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A.辽、西夏的威胁B.土地荒芜、水利荒废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D.官僚地主隐匿田产逃税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A、B、C、D四项都是社会危机的表现,但其中最关键的应是国家财政问题。故选C项。2.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座右铭的范仲淹为革除北宋时弊,主张改革。其改革主张的核心是()A.整顿吏治B.减轻人民徭役负担C.整肃军队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解析:选A。范仲淹认为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吏治不整,因此改革主要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3.王安石上谏宋神宗:“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由此实行了()A.青苗法B.募役法C.市易法D.方田均税法解析:选A。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官薄其息”,联系所学,王安石大力推行青苗法,由政府拿出一定的钱或粮食作本,在夏秋两收之前以低息贷给农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4.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限制高利贷盘剥C.抑制土地兼并D.减轻农民负担解析:选A。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选A项。5.司马光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惟恐不迨。”对上述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持否定态度B.有些地方官借变法之机强行敛财C.司马光公正地反映了小农的心声D.王安石变法触犯了百姓的利益解析:选C。从材料可以看出新法在实施过程中,地方官为追求政绩,强制贷款,这反映了在变法过程中出现了用人不当的问题,但也有夸大成分,并非“公正”。6.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A.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B.打击朝廷的腐败势力C.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D.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解析:选A。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寇乱息”可以判断,古代称起义农民为寇,故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是主要目的。7.为克服军队中“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将无常兵、兵无常将”带来的弊端,王安石采取的措施是()A.保甲法B.保马法C.将兵法D.更戍法解析:选C。王安石以“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每将置正、副将各一人,专掌训练,达到“使兵识其将,将练其士卒”的目的。8.如果时光倒流让你生活在宋神宗年间,你最不太可能相信的事情是()A.严格“恩荫”做官B.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举考试直接为官C.地主交赋税和服役D.读书人死背死记明经诸科为参加科举考试解析:选D。王安石认为宋朝科举考试只是考查诗赋词句,不能体现出治国才能,故而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培养治国之才,因此D项在宋神宗时期最不可能发生,故选D项。9.庆历新政时,范仲淹要求严格“恩荫”制。宋代实施的“恩荫”制()①是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②是官僚阶层特权的体现③是导致北宋冗官、冗费的重要原因④削弱了北宋政权的统治基础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C。“恩荫”制是科举之外入仕的一种途径,中高等文武官员的子弟、亲属及门客享受此特权。通过“恩荫”北宋政权培植了一大批官僚地主,扩大了其统治基础。因此,①④的叙述不正确。10.司马光向神宗皇帝进《奏弹王安石表》中说:“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这主要是因为变法()A.对科举制和学校制度进行了改革B.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C.改革失败,未使北宋摆脱危机D.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解析:选D。司马光代表的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反对王安石变法。二、非选择题11.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褒贬不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司马光《家传集》材料二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材料三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梁启超《王安石评传》请回答:(1)王安石针对“士、农、兵、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例)(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解析(1)可联系变法的内容,从教育、军事、农业和商业方面回答。(2)材料二、三是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材料二是对王安石变法的否定,司马光作为保守派的代表,很显然不主张变法改革;材料三是对王安石变法的肯定,梁启超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他主张变法维新,并借用王安石变法来阐述自己的变法思想。答案(1)士:改革科举制度;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商:市易法、均输法。(2)“非大坏则不更造”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适应于时代”指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常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材料二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2)材料二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有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怎样“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材料“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的信息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赋税、财政收入、土地兼并等角度作答。(2)第一小问提取材料中“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信息作答;第二小问从王安石改革的背景、动机以及结果等角度说明。答案(1)法令:方田均税法。目的:均摊赋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答对其中二点即可)(2)表现:旧田制瓦解,租佃经济确立。简析:长期以来遗留的弊端延续到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王安石试图扭转积贫积弱局面,契合时代要求;应将王安石变法成败得失置于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答对其中二点即可)教材答疑·名师指津[阅读与思考](教材P40)阅读上述材料,想一想,他们争论的焦点在哪里?他们的理财观念各有什么合理之处,各有什么不足?结合课文内容,思考王安石变法是否做到了“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提示(1)他们争论的焦点是理财问题。(2)司马光理财观念的合理之处是提出理财要节流,贵族官员乃至皇室都要以身作则节约开支;不足之处是把善理财与搜刮百姓财富混为一谈。王安石理财观念的合理之处是不增加百姓负担却增加国家的收入;不足之处是低估国家财政不足的隐患,并认为皇帝对大臣的赏赐不会影响富国,不应节约。(3)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但地方官员执行不善,造成了百姓的负担更加沉重。[解析与探究](教材P40-P41)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王安石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具有怎样的精神。提示意志坚定、直率不讳、据理力争、百折不挠。2.当时的人和后人是从哪些角度评价王安石变法的?提示(1)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理想远超常人,但新法用人不当,对北宋的政治和经济造成极大破坏。(2)后人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新法毁坏了原有的制度,任用奸邪之人,最后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新法的实施对革新北宋社会政治、促进生产力发展有积极作用。3.你是如何看待王安石变法的?请说出你的理由。提示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事件,在此基础上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自我测评](教材P41)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和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原因。提示(1)“三冗”指的是冗官、冗兵、冗费。它是北宋初期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造成的。北宋初期,为了防止文官武将专权,采取了“分化事权”的办法,增设了大量官僚机构,由此形成“冗官”的弊端。为防范军阀割据、农民起义,抵御少数民族的南侵,不断扩充军队,形成庞大的军事体系,造成“冗兵”问题。养兵、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加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都给北宋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形成“冗费”。(2)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导致积贫局面的形成。北宋吸取中唐以后武将拥兵、藩镇割据的教训,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实际领兵作战的将领往往是临时委派,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现象,导致指挥失灵和军队战斗力低下,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形成积弱的局面。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提示(1)主要内容:富国之法,包括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强兵之法主要有“省兵”措施、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此外还改革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和学校教育。(2)历史作用:王安石变法是地主阶级为摆脱严重的社会危机,以挽救封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经过实施新法,政府收入增加,财政状况大为好转,军队战斗力得以提高,国力有所增强,在实现富国强兵方面是有一定成效的。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