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商鞅一生与秦国关系密切,其中与他的一生关系较大的两位统治者是()A.秦穆公和秦献公B.秦献公和秦孝公C.秦穆公和秦惠文王D.秦孝公和秦惠文王解析:选D。根据所学可知与商鞅关系密切的是秦孝公和秦惠文王。2.商鞅变法虽然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抵制,但其变法法令还是得到了实施,这主要得益于()A.秦孝公对变法的支持B.商鞅强调严刑峻法C.秦国旧势力相对弱小D.民众对变法的拥护解析:选A。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没有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商鞅变法的法令根本无法推行。3.《战国策·秦策一》中:“(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A.没落贵族B.立功将士C.新兴地主D.富裕农民解析:选A。阅读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反对商鞅、诋毁商鞅的应该是商鞅变法中利益的损害者——没落贵族,故选A。4.“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材料提供的关于商鞅变法的信息有()①除旧布新②关注民生③国富兵强④最为彻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A。依据材料“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可知,商鞅变法除旧布新,关注民生,使秦国国富兵强,故①②③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商鞅变法最为彻底,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5.有人说:“中国人外战外行,内战内行。”“攘外必先安内”。可是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则相反,“外战人人如猛虎,内战人人怯如鸡”。造成这一反常现象的原因是()A.秦国有奖励军功制度B.秦国风俗古朴C.秦国人非常团结D.秦国实行连坐制度解析:选A。商鞅变法中有奖励军功的规定:按斩杀敌人的首级多少计算军功大小,赏赐相应爵位及田宅;对于乡里聚众私斗的人,按犯罪处罚,故选A。6.《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A.重农抑商的实施B.农耕经济的繁荣C.商品经济的发展D.争霸战略的实现解析:选C。本题材料提到“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选C项。A、B、D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7.商鞅在被人诬告后,携家人仓皇出逃至秦国边境的关口,想找个旅店投宿,遭到拒绝。商鞅怅然叹曰:“嗟呼!为法之弊,一至此哉!”商鞅变法中与之有关的是()A.推行县制B.法律严酷C.奖励军功D.焚烧诗书解析:选B。旅店拒绝商鞅投宿,是因为害怕被牵连而受到严酷法律的惩治。8.变法中有人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下列哪项是其主要体现()①“为田开阡陌封疆”②重农抑商③法律严酷④一定程度上剥削加重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C。紧扣题干中与“百姓”二字有关的内容理解,可知③④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9.下列关于商鞅变法的评述正确的是()①以儒家理论为指导思想②宗旨是富国强兵③是一场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改革④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习俗等各个领域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C。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次重要变革,它的指导思想是法家思想,宗旨是富国强兵。这次改革触动了奴隶主的利益,是一次比较深刻的地主阶级的改革,在各个领域上都有涉及。本题选C项。10.“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因素是()A.变法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B.变法顺应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潮流C.变法迎合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必然趋势D.变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解析:选B。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在商鞅死后能够继续实施的根本原因。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根本因素”。“根本因素”从最主要方面,即从促进生产力提高、改变社会制度方面考虑。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史记·李斯列传》请回答:(1)材料一评论商鞅变法的主要标准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一标准的认识。(2)据材料二、三,从军事、经济、治安、外交四方面分析商鞅变法的成效。(3)有人认为“秦能迅速吞并六国,全赖商鞅的军事改革”,谈谈你对该认识的看法。解析(1)“其天资刻薄人”可以得出材料一评价商鞅变法的主要标准是对个人品质的评价。评价历史人物不能仅仅以个人品质为标准。(2)军事“民勇于公战”,经济“民以殷盛,国以富强”,治安“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怯于私斗”,外交“诸侯亲服”。(3)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主要标准:主要着眼于对个人品质的评价。认识:忽略对变法社会客观效果的考查,不能全面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2)军事:人民勇于为国战斗;经济:百姓富足,国家富强;治安:路不拾遗,无盗贼,无私斗;外交:诸侯都推举秦国为霸主。(3)同意:商鞅的军事改革增强了士兵的纪律性,激发了士兵的斗志,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不同意:除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外,秦能迅速吞并六国,与商鞅的经济、社会等改革也有一定的关系。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故曰: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商君书》材料二商鞅是历史上提出和实践“法无等级”的第一人。商鞅提出“法无等级,法不阿贵,不剐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他为了让民众都懂法、信法,出奇招,“南门徙木”,重金买“信”。——摘编自《鲁力谈商鞅变法》(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商鞅的强国理念及实践效果。(2)据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成效显著的原因。解析(1)回答时注意结合所学及材料“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以刑去刑,国治……故曰: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归纳“理念”。结合所学商鞅变法的作用回答“效果”。(2)回答时要紧扣材料“商鞅是历史上提出和实践‘法无等级’的第一人。……重金买‘信’”归纳出原因:取信于民;法无等级。答案(1)理念:农战兴国;轻罪重罚(严刑峻法)。效果:秦国国力增强,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原因:取信于民;法无等级(法不阿贵)。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