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一、“异端”思想家李贽1.背景(1)经济:蓬勃发展。(2)政治:封建王朝统治更加腐败,风起云涌。(3)思想:以为代表的儒学走向僵化和因循守旧;风气盛行,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4)文化:八股取士使文化专制加强。(5)个人:不少士人蔑视礼法,追求。商品经济人民起义程朱理学拜金逐利个性发展2.主张(1)鞭挞程朱理学,否认是万世之至论。(2)批判封建伦理道德,提倡个性。(3)提出观点。(4)提出“万物皆生于两”。3.评价(1)否定了“”的存在,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2)表现了鲜明的反、反权威、反教条精神。孔孟学说自由发展男女平等天理传统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1.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和特点人物思想特点王夫之(1)本体论:强调“理在气中”,即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________之中(2)认识论:通过考察客观事物可以得到正确认识(3)伦理学: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系统地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________思想体系物质世界唯物主义人物思想特点黄宗羲(1)宣称皇帝乃是“____________”(2)认为臣对君的关系是平等的“师友”,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伦理纲常(3)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由下而上的监督机构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_________顾炎武(1)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唤(2)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倡导“经世致用”天下之大害者民主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经世致用思潮的历史影响(1)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2)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三、评价1.体现了时代要求,即反思批判理学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兴起的需要。2.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3.带有性质,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市民工商阶层早期启蒙[巧归纳·核心必记]1.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局限性(1)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2)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3)没有超出儒家思想的范畴。(4)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2.明清之际的民主批判思想未能实现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1)经济: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政治: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政治基础。(3)思想文化:礼教纲常严厉,推行文化专制,阻碍了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4)国人风貌: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主题(一)明清之际儒学的新发展[史料实证]材料一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二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1)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提示:(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提出了“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主张。(2)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系统认知]明清之际儒学的新发展(1)王夫之批判理学的“天命论”和“生知论”,强调“理在气中”,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2)黄宗羲批判旧儒学“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3)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经世致用,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针对训练]1.理学之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顾炎武这段话的“本”是指()A.孔子的《论语》B.孔孟之道C.宋明理学D.民本思想解析:据材料“《论语》,圣人之语录也”可知,孔子的《论语》只是学习儒家思想的载体,故A项错误;据材料“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即今人不去学先贤的语录,而去学注释它们的后儒,是舍本逐末,可知顾炎武强调儒学的根本——孔孟之道,批判宋明理学舍本逐末,故B项正确;据材料可知,顾炎武取儒学之本,舍宋明理学,故C项错误;材料不涉及民本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B主题(二)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史料实证]材料一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是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李贽《藏书》材料二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废弃)矣。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大权乃归之天子。——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1)概括材料一中李贽的主张。(2)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出了什么主张?有人认为他和黄宗羲都是否定皇权的,你是否同意,结合材料说明理由。提示:(1)材料一中,李贽主张是非标准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体现了他“离经叛道”的性格特点。(2)主张分治(众治),反对独治(反对君主专制)。不同意。两人都只是主张限制君主权力,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系统认知]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李贽以异端自居,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的思想。(2)反封建专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崭新命题,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限制皇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李贽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强调个人私欲;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本”主张,反对重农抑商。(5)提倡“经世致用”。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针对训练]2.明清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有如“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天下为主,君为客”“经世致用”等观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出现了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B.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C.宣告了宋明理学地位的完全沦丧D.诞生了成熟的启蒙思想解析: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性继承,“与儒学对立”表述错误,故A项错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鉴于君主专制的强化、程朱理学压抑人性,适应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提出了挑战传统儒家思想的主张,故B项正确;宋明理学从南宋到近代,一直处于正统地位,“完全沦丧”表述错误,故C项错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超出儒家思想的范畴,未促进中国的社会转型,不具备成熟启蒙思想的属性,故D项错误。答案:B[随堂达标验收]题组一李贽的思想1.李贽的思想特别朴实,接地气,说出人世诸多真相,可谓“童言无忌”,而著名的“童心说”正是他提出的。他说:“夫童心者,真心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下列关于李贽这种思想的解读,正确的是()A.背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B.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C.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D.体现了发展独立个性的愿望解析:“夫童心者,真心也”强调个人真心,否定权威,跟传统儒家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D项正确;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主要指发展工商业或者民主权利等,故B项错误;统治阶级对李贽是打压迫害的,故C项错误。答案:D2.李贽在其《童心说》中说:“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乃道学之口实……断断乎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其主要用意在于()A.批判封建道学的虚伪性B.反对史官和臣子褒赞儒学C.批判道家学说的欺骗性D.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解析:据材料“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乃道学之口实”可知李贽主要用意在于批判封建道学的虚伪性,故A项正确。答案:A解析:据材料“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可以得出李贽提倡独立思考,故A项正确。答案:A3.明代思想家李贽说:“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这表明李贽()A.提倡独立思考B.痛斥儒家的虚伪C.喜欢标新立异D.反对尊敬孔子题组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4.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夫为政之患,闻古人之效而悦之,不察其精意,不揆其时会,欲姑试之,而不合,则又为之法以制之,于是法乱弊滋,而古道遂终绝于天下。”对材料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A.制度应适应时代发展B.不能随意地变革制度C.重视古制的内在价值D.每代制度都自成系统解析:材料意为制定制度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A、B、C三项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这一点,D项显然未体现,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5.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解析:从“怀种族之奇耻”,可知反映的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由于清军入关,明朝覆灭,才开始“究兴亡之要因”“批评专制”,故A项正确。答案:A6.自秦汉至明清,各家思想皆视“道”为现象背后的本真,将“得道”当作终极的追求目标。宋儒主张“道”乃天地间最高的力量,是人们必须遵从的真理。明清时期的少数思想家不满宋儒脱离人生的“道”论,强调“道”寓于人的生活之中:“百姓日用即道”。这表明明清时期的少数思想家()A.反对盲目相信孔子B.强调人的个性自由C.肯定人的正当私欲D.倡导经世致用学问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清进步思想家强调“道”就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不涉及反对盲目相信孔子,故A项错误;材料反对僵化的程朱理学,不涉及强调人的个性自由,故B项错误;材料反对宋儒“存天理,去人欲”的主张,肯定正当的私欲,故C项正确;材料批判正统儒学,经世致用反对当时的伪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主张实学,主旨不同,故D项错误。答案:C明清时期之关键词——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文化上](1)明末清初,一些士大夫努力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他们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和宋明理学,倡导“经世致用”,开创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民主、具有批判、务实精神的进步思潮。其中影响最大的代表人物是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三大思想家。(2)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批判,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这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政治上](1)为加强皇权,明朝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皇帝亲管六部,后设内阁,服务于皇权。(2)清朝时设立军机处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专制皇权高度发展。(3)明朝废行省设三司,清朝设行省,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1)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农耕经济更加成熟。(2)明朝流行焦炭冶铁,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明清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制瓷工艺,瓷器与丝绸一起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3)明清时期出现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了徽商、晋商、闽商、宁绍商人等大商帮,兴起了一批商业市镇,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4)明清时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出现了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