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程导学课程标准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时目标1.掌握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类型。2.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课前预习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1.概念由于______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______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2.类型——按性质分类主要类型表现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________、生物污染等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________、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________、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答案一、1.人类活动人类2.土壤污染酸雨土地荒漠化思考探究1:春天肆虐华北地区的沙尘暴按性质划分属于哪一类环境问题?答案:沙尘暴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破坏而导致的,属于生态破坏问题。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2.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1)产生原因:人们长时期地________和开垦草原。(2)后果:导致________,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________。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1)环境污染的概念:由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引起________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2)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类型污染物水污染________、工业废水、农药、化肥以及畜禽粪便等大气污染________、硫化氢、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土壤污染________、重金属、________、病原体等答案二、2.(1)砍伐森林(2)生态失衡生态恶化3.(1)环境质量(2)生活污水二氧化硫有机污染物放射性元素思考探究2:如何区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答案:环境污染是指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误区警示可再生资源可再生或能够循环再现,不会出现资源的短缺和枯竭问题思维警示:可再生资源具有再生能力或可以循环再现,但是其繁殖、再生和补给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了资源的再生速度,也会出现资源的短缺甚至枯竭。要点点拨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环境问题表现3.环境问题的类型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可将之分为四类:环境污染问题、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生态破坏问题、自然资源衰竭问题。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分类具体内容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知识拓展: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在人类历史时期,由于人口少、人类活动能力和范围小,对环境的影响弱,环境问题主要由洪涝、干旱等自然原因引起。而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则主要由人为原因造成。从环境问题发生发展的历程看,产业革命以后环境问题才愈演愈烈。【典例1】(2019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4月第三次联考)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弃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弃物。中国曾是全球最大的“洋垃圾”进口国,洋垃圾的进口热潮开始于20世纪末。2017年7月18日,中国正式通知世界贸易组织,从2017年年底开始将不再接收外来垃圾,包括废弃塑胶、纸类、废弃炉渣与纺织品。面对中国的禁令,英美两国正在积极制定政策彻底解决塑料垃圾问题,但是在相关技术研制成功以及政策出台前,英美两国在塑料等垃圾处理上仍以寻找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盘侠”为主。据此完成(1)-(2)题。(1)中国曾大量进口“洋垃圾”的主要原因是()A.废弃物处理能力强B.弥补工业原料短缺C.产业结构调整需要D.环境承载力大(2)最有可能成为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盘侠”的国家是()A.加拿大B.乌克兰C.新加坡D.印度尼西亚【解析】(1)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对原材料需求增大,进口“洋垃圾”可以弥补部分工业原料不足,节约制造成本,从而满足人们对工业产品的需要。(2)“洋垃圾”虽然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为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发达国家对固体废弃物进口有着严格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为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对固体废弃物进口监管较松,所以成为“洋垃圾”的出口市场。【答案】(1)B(2)D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依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可分为以下四类:1.环境污染问题表现原因典型事例或分布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泰晤士河的污染、部分农业区的“有毒农作物”表现原因典型事例或分布区固体废弃物污染(垃圾污染)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堆放太原矿区的煤矸石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许多城市噪声超标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渤海湾大赤潮、日本九州岛水俣湾汞污染、海上石油泄漏2.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表现原因典型事例或分布区全球变暖自然:气候的变化;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乱砍滥伐森林全球臭氧层破坏自然:太阳活动;人为:大量排放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两极和青藏高原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尤其是南极上空)酸雨自然:地形造成酸性气体不易扩散;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世界:西欧、北美、日本;中国:江南地区3.生态破坏问题表现原因典型事例或分布区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滥伐森林巴西热带雨林遭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自然植被遭破坏中国的荒漠化趋势与沙尘暴土壤盐碱化不合理的灌溉等鲁西北平原的次生盐碱化、内陆干旱区原生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过度捕猎华南虎、藏羚羊,湿地破坏等4.自然资源衰竭问题表现原因典型事例或分布区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径流减少华北平原的春旱、南方缺水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耕地减少、草场退化等能源短缺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我国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知识拓展:三大环境问题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主要是产生原因及过程不同。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的现象。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显著下降和结构显著改变,从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如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乱采滥捕使珍稀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下降等。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是在资源数量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基础上产生的。(2)联系: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典例2】(2019年高考·江苏卷)为评估农药施用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程度,某农技推广中心选择生产条件相似,无工业污染的A、B两区进行对比试验。在作物生长期内,A区施用农药2次,用量1259.25g/hm2,施用4种农药;B区施用农药5次,用量2959.05g/hm2,施用7种农药。下表为“A、B两区环境质量检测结果”,图为“A、B两区两种农田有益生物密度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对照相关标准,分析农药施用对A、B两区水、土环境质量的影响。(2)据试验结果,比较A、B两区有益生物密度的差异。(3)简析A、B两区环境和生态质量差异产生的原因。(4)为保护生态环境,在农业生产中应如何科学合理地施用农药?【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1)结合图表信息可知,A区水、土各指标均合格;B区镉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超标。(2)结合图表信息可知,A区有益生物密度大于B处。(3)A区水土环境质量更好,有益生物密度更大。主要是由于B区施用农药次数更多,用量更大,种类更多,导致B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差。(4)结合材料信息可知,B区过度施用农药导致生态环境质量变差,应当通过控制农药使用的频率和用量;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农药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加强对农户施用农药的指导等方面来合理使用农药。【答案】(1)A区水、土各指标均合格;B区镉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超标。(2)A区有益生物密度较大(B区有益生物密度较小)。(3)B区施用农药次数多;用量大;种类多。(4)控制农药使用的频率和用量;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农药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加强对农户施用农药的指导。方法规律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思路方法1.分析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应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入手,判断出该环境问题是什么,是属于生态破坏还是环境污染,再结合有关的知识分析判断该环境问题的特征以及在其他区域的分布等。2.分析成因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对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人为原因是分析的重点。3.分析后果与危害主要是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回答问题时要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回答问题时这两方面都要分析到,不可偏颇。4.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一般可分为政策、法规性的措施;工程、技术类的措施;宣传、教育类的措施等,应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主要问题具体措施环境污染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生态破坏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资源短缺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典例3】(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1)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2)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解析】(1)本题考查交通运输产生的污染。从图中可看出90年代焦化企业规模小,以汽车运输为主,尾气污染量大,且运输线路多,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现象严重。(2)本题考查产业园区对污染的治理措施。通过对比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可知企业的数量减少,规模扩大,实力增强,有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治理污染。由于生产集中,运输量大、线路少,为修建铁路专用线提供了条件。采用封闭式运输,可进一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答案】(1)(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题。(2)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课堂提示一、教材第87页活动提示本次活动旨在加深我们对环境问题类型的理解。环境问题的分类标准不是唯一的,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环境问题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环境要素划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本分类方法强调了环境组成要素的环境问题。按生产类型划分工业环境问题农业环境问题生活环境问题本分类方法强调了不同生产领域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