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8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程标准素养解读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历程,并总结其经验教训。1.从时空观念角度综合理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历程。2.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识记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社会建设道路的成功与失误,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3.从家国情怀角度领会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困苦,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稳定发展局面。自主预习探新知知识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1.背景(1)国情: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已处于状态。(2)条件①新中国成立后,用三年时间恢复了国民经济。②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村生产力获得解放,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土地改革全面崩溃知识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2.初步建立——第一个五年计划(1)时间:1953—1957年。(2)内容①优先发展。②对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实行改造。资本主义重工业知识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3)成果①建成了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沈阳第一机床厂。②改变了中国工业的落后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的初步基础。③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公有制工业化知识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易混易错]过渡时期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所谓“过渡”是指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此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知识点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1.中共八大(1)时间:1956年9月。(2)内容①基本形势:中国的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②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的要求同落后的_______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农业国工业国知识点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③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尽快地使中国由落后的变为先进的。④经济建设方针: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工业国农业国知识点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3)评价①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②中共八大确定的正确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知识点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提出: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2)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3)评价①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尽快改变中国落后状况的愿望。②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脱离了中国的国情。客观规律经济文化知识点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主要标志:高指标、、浮夸风、“”。(2)影响①违背了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导致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严重的混乱。②1959—1961年,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初级阶段瞎指挥共产风知识点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易混易错]“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是“左”倾错误的体现,但两者本质属性不一样:(1)“大跃进”涉及生产力方面的问题,主要特点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2)人民公社化运动涉及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公社的规模大;所谓“公”,就是公有化程度高。知识点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4.国民经济的调整(1)目的: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2)方针:对国民经济实行“、巩固、充实、”的方针。(3)意义:从年起,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5.评价(1)出现了严重失误。(2)但仍然取得很大的成就,工业生产有了巨大的增长,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1962调整提高知识点三“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破坏1.原因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爆发。不久,由思想文化和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2.危害“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国民收入损失约5000亿元。知识点三“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破坏3.调整(1)1971年,对国民经济进行恢复和调整,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好转。(2)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国民经济进行____________,使国民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好转。周恩来邓小平全面整顿合作探究攻重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料一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解读]“两年是可能的”体现的是速度。[思考]从史料一中可以看出“大跃进”的实质是什么?【提示】盲目追求生产的高速度,是“左”倾错误在经济建设领域的表现。史料二1958年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和部分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作共产主义因素)。——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解读]理解“一大二公”的含义是关键。[思考]结合史料二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质。【提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在于违背了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规律,片面扩大合作社的规模,片面提高公有化程度。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启示(1)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2)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3)抓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4)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并且促进生产力的发展。(5)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6)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1.“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2)从现实需要看:我国正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3)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4)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2.“一五”计划的四大特点(1)确定了以实现工业化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2)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3)包括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4)工业化建设立足中国国情,实事求是。[课堂小结]时空坐标答题术语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课堂小结]时空坐标答题术语2.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3.“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经济建设发展遭受严重挫折。当堂达标固双基32145671.据统计,到195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比1949年12月增加了12倍以上。这反映新中国()A.人民收入迅速增加B.经济状况根本好转C.合理调整了工商业D.迅速实现经济稳定D[根据材料“1950年9月”和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等措施,迅速实现了经济稳定,故选D项;人民收入迅速增加是材料反映的表面现象,故A项错误;1950年中国的经济状况依然很糟,基础薄弱,故B项错误;合理调整工商业是从1950年下半年开始的,故C项错误。]32145672.新中国“一五”计划进行了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其中冶金、机械、能源工业企业分别是20个、24个、52个,化工企业7个,轻工和医药企业3个,国防军工企业44个。这表明()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我国实行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C.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形成D.我国已经形成了合理完善的工业布局B[题干反映了新中国“一五”计划进行了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冶金、机械、能源工业企业”“国防军工企业”所占比重大,说明以重工业为主,故选B项。]32145673.“一五”计划就其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而言,实质上属于()A.变革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B.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C.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有机统一D.发展科学教育与独立的统一B[“一五”计划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并举,故选B项;“一五”计划没有涉及上层建筑的变革,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也未涉及法制建设,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和发展科学教育、取得民族独立无关,故D项错误。]32145674.“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A.优先发展重工业B.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C.推行了公私合营D.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广大农户组织起来,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故选B项;A项是属于“一五”计划的特点;C项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D项是把土地使用权放给农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不符合题意。]32145675.据《中国统计年鉴》,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了1000万。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严重B.“左”倾错误的泛滥C.粮食大量减产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泛滥B[从材料“196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左”倾错误泛滥,是导致1960年中国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故选B项;A、C两项是直接原因,故排除;D项是“左”倾错误的表现,故排除。]32145676.宣传语是一个时代特有的印记。“中国好比巨龙,英国好比臭虫,巨龙一日千里,臭虫爬也爬不动。”该宣传语反映出()A.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完全建立B.新中国的发展速度超越了英国C.英国在二战之后经济一蹶不振D.“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夸大宣传D[根据材料的比喻,可以得出材料对中国夸大的宣传与对英国的过度的贬低,这都与中英两国的实际不相符,故可以判定这一宣传语是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故选D项。]3214567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了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我们必须在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的时间内,建成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使重工业生产在整个工业生产中占显著的优势。对于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基本建设方针政策不能有任何的忽视。要求各项建设事业不分轻重缓急地齐头并进的倾向,是错误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材料二1958年5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建议把1958年钢产量提高到850万吨。6月,冶金部根据各大区的钢铁规划提出了钢铁“跃进”计划并报告给中央,提出1959年全国钢产量可以超过3000万吨,1962年可以达到8000万吨,甚至9000万吨。最后毛泽东下了决心,提出1958年钢产量要在1957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采取了怎样的工业化途径。并分析采取这种工业化途径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党和政府在经济工作中指导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对经济建设产生了哪些影响?[解析]第(1)问“途径”根据材料一中的“优先发展重工业”可以直接得出答案;“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的第一小问“变化”,由材料一中的“建成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使重工业生产在整个工业生产中占显著的优势”和材料二中的“钢铁‘跃进’计划”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变化在于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答案](1)途径: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工业基础薄弱;苏联

1 / 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