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9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1.目的:加强国防,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的垄断。空间技术[注]“两弹一星”指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2.重大成果领域时间成就意义1964年第一颗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核技术20世纪90年代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建成和平利用核能为国民提供电力20世纪60年代初仿制近程导弹成功导弹1964年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试验成功我国国防力量进一步加强原子弹中近程中近程领域时间成就意义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开始进入时代空间技术2003年“”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成功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技术的国家东方红一号航天神舟五号载人航天1.背景(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产量关乎国计民生。(2)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许多科学家付出了辛勤的努力。2.过程(1)1964年,袁隆平偶然发现一株天然杂交水稻。(2)1973年,他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拓]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3.评价(1)地位: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2)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问题。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1.计算机技术(1)表现①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研制计算机。②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世界性饥饿银河-Ⅰ号③越来越先进的高性能计算机先后问世,2016年,我国研制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机应用领域最高奖项。(2)地位:中国的高性能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3)意义: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2.生物技术(1)表现①1965年,人工合成在中国首次实现,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②到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巨型计算机结晶牛胰岛素基因工程(2)意义①开辟了人工合成的时代。②为提高国民生活和健康水平作出了贡献。蛋白质[补]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3)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4)20世纪中期,世界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主题(一)“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重大意义[史料实证]材料一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解读]材料一说明“两弹一星”的科技成就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材料二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据新华社电[思考]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发展空间技术的背景和意义[提示]背景:国内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上处于美苏冷战时期,中苏关系恶化,中美仍处于敌对状态。意义:增强国防能力,鼓舞世界民族革命,提高民众爱国凝聚力等。[系统认知]1.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中国人民的防御能力,将祖国的发展与命运牢牢地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2.缩小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某些重要领域的差距,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掌握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国家之一。3.激发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发愤图强的豪情壮志,培养和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4.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使我国赢得了与幅员大国相适应的政治、军事大国地位,加强了世界爱好和平一方的力量。5.奠定了中国开发利用核工业和空间领域的技术与人才基础,推动了科技进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进步。主题(二)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发展高科技侧重点的比较[史料实证]材料一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解读]材料一显示,当时重点是发展以为代表的国防科技。因为中美两国处于敌对状态,中苏关系逐渐恶化,拥有原子弹可以打破美苏的核垄断,维护。原子弹国家安全材料二2004年,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水稻项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千克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解读]材料二说明杂交水稻的成就创造了巨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经济效益材料三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开发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航天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00项航天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研究表明,航天技术的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10。可以说,航天产业是一个联动效应极强的高技术产业。——2012年4月13日《西安晚报》[思考]材料三阐述了中国关注太空发展的侧重点是什么?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其原因。[提示]侧重点:发展经济。原因:国内方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国际方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际环境趋于缓和。[系统认知]重点原因影响改革开放前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高科技①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敌视新中国,中苏关系恶化,中国的国防安全面临严重的威胁②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紧张①打破了美苏核垄断和核威胁,国防安全得到巩固②大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③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创造了安定的外部环境,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重点原因影响改革开放后科技发展为经济发展服务,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际上经济和科技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①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腾飞,提高了综合国力②人民的社会生活水平得到巨大的提高[随堂达标验收]题组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1.“10月16日下午3点,在一道炫目的光芒闪过之后,随着一声巨响,新疆罗布泊升起了中国自己的蘑菇云。无独有偶,这一天,不相信中国人的赫鲁晓夫被苏共中央宣布下台。”材料中的现代中国科技成果()A.打破了美苏等国家的核垄断B.表明中国拥有了完整的核工业体系C.使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D.标志着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解析:由“新疆罗布泊升起了中国自己的蘑菇云”“赫鲁晓夫被苏共中央宣布下台”可知材料反映的事件应是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故A项正确。答案:A2.我国政府最终确定每年4月24日为中国航天日,是因为()A.1964年的这一天,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1970年的这一天,我国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C.1980年的这一天,我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D.2003年的这一天,我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解析:1970年4月24日,我国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开端,故B项正确。答案:B3.西方媒体报道:“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这评论的是我国()A.“南优2号”的成功培育B.“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升空C.每秒运算过亿次计算机诞生D.“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解析:材料内容为“中国的航天技术”,故A、C两项错误;“东方红一号”卫星没有超过当时日本、西欧的技术,故B项错误;“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的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故D项正确。答案:D题组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4.中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当时中国正值()A.新中国成立初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解析:根据所学,1973年,袁隆平育成了杂交水稻“南优2号”。正值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答案:C5.我国水稻于2000年和2005年分别突破了连片单产10500千克/公顷的第一期目标和12000千克/公顷的第二期目标。这些成就的取得反映出()A.世界性饥饿问题由此解决B.我国农业科技世界领先C.“南优2号”水稻培育成功D.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解析:据材料“我国水稻于2000年和2005年分别突破了连片单产10500千克/公顷的第一期目标和12000千克/公顷的第二期目标”得出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故D项正确。A、B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C项与题干时间不符。答案:D6.有人说:“中国农业的发展,靠的是‘两平’(邓小平、袁隆平)。”这句话说明()A.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B.邓小平、袁隆平重视农业C.行政领导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D.个人英雄主义解析:邓小平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政策调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袁隆平选育的杂交水稻是靠科技,两者都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答案:A题组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7.“工匠精神”是2016年十大流行语之一。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创了()A.第一颗原子弹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载人航天飞船D.杂交水稻——南优2号解析: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创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故B项正确。答案:B8.1958年8月1日,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由张梓吕领衔研制的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1959年,由张效祥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万次。这反映出()A.新中国在部分科技领域取得突破B.当时中国科研出现“左”倾冒进现象C.当时中国科技人才大量涌现D.新中国计算机技术落后于欧美等国家解析:材料中中国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大幅增加,说明我国在计算机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故A项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