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概述经过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传统的经济体制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各国进行了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苏俄率先实现了突破,建立了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然而斯大林模式存在着超越生产力的缺陷,虽历经数次改革,但收效不大,显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曲折性和艰巨性。罗斯福新政运用国家权力大力干预经济,使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重新激发出活力。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国家干预经济不仅得到普及,而且顺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并且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自我调整和改革。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程标准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考纲要求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本课导读十月革命后的俄国,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保障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引起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最终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渐形成斯大林体制,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但超越了苏联的生产力水平,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本课内容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为线索,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体制有机结合起来,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到确立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思路条理清晰,突出了课标要求。注意宏观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探讨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课前预习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十月革命后,列强武装干涉,妄图推翻____①____。(2)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形势。(3)政府提出“一切为了前线”,采取非常措施。2.内容(1)农业:____②____。(2)工业:实行工业国有化,大中企业收归国有,监督小企业。(3)流通:取消____③____。(4)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3.评价(1)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2)局限: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苏俄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图解识记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1)国内战争胜利后,必须恢复经济。(2)农民对____①____政策日益不满,频发暴动。(3)国家无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2.实行: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定以____②____代替余粮征集制。3.内容(1)农业: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余粮由农民自己支配。(2)工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私营,恢复____③____。(3)流通:允许自由贸易。4.作用(1)是落后的俄国向____④____过渡的正确途径。(2)加强了工农联盟,发展了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思考感悟:新经济政策“新”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发展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作用,来巩固工农联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的发展,是从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和与时俱进。三、斯大林体制1.确立:经过____①____和农业集体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确立。2.表现(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2)高度集中的____②____。(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4)以____③____管理经济。3.评价(1)积极: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工业化。(2)消极①超越了苏联____④____水平,逐渐僵化,阻碍经济的发展。②二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该体制。图解识记答案一①苏维埃政权②余粮征集制③商品贸易二①战时共产主义②粮食税③私人小企业④社会主义三①工业化②经济管理体制③行政手段④生产力重难点阐释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同①前提: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②目的:巩固政权,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③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和分配等。④作用:巩固了政权含义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生产资料所有制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多种所有制并存分配原则平均主义分配多种分配形式经济运行机制绝对计划调节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异作用和实践效果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2.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形成、特点、评价及其教训(1)形成斯大林上台后,苏联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完成,使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支配地位。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与此同时,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也形成了,这种体制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2)特点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实行以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3)评价积极影响: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苏联在短期内成为一个军事强国。①迅速实现苏联的工业化,建立起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其工业产值及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在一个不长的时间内居于世界前列,使作为落后农业国的俄国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化国家。②依托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苏联不但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成为联合国发起国之一,而且根据雅尔塔体系,在战后把东欧纳入其势力范围,并以社会主义阵营核心国的身份,成为冷战时期惟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消极后果①畸形的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使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长期得不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难以真正提高。②畸形的经济增长方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追求高速度,不惜以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为保障,以牺牲环境、质量、效益为代价,国家缺乏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前景。③畸形的社会系统。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以及由此产生的高度集中的政治、文化体制,极大地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全社会的创造性,最终导致了苏联在与西方国家的竞争中失利,导致了苏联的解体。(4)教训①经济发展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不能搞教条主义,要依照经济规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②要注意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典型例题解析【例1】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解析】材料中季诺维也夫的报告强调除了新经济政策,不会再有新的退却,其他俄共领导人也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增加资本主义因素,说明当时的俄共领导人认为新经济政策是由于苏俄农民、士兵等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而被迫实行的,故选择B项;材料信息与苏俄(苏联)经济恢复任务是否完成没有关系,A项错误;材料信息强调新经济政策包含着资本主义因素,不利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C项不正确;D项所述材料信息既没有涉及,也与史实不符。【答案】B【例2】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解析】从题干中“两个钾矿矿井有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的信息,可以看出苏联具备基本的技术基础,也不是依赖外资去建设重工业,故A、C项错误;1936年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才正式确立,再从题干中“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的信息,可知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两个钾矿矿井有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与新经济政策中允许外国资本家来经营本国企业的做法相似,故D项正确。【答案】D【例3】(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Ⅲ)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解析】由材料中的“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可知,这种做法使集体农庄农民的生活得到相应的保障,旨在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A项正确。【答案】A【例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析】结合时代特征准确解读材料。斯大林模式下,苏联以农业补贴工业的方式推进本国工业化进程,故A项最能准确解读材料信息。B项表述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D项未体现。【答案】A课文问题解答课中思考题1.分别比较一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四月提纲》、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设想的异同。答案提示:(1)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它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2)《四月提纲》给布尔什维克党和无产阶级指明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明确路线。依据当时的条件,列宁指出,不把“实现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可以立刻实现的目标,而仅仅是主张工人代表苏维埃应该马上把社会化生产和产品分配权控制在自己的手里。(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首先是在当时俄国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所采取的应急措施和非常政策,但布尔什维克党最初确实试图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2.想一想,新经济政策的依据是什么?答案提示:主要依据的是1921年苏俄的实际国情,也就是列宁所说的“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即国内战争胜利后农民强烈反对以余粮征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暴动频发,工人阶级队伍涣散,甚至发生了喀琅施塔得水兵兵变。尽管叛乱最终都被迅速镇压下去,但苏维埃政权处境十分危急。在这种形势下,1921年3月列宁主持召开俄共(布)“十大”,制定了新经济政策。阅读与思考指导(1)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是指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符合在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情况,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的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深入,呈现越来越多的弊端。(3)斯大林体制的根本问题是它超越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实际,抑制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解析与探究概要布哈林的罪名不成立。布哈林所持的是以俄国现实为出发点的正确观点,因为俄国革命是经济落后国家的低级类型的革命,进入社会主义只能是逐渐地“和平深入”,新经济政策与之相符合。布哈林的罪名是反对派把经济理论的探讨同阶级斗争相联系后强加给他的,是党内斗争的结果。自我测评解答1.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府亟须恢复遭到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但是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恢复、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农业方面,用远低于余粮征集制的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的粮食由农民自由支配;工业方面,不再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国家只经营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允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