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5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单元末—查漏补缺 提能增分课件 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单元末—查漏补缺·提能增分[单元线索梳理]线索: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历程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促进中国人民思想不断解放。这个过程大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鸦片战争以后,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向西方学习停留在器物阶段。2.19世纪末,以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为代表,主张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和民主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引发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3.从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表明资产阶级激进派向西方学习已深入到“思想”阶段。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前期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号,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后期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单元精要盘点]一、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三派主要力量在反封建和学习西方问题上的比较1.各有侧重点(1)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学习西方,兴民权、设议院,走君主立宪道路。(2)革命派:反对封建统治,主张实行西方民主共和国的方案。(3)激进派:矛头指向封建正统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2.各自的实践方式和结果(1)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依靠光绪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但君主立宪问题在变法诏令中并未涉及,且由于未发动群众,没有武装力量,最终失败。(2)革命派通过暴力斗争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国方案也未能真正实践,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并未改变。(3)激进派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革命,掀起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产生重要影响,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并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二、多角度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1)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的本能,其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2)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国防和军队、教育和外交现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3)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4)“中体西用”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拒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三、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新领导前期领导者为资产阶级激进派,后期为马克思主义者新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经济基础新思想前期的指导思想是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后期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与科学为突破口,以提倡新文学、新道德为手段,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提出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新成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四、孔子及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态度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运动创造历史根据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大力宣扬民主与科学,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以改造国民的劣根性,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扫清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评价康有为把孔子当做中国改革的先师,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这也是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根源在当时尊孔复古的逆流下“打倒孔家店”是必要的、必须的。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又是不妥当的,它忽略了儒家思想存在的合理成分,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