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素养目标(教师备用)[主题立意]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和指路明灯。[教学目标](1)通过梳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掌握知识体系脉络,构建历史发展的时空观念。(2)通过探究相关史料,理解掌握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培养史料实证、合理解释历史问题的素养。(3)结合新时期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理论对实践的能动作用。铭记伟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进行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培养以人民利益为重、为人民谋福利的家国情怀。教材解读史料探究随堂训练一、伟大的转折1.背景:(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观点严重禁锢着人们的思想。(2)1978年5月,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3)1978年底,邓小平发表讲话,着重阐述毛泽东实事求是的观点,号召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实际上为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2.标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时间:年底。两个凡是教材解读课前自学释疑解惑1978(2)内容:①确立了、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②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3)意义: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揭开序幕。二、邓小平理论1.形成过程:解放思想过程内容创立明确提出中共十二大(1982年)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系统概括中共十三大(1987年)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共同富裕逐渐成熟“南方谈话”(1992年)(1)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3)标准:“三个有利于”中共十四大(1992年)(1)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2)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主要内容:(1)对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2)提出“”的伟大构想。(3)阐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等思想。3.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地位: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一国两制邓小平理论中共十六大3.解决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四、科学发展观1.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解决问题: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3.地位:2007年,在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2012年,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内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经济、政治、教育、民生、国家安全、祖国统一等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2.地位: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3.评价:(1)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2)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思维导图]史料探究主题探究史料教学探究主题1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材料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全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问题]概括材料的核心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意义。[解析]第一小问核心思想主张,根据材料中“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全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得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第二小问历史意义,依据所学,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引导下破除了对旧有思想观念、“左”倾错误的束缚,立足现实,进行经济建设,对外开放,为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结论]主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意义:冲破思想禁锢,为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探究主题2“南方谈话”材料一1990年7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邀请一批经济学家座谈经济形势与对策……持“计划取向”观点的人……认为,1988年的通货膨胀等,都是由于采取“市场改革取向”错误路线的结果。1992年初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从1月17日离开北京……对这次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但这次“南方谈话”)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林蕴晖《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之行与苏东剧变》材料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1992年初“南方谈话”[问题](1)据材料一,从国内外形势两个方面分析“南方谈话”是“客观形势使然”。[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持‘计划取向’观点的人……认为,1988年的通货膨胀等,都是由于采取‘市场改革取向’错误路线的结果”分析国内形势;材料中提到的时间是1990年、1992年处于苏联解体前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挫。[结论](1)国际:苏东剧变。国内:经济上通货膨胀;“市场改革取向”遭到激烈反对。[问题](2)概括材料二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说明“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解析]第(2)问第一小问观点,材料整体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第二小问深刻变化,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得出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结论](2)观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变化: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深化拓展]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1.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创立。2.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随堂训练即学即练学以致用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2、34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5综合6一、选择题1.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A.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B.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促进了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解析:C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全党和全国人民从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为进一步拨乱反正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条件和基础。所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本题选C项。2.(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邓小平与中国近代史上很多伟大的改革者很相似,他们都从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诊断中国的问题,开出了救国强国之方。这表明邓小平()A.改革内容涉及面广B.重视中国具体实际C.强国之方效果显著D.改革面临艰难局面解析:B材料中“从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诊断中国的问题”不能体现内容的广泛性,A项错误;材料中“从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诊断中国的问题,开出了救国强国之方”反映出重视中国国情,B项正确;材料中“开出了救国强国之方”没有体现效果,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改革的艰难性,D项错误。3.(2018·天津六校联考)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A.发展外向型经济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D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A、C两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中进行的探索,B项在洋务运动时期就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A、B、C三项均错误。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此之前的“南方谈话”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D项正确。4.在崭新的21世纪,我党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新发展表现在()A.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问世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D.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解析:B注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21世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A项错误;21世纪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新发展是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新发展,是党的建设方面,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C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与材料21世纪时间不符,D项错误。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A.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问题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D.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析: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等基本问题。二、非选择题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各学派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材料二从1978年算起……我国曾有过两次思想大解放,(一)1978年,一篇署名文章打破“两个凡是”神话,拉开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的序幕。(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触动姓“社”姓“资”,导致了第二次思想大解放潮流的形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历史地位。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春秋战国……各学派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百家争鸣;据材料一“各学派热烈争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