄罗斯圣彼得堡有一座青铜骑士雕像,这座雕像塑造的就是俄罗斯帝国的奠基者。这位被称为“全俄罗斯大帝”的伟人,其事迹有()①颁布“解放”法令②与瑞典进行北方战争③建造了欧式新首都④将西方文明移植入俄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A答案解析因为彼得一世改革对俄国的发展影响深远,“全俄罗斯大帝”应该是为俄国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彼得一世,所以应选②③④。①为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所颁布的法令。解析9.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非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最能表明这一性质的是()A.削弱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建立海军C.鼓励发展工业,允许使用农奴D.推行学校教育,提倡生活欧化解析判断改革性质的关键是看其采取的措施是否符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使用农奴劳动仍属于封建性质,因此C项正确。解析答案C答案10.彼得一世改革学习西方,进行大刀阔斧的欧化改革,但他不可能改变的是()A.国家的经济状况B.沙皇的专制统治C.军队的战斗水平D.落后的生活方式解析彼得一世引进西方先进的文明,改革的目的是增强国家实力,对外进行扩张,对内巩固沙皇专制统治,而不是改变其专制政体,因此B项正确。解析答案B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11题18分,12题16分,13题16分,共50分)11.(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致德意志贵族书》材料二托马斯·闵采尔说:“……直到现在,城市和乡村里贫苦的、平凡的人们,都处于与上帝的意旨和任何正义相违背的境地,承担着宗教贵族、世俗贵族和政府的沉重负担。……所以,基督联盟的纲领和计划是这样的:托庇上帝的保佑,而且,在可能的范围内,毋须武装斗争和流血来获得自由。”——《中世纪晚期的欧洲》材料三托马斯·闵采尔说:“贫苦的百姓如果不愿让自己和子子孙孙在贫困中生活,就应该行动起来摆脱宗教和世俗的统治等压在大家身上的沉重担子。在现存的条件下,不流血就不能达到这个目的。……有的贵族堡垒,所有修道院,都是欺骗和压迫的渊源,必须立刻摧毁。”——《书简纲领》(1)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认为世俗权力与神权应当是什么关系?这一主张会得到哪个阶层的支持?(4分)(2)据材料二、三说明托马斯·闵采尔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材料二、三与材料一表达的相似观点是什么?(4分)(3)据材料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观点的不同之处是什么?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是什么?(10分)答案(1)世俗权力应高于神权。得到世俗封建主的支持。(4分)(2)代表了农民阶级利益。都反对宗教神权。(4分)(3)不同之处:材料一仅反对教会特权,材料二、三不仅反对宗教神权,而且还反对世俗封建贵族的压榨,并主张用暴力手段达到目的。原因:因为两则材料的作者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前者马丁·路德代表世俗封建统治阶级和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后者闵采尔代表受压迫最重的下层劳动人民(农民阶级)的利益。(10分)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德意志宗教改革。解题关键是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马丁·路德和闵采尔分别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利益。解析1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金银是财富的唯一代表,国家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国内贸易不能增加国内的货币数量,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获得和增加货币的源泉;对外贸易中心必须使每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保持顺差,以使金银流入本国,顺差流入的金银必须窖藏起来,通过金银积累增强国家力量;为了保证国际贸易的顺差,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即一方面以高关税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的输入,以防止金银流出;另一方面,以政府补贴鼓励输出,换取金银流入。——《经济研究参考》材料二金钱是战争的命脉。——彼得一世材料三彼得一世设立新权力机构——参政院,以取代领主杜马。参政院成员大多为非名门贵族代表,由彼得一世亲自指定。全国划分为50个省,由沙皇和中央直接管辖。他还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凡本国能生产的物品,或限制或禁止进口。——《世界通史》(1)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政策?根据材料概括其主要内容。(4分)(2)材料二说明彼得一世在改革中推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2分)(3)你如何认识这一政策的客观进步性?(4分)(4)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6分)答案(1)重商主义。金银是财富的标志和国家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获得金银的手段是发展对外贸易并保持贸易顺差,必须通过国家干预以保证贸易顺差。(4分)(2)为了满足军队经费的需要。(2分)(3)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4)内容:按照欧洲方式改造俄国军队,实行征兵制,重视发展海军;进行经济改革,鼓励私人开办企业;推行重商主义;提高国家收入等。(4分)性质:彼得一世改革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统治,只是为对外扩张创造了条件,并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而是沙皇专制王朝推行的封建性质的改革。(2分)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由材料一中关键信息“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及“政府补贴鼓励输出”可知该政策是重商主义,其内容依据材料一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抓住材料二中“战争”一词可知其目的。第(3)问,由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即可。第(4)问,内容从材料中概括,性质结合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来回答。解析13.(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武汉大学教授赵林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他认为:宗教改革深深影响了西方文化的精神氛围,客观上为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而文艺复兴运动在科学和哲学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建树,意大利人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反而使道德更加堕落沦丧,与罗马天主教会成了一丘之貉。——《试论宗教改革对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观点:近代西方文化的起点是宗教改革,不是文艺复兴。(3分)我认同这一观点。(1分)论证:宗教改革倡导“教随国定”,推动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兴起和近代西方民族文化的繁荣;宗教改革倡导“因信称义”,有利于欧洲民众思想的解放,推动了人文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宗教改革倡导人人都可以直接阅读《圣经》,推动了人的思想独立和自由,有利于近代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8分)而文艺复兴过度推崇人性,容易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混乱。(4分)答案(示例二)观点:近代西方文化的起点是宗教改革,不是文艺复兴。(3分)我反对这一观点。(1分)论证: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有利于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文艺复兴反对封建神学的束缚,提倡思想自由,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文艺复兴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奠定基础。(8分)而宗教改革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与发展。(4分)答案解析本题为开放型试题,观点可以自由选取,能够运用相应史实,史论结合地论证即可。持赞同观点,可以从宗教改革对西方民族国家的兴起和近代西方民族文化的繁荣的方面论证;持否定观点,可以从文艺复兴的重要意义以及宗教改革对文艺复兴的基础与发展等方面来论述。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