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俄国农奴制度改革章末优化提升一、1861年改革前夕俄国与西欧经济社会状况的差距俄国西欧经济工业水平工业水平低,机器生产未普及;产业结构失衡,农业比重大工业水平高,机器大工厂生产普遍,结构较合理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仍然存在,商品经济受阻自然经济完全瓦解,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市场农民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较为广阔的国外市场;国内民众的购买力较强俄国西欧政治沙皇政府专制统治资产阶级政权阶级状况农奴主和农奴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力量薄弱,无产阶级还未诞生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无产阶级力量薄弱俄国西欧军事力量设备落后,物资供应不足,战斗力差设备先进,军事运输便利,物资充足,战斗力强社会思想封建专制思想占统治地位,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家思想宣传受到压制和迫害资产阶级的思想占据社会思想的主流[对应训练]1.从工业化角度看,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了19世纪中期的俄国()A.农奴从封建庄园逃到西伯利亚B.内河航运仍以人力为主C.农奴生活极端贫困D.俄国的工业生产比较落后解析:选B。仔细观察图画,联系工业化的概念和文学艺术是政治经济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反映这一观点,可知B项符合题意。二、俄国农奴制改革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异同俄国农奴制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异性质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其性质是资本主义的改革阿里改革并没有改变生产关系,其性质为封建性的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异结果农奴制改革取得了成功阿里改革最终失败同背景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改革前国家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领导者都是在封建统治阶级主持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都受到来自旧势力的强大阻力作用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应训练]2.有关下列四位改革者在土地方面改革措施的说法,对应不正确的是()A.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B.推行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C.废除包税制,改革土地制度,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D.颁布“二一九法令”,农奴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取一块份地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首先应该判断出图片中人物分别为:梭伦、商鞅、穆罕默德·阿里和亚历山大二世,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对应不正确的选项。B项应该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真题练]1.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摘编自华莱士《俄国》材料二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摘编自莫斯《俄国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3)据上述材料,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底的教训。解析(1)据材料一“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并结合农奴制改革内容中有关农奴经济和政治地位的知识,可得出农民缴纳高额赎金,地主割占好地,农民仍受村社管理,农民的要求未得到满足等。(2)考查学生解读史料以及调动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据材料二“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并结合农奴制改革的形式和主持者是沙皇的知识,可得出原因为自上而下的改革,专制制度的影响,维护贵族利益。(3)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要与人民群众利益相结合,如何对待守旧势力,改革者的进取精神等角度得出。答案(1)原因:农民缴纳高额赎金;地主割占好地;农民仍受村社限制(管理);农民的要求未得到满足。(2)原因:自上而下的改革(沙皇主持改革);专制制度的影响;维护贵族利益。(3)教训:改革要关注人民利益;改革要摆脱旧势力束缚;改革要有展望未来敢于进取的勇气。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二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解析(1)第一小问注意限定词“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即回答除俄国外参加克里米亚战争的国家;第二小问从俄国制度落后的角度回答。(2)根据1861年改革的积极影响来说明“延缓了革命”,结合改革的局限性说明“不能消除革命”。答案(1)英国、法国。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2)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答三点即可)[自选练]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西方的工业革命虽然一方面为俄国提供了效仿的实例,但另一方面也给更多的传统部门的结构化调整带来巨大的阻力。西方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使得它们对于俄国的木材、大麻、油脂(后来逐渐发展到谷物)的需求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生产这些出口货物是不需要新技术的,而且也不必要改变现有的劳动体系。……摆在眼前的这种诱惑令俄国在陈旧的经济体制中故步自封——它要应对传统制度下因为需求的增加而带来的新机会,它要继续保持农奴制和农业的优势,它不会冒险进行根本的内部转变。——(俄)彼得·斯特恩斯《俄国的工业革命》(1)据材料,分析导致俄国工业革命缓慢的因素。(2)促使19世纪中期俄国“进行根本的内部转变”的直接因素是什么?应如何评价这一“根本的内部转变”?解析(1)根据“西方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使得它们对于俄国的木材、大麻、油脂(后来逐渐发展到谷物)的需求水平不断提高”,得出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俄国成为西方原料产地;根据“摆在眼前的这种诱惑令俄国在陈旧的经济体制中故步自封——它要应对传统制度下因为需求的增加而带来的新机会,它要继续保持农奴制和农业的优势”,得出由于农奴制的阻碍,使俄国工业革命进展缓慢。(2)第一小问因素,根据所学克里米亚战争失败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矛盾,成为俄国改革的直接导火线。第二小问评价,根据所学知识,农奴制改革积极影响是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改革不彻底,留下大量农奴制残余,阻碍了俄国的进一步发展。答案(1)因素: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俄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落后的经济体制(农奴制度)的阻碍。(2)因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评价:一方面,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也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的残余,阻碍了俄国的进一步发展。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国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国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国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而之后的改革也就实践了西欧派人的认识。(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2)“之后的改革”对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解析(1)据材料“俄国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可知“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是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结合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的外因可知“西方的脚步”指工业文明;据材料“俄国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及“失败暴露了俄国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可知“旧制度”指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2)据材料“之后的改革也就实践了西欧派人的认识”得出“之后的改革”指俄国农奴制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即可。答案(1)“西方的脚步”:工业文明。“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2)影响: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亚历山大二世之所以能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改革,是因为“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材料二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农奴制,是俄国在质量上的社会进步。(1)材料一中的“大利”指的是什么?“弃小利”在改革中有哪些具体体现?(2)如何理解材料二的观点?解析(1)第一小问“大利”,应当是指沙皇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即为了巩固其自身的统治;第二小问“体现”,“弃小利”主要是指农民在改革中获得了一定的好处,即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经济上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块份地。(2)根据材料改革是“俄国在质量上的社会进步”,说明其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即促进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和资金。答案(1)大利:巩固沙皇统治。体现:废除农奴制,农民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块份地。(2)理解: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与资金,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推动其现代化进程。4.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重大而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俄国,“解放”农民的是地主自己,是专制沙皇的地主政府和它的官吏。……在俄国,农奴制崩溃以后,城市的发展、工厂的增加、铁路的修建愈来愈迅速了。农奴制的俄国被资本主义的俄国代替了。……农奴被新一代的农民代替了。这新一代农民常常外出做零工,他们在城市里从流浪生活和雇佣劳动的痛苦经历中学会了一些东西。在大城市中,工厂里的工人人数日益增加。工人渐渐联合起来,展开反对资本家和反对政府的共同斗争。——列宁《农奴制崩溃五十周年》材料二改革决定之所以非常复杂,就是因为它是官僚机构的改革方案。地主方案很简单,一切土地归地主。农民方案很简单,无须赎买,就得到全部土地,唯独专制制度的方案带有妥协性,错综复杂。没有政府的参加,这个方案就无法实现。……无论从哪一方面去研究1861年的改革,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是一条在所有可能向新制度发展的道路中最缓慢的道路。——波波夫《俄国一八六一年“伟大改革”的内幕》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主“解放”农民的主要原因。据材料一,归纳列宁对农奴制改革的认识。(2)据材料二,说明“专制制度的方案”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施这一方案的具体措施。(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61年改革为什么是“一条向新制度发展最缓慢的道路”。解析(1)第一小问主要原因,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第二小问认识,据材料一“农奴制崩溃以后……农奴制的俄国被资本主义的俄国代替了”“农奴被新一代的农民代替了”等信息归纳回答。(2)第一小问因素,据材料二“唯独专制制度的方案带有妥协性,错综复杂。没有政府的参加,这个方案就无法实现”得出方案具有妥协性,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第二小问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政府推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