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概览时空定位单元主题[时空坐标][主要线索]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不同时期的文学艺术带有深深的时代印记。1.汉字与书法是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经历了从繁到简,从自发到自觉,从注重规范、法度到追求个性的发展历程。2.中国古代绘画源远流长,从古朴、神秘到雍容华贵,从注重写实到注重写意,无不渗透着社会的变迁。3.从《诗经》到汉赋,从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中国古代文学呈现平民化、世俗化的发展趋势。4.戏剧也是中国的民族文化遗产。从“傩”的出现,“南戏”的产生,到元杂剧和昆曲,最终形成中国的国粹——京剧,中国戏剧不断发展、成熟,乃至走向最高峰。第7课汉字与书法专著选读(教师备用)1.魏晋时期书法成为自觉艺术的时代背景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仍,南北民族大迁徙,促成国内各民族、各种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大交融。由于政治多元,权力分散,思想禁锢已经不复存在,文人学士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自由。而日益发展的地主庄园又为他们提供了十分优裕的物质条件。于是魏晋文人学士,终于冲破两汉经学的束缚而以一种新的思维、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来观察社会、探讨人生哲理;于是,人文精神进一步发育,思想和学术大开放。魏晋文人学士在如此精神自由、艺术自觉的特定时代,以充沛的精力投入追求书艺之美,自觉“寓性情、襟度、风格”于其中,饱蘸浓墨,纵情挥洒,似于不经意之中创造出了极其赏心悦目的风韵,由此达到了中国书法的一种极致。其基本的时代风格特点只能是一个“韵”字,展开来就是“自然天成,洒脱俊逸”。——冯国超《中华文明史》2.时代变迁对唐宋书法风格的影响唐王朝建立后,文治武功,国家繁荣昌盛,激发了文人士子们激昂向上的蓬勃之气,形成了艺术家空前的文化自尊心,不再追求道家的避世无为,而是儒家的积极入世。唐王朝的大国气度影响每个人,并力图对书法艺术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度,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大家。柳公权将法度高度完备。但是唐代书法的鼎盛时期并不是盛唐,而是在中唐。安史之乱不仅动摇了唐王朝的政治经济,而且使士人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盛唐那种积极向上、开朗自信、建功立业的热情受到打击。关心政治、热衷仕途而又不感兴趣或不得不退出。艺术家的内心思想深处是复杂的、矛盾的、痛苦的。反映在书法上形成了中唐时期的澎湃激荡、博大精微等风格。如颜真卿、怀素。晚唐对尚法的追求减弱,开始对韵味和意境的追求,五代则是宋代书法风格酝酿的主要时期。尤其是社会的频繁战乱加速了由法向意转变的进程。北宋王朝的建立,思想上保持一种活跃的气氛,儒学、道学、佛学并存,思想上呈现出多元化,书法风格上追求韵味和意境。苏、黄、米等人,尤其入禅很深。他们从禅中悟出不拘成法适性自然、追求象外之意和韵外之致。从苏轼、米芾的身上又可看到唐代张旭、怀素的影子。但是由于禅宗的影响,减轻了宋代文人在思想上的矛盾和痛苦,在书法上表现出北宋书风相对少了中唐书风的激情,体现出一种平静的意境,形成了一种鲜明的时代风格,使书法艺术成就达到了另一次高峰。——刘云鹏、王换新《论书法的时代风格》3.汉字对中华文化传播的意义汉字作为汉文化的基本的细胞,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东方汉字以其独特的个性迥异于西方的拼音文字,成为“东亚文化圈”共同的文字基础,对世界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人类文字发展历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和具有重大的意义。汉字系统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世界上曾有几种同样古老的文字,但它们很早就消亡了,而我们的汉字却历久弥新,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成为现存最古老、最发达、最完备的文字系统,其语词含义、造句规则与其他文字迥然而异,极好地起到了保护国粹的作用,不断发挥着文明同化的功能。美国有传播学家认为:符号-音体系(即拼音文字)比较容易学,容易使用,容易变化,可能体现了西方关注变革和发展的特点;而单字-表意字体系(即注音文字)则要求儿童掌握上千个符号才能阅读相对容易的文章,这看来同需要稳固和怀念过去的深厚感情是一致的。法国汉学家王德迈《新汉文化圈》对汉语与汉文化圈有着精辟的论述:“所谓‘汉文化圈’,实际上就是汉字的区域,这一文化区域所表现出的内聚力十分强大,并有其鲜明的特点。它不同于印度教、伊斯兰教各国,凝聚力来自宗教的力量;它也不同于拉丁语系由共同的母语派生出各国的民族语言,这一区域的共同文化根基源自萌生于中国而通用于四邻的汉字。”——李光德、杨尚鸿《汉字——中华文化传播的载体》高考导航(教师备用)考查方向角度考情分析书体的形成(1)汉字字体中,金文得名缘于书写材质。[2018·海南卷,1](2)小篆是国家强力推行的书体。[2016·海南卷,2](1)考查重点: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不同书法字体的特征及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2)教材补充:时代变迁对书法艺术的影响。汉字演变的历程(1)文字的频繁使用促成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字形发生了变化。[2017·全国Ⅲ卷,24](2)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用先秦古文、小篆、隶书三种字体刻写。这反映了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2016·全国Ⅱ卷,24]书法艺术与时代特征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2016·全国Ⅲ卷,26]素养目标(教师备用)[主题立意]汉字的书法将绘画艺术的情境美和书写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表现士人追求自我理想和个性的独特艺术,也从侧面反映出历史的脉动和时代的风貌。[教学目标](1)通过教材,使学生掌握汉字的起源以及发展演变的大体进程,构建历史发展的时空观念。(2)通过教材及相关史料,将书法放在时代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认识到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培养史料实证以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素养。(3)通过欣赏书法作品,品味书法的魅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性情,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并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优秀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教材解读史料探究随堂训练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文字的发展历程(1)商代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2)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3)书同文①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汉字的使用较为混乱,削弱了汉字的功能,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②统一:到秦统一时,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以秦国的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来书写简便的也得到推广。