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从盟友到对手1.背景(1)雅尔塔体系的形成①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②实质:美苏两分天下。③作用: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辩]雅尔塔体系与美苏两极格局不是一个概念,形成时间也不同,雅尔塔体系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两极格局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二者相差达十年之久,因而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并不等于两极格局的形成。(2)世界主要国家实力的变化①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②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③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2.序幕:1946年,英国前首相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3.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社会主义丘吉尔铁幕演说二、美苏“冷战”1.含义(1)对立双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2)对立方式:除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武装进攻[注]“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冷战”一词是1946年4月美国政论家斯沃普在为美国议员巴鲁克起草的演说辞中首次提出的。1947年4月巴鲁克发表了这篇演说,“冷战”一词开始流行。同年,政论家李普曼的《冷战》出版后,“冷战”一词随之被广泛采用。2.表现国家美国的政策苏联的对策政治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经济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1949年,苏联、保加利亚等国成立军事1949年,美、英、法等国签订《》,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和波兰等国签署《》,组成华沙条约组织杜鲁门主义经济互助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约友好合作互助条约3.影响:两大集团对峙的局面出现,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军事政治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国家分裂(1)德国分裂:1949年,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2)朝鲜分裂: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2.局部热战(1)1950年,爆发,中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二战后,法国美国先后发动侵略的战争。3.核危机:1962年,导弹危机。4.阶段特征(1)世界在全面“”和局部热战间交替。(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大韩民国朝鲜战争越南古巴冷战[联]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三者的关系[辩]德国分裂与朝鲜分裂的异同(1)同①都与二战有关。②都是美苏相互妥协的结果。③都分裂为两个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2)异①德国经济实力较强,二战后很快摆脱美苏的控制,走向统一;朝韩经济本身比较落后,二战后两国的经济水平差距逐渐拉大,至今未统一。②分裂后,朝鲜战火不断,德国相对比较太平。主题(一)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比较[史料实证]材料一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政权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了我们身上。——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解读]材料一反映出美苏冷战的根源是和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社会制度材料二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地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杜鲁门总统[解读]材料二反映了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美国公开干预别国内政,谋求。世界霸权材料三我们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合乎逻辑的。……我们的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的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思考]材料三中马歇尔所说的“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的含义是什么?他所说的“自由制度”是什么制度?[提示]含义:帮助欧洲恢复战后经济。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系统认知]1.联系: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它既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具体表现,又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2.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3.实质: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色。它们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意图建立世界霸权、遏制共产主义发展的手段。[即时演练]1.杜鲁门称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对此说法理解不正确的是()A.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B.都着眼于遏制共产主义反对苏联C.都是为了维护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D.都属于美国遏制战略的组成部分解析: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对苏联冷战的组成部分,杜鲁门的比喻反映了二者都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维护美国霸权,故B、C、D正确。二者分别属于政治、经济措施,故A项理解错误,符合题意。答案:A主题(二)美苏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史料实证]材料一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认为“冷战”是“现代历史上的荒谬插曲”,是“漫长的、代价高昂的、黑暗阴郁的、危险的事件,威胁到地球上所有人的生命”,是“人类最接近于集体自杀的一次经历”。——白建才《再论“冷战”的后果与影响》[解读]材料一认为“冷战”严重威胁了,使人们长期生活在“冷战”的阴影之下。世界和平材料二“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解读]材料二认为“冷战”在加剧国际关系紧张的同时,客观上也起了避免了新的爆发的作用。世界大战材料三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思考]材料三是如何评价美苏“冷战”的?[提示]既认为美苏为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系统认知]1.积极影响(1)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遵守一定的界限。(2)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2.消极影响(1)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2)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3)美苏两强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4)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即时演练]2.《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解析:“长时期的和平”反映了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答案:C[随堂达标验收]题组一从盟友到对手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对国际局势和人类社会发展影响深远。下列为新的世界格局奠定了框架的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B.美苏争霸C.杜鲁门主义D.雅尔塔体系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故答案为D。答案:D2.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这里的“新敌人”指的是()A.美国B.德国C.苏联D.法国解析:题干中“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是关键信息,二战期间建立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主要成员国有美国、法国、苏联和中国等国,所以B项错误。美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既有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也有国家利益的冲突,排除A、D两项,所以答案为C。答案:C题组二美苏“冷战”3.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他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A.是否推行霸权政策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D.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解析:材料中的“极权政体”是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自由国家”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社会制度的性质。答案:D4.如图“黄鼠狼给鸡拜年”是中国漫画家华君武1947年创作的漫画。该漫画讽刺马歇尔计划()A.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B.直接导致冷战的出现C.遏制欧洲的共产主义D.客观上推动西欧联合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马歇尔计划的直接目的是援助西欧,根本目的是控制西欧,对付苏联,故A项正确。答案:A5.《华沙条约》序言称:“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据此分析,华约成立的主要意图是()A.对抗美国的冷战政策B.防止军国主义的复辟C.维护世界的长久和平D.推动两极格局的形成解析:材料说明华约是针对北约而成立的,是对抗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故A项正确;材料中美苏之间的对抗,不是针对军国主义,故B项错误;华约的成立是维护自身的安全,不是维护世界和平,故C项错误;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而非推动两极格局的形成,故D项错误。答案:A题组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6.柏林墙修建起来后,肯尼迪总统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柏林墙归根结底应视为()A.“柏林危机”的产物B.“冷战”的产物C.两德对峙的产物D.二战的产物解析:二战后由于美苏的争夺,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因此柏林墙的修建是“冷战”时代的产物,故答案为B。答案:B7.如图所示局面的出现()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后的格局A.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确立B.推动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C.加速了东北亚“冷战”格局的形成D.标志着朝鲜半岛政治分裂的开始解析: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确立是在1955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朝鲜半岛的政治分裂开始于1945年,正确答案为C项。答案:C8.“冷战”期间,既体现了美苏对抗的紧张与激烈,又体现了它们成功运用自我控制机制在战争边缘寻求妥协的事件是()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B.越南战争C.古巴导弹危机D.朝鲜战争解析: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使战争一触即发,但经过美苏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这一历史事件符合题干中“在战争边缘寻求妥协”的说法。答案:C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