③作用:文字的改革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甲骨文教材解读课前自学释疑解惑金文交流小篆隶书二、书艺历程1.发展历程:时间历史条件阶段特征代表人物(作品)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的存在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王羲之(书圣)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士人群体单体汉字隋唐社会大一统草书:狂放不羁、怀素楷书:注重,书法理论日趋成熟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宋代重文,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追求而忽略法度,倡导“”、黄庭坚、米芾、蔡襄明代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祝枝山、文征明等市民阶层张旭规范法度个性有意无法苏轼2.书法特征:通过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同时将绘画艺术的和书写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表现士人追求自我理想和的独特的艺术。自由变化情境美个性副栏[拓展阅读]1.仓颉:黄帝时期造字史官。甲骨文十二属相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他因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在中华民族光灿夺目的历史画卷里,仓颉是一位介于神话与传说之间的人物,他把异体殊形的文字统一起来,使它系统化、整齐化,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2.《祭侄文稿》: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在安史之乱时,与其堂兄颜杲卿同举义旗,抗击叛军。颜杲卿父子英勇就义。颜真卿用行书起草祭文时,感情激昂悲愤,“气粗而字险”“气郁而字敛”,墨妙通神,情切意真,将作者的心声表露无遗,后人评价《祭侄文稿》为“天下第二行书”。[名师点拨]中国五种主要字体的特点字体特点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隶书庄重,结构扁平,横画长而竖画短,工整精巧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楷书笔画详备,字形方正,规矩严整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课堂小结]史料探究主题探究史料教学探究主题1汉字的演变材料一材料二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规范。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魏孝文帝改革将汉语作为“正音”。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问题](1)根据材料一,从“鱼”字的演变整理出汉字演变的过程及演变的规律。[解析]第(1)问汉字演变的过程通过材料可以很容易得出结论;分析演变规律,仔细观察材料,从原先非常复杂,到逐渐简化、简单,从具体的象形到逐渐抽象,从很多种写法的不规则到逐渐规则、稳定。[结论](1)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规律:由复杂到简单;由具体到抽象;由不规则到规则、稳定。[问题](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汉字汉语发展演变的特点。[解析]第(2)问根据材料二第一句及所学可知,汉语历史悠久,经历了变迁,使用至今;“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说明汉字是文明的载体,体现在典籍与文化教育中;“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说明它对周边国家民族语言产生了影响。[结论](2)汉语历史悠久,历经变迁,作为通用语言使用至今。汉字是东方文明的重要载体,体现在典籍与文化教育等方面。形成了汉语文化圈,对周边国家民族语言产生了影响。[深化拓展]文字统一的影响1.克服了人们的交流障碍,有利于不同地区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2.汉字结构基本定型,有利于形成国家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使文化得以在空间上传播交流,在时间上世代传承,对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和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探究主题2时代特征对书法的影响材料[问题]分别概括以上两幅作品的书法特点,并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呈现这种特点的原因。[解析]首先判断出两幅作品的作者及生活的年代,《兰亭序》是东晋王羲之的作品,《多宝塔碑》是唐代颜真卿的作品;然后欣赏作品的特点,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结论]《兰亭序》,特点:反映了东晋书法的虚玄灵动。原因:对社会危机的深刻反省;士人群体的形成;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多宝塔碑》,特点:反映的是楷书注重法度和规范。原因:唐代是大一统的王朝,社会需要法度和规范。[深化拓展]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历程及原因1.秦汉:秦小篆和汉隶都具有书法的美感,但大多还是实用性文字。2.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书法的审美功能逐渐超过实用功能。原因:士人群体逐渐形成;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等。3.隋唐时期:书法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原因:隋唐一统,盛世气象,法度和规范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需要。4.宋代:书法艺术各具情态。原因: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5.明代:书法进一步世俗化、平民化。原因:明朝商品经济繁盛,市民文化发展;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腐朽,皇权专制走向顶峰,思想文化专制强化。一方面出现僵化呆板的馆阁体(明代官场书体)书法;另一方面,反传统的思想文化产生,出现“扬州八怪”为代表的个性化艺术。随堂训练编者选题表即学即练学以致用知识点题号易中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1、26书艺历程3、4综合5一、选择题1.(2018·海南学业水平)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远古时期的刻画陶符,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汉字沿着它自己的文化脉络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传遍了世界。其中,甲骨文盛行于()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解析:A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主要使用于商周时期。2.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的措施()A.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B.用隶书取代其他文字C.导致秦朝实行文化专制D.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把柄解析:A政治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