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喜玛拉雅山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科学家从喜马拉雅山沉积层中找到了鱼龙、三叶虫、珊瑚、海藻等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证明早在4000多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所处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是什么力量让地球表面产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呢?【学习目标】1.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2.说明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相互关系,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3.结合实例,分析一个区域的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的形式和它们对地表形态的影响。4.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对陆地环境的影响。分类水平运动垂直运动运动形态产生地貌关系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绵长的断裂带,地势起伏和海陆变迁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相伴发生,主要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一、内力作用岩层运动水平位移、弯曲变形隆起、凹陷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事例:事例:在意大利那不勒斯海湾岸边耸立的3根大理石柱子,使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地壳变迁的历史足迹。现在人们可以看到这12米高的柱子上,在3.6—6.3米的地方,布满了坑坑洼洼的小洞,不难判断这是海生软体动物蛀蚀出来的。海生动物怎么能“爬”到这些大柱子的中腰,从事这么艰巨的“雕刻”?人们正是从这里找到地壳变迁的线索。请仔细阅读课本70页活动图4.2,分析讨论下列问题。(1)公元79年-15世纪,那不勒斯海湾海岸的地壳发生了哪种方向的运动?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2)公元15-18世纪,那不勒斯海岸的地壳又发生了哪种方向的运动?你的判断依据又是什么?(3)那不勒斯海岸地壳运动的历史说明了地壳运动具有那些特征?【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公元79年-15世纪,那不勒斯海湾海岸处于哪种运动状态中,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2)公元15-18世纪,那不勒斯海岸处于哪种运动状态中,你的判断依据又是什么?(3)那不勒斯海岸地壳运动的历史说明了地壳运动具有那些特征?海岸处于上升运动状态中,原因是三根大理石柱又完全处于海平面以上。海岸处于下沉运动,原因是那时大理石柱上留下了被海洋生物钻孔的痕迹。地壳运动具有垂直方向的运动,具有周期性特征。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二、外力作用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间有何关系?1.风化: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最典型:花岗岩地区球状风化2.侵蚀类型分布地区典型地表形态流水(侵蚀和溶蚀)风力冰川海浪湿润.半湿润沟谷(峡谷.宽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喀斯特地貌(溶蚀)等瀑布峡谷黄土高原的沟壑喀斯特地貌流水侵蚀地貌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桂林山水2.侵蚀类型分布地区典型地表形态流水(含侵蚀和溶蚀)风力冰川海浪湿润.半湿润沟谷(峡谷.宽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喀斯特地貌(溶洞、暗河等)等干旱.半干旱雅丹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洞.风蚀洼地等)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风力侵蚀作用——雅丹地貌风蚀柱2.侵蚀类型分布地区典型地表形态流水风力冰川海浪湿润.半湿润沟谷(峡谷.宽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喀斯特等干旱.半干旱雅丹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洞.风蚀洼地等)高山.高纬寒冷峡湾.冰蚀湖.冰斗.角峰.U型谷等角峰U形谷冰川侵蚀地貌峡湾冰斗2.侵蚀类型分布地区典型地表形态流水风力冰川海浪湿润.半湿润沟谷(峡谷.宽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喀斯特等干旱.半干旱雅丹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洞.风蚀洼地等)高山.高纬寒冷峡湾.冰蚀湖.冰斗.角峰.U型谷等海滨海蚀洞.海蚀崖等海浪侵蚀作用海浪侵蚀地貌海蚀洞海蚀柱海蚀陡崖3.搬运(流水,风,冰川,海浪)各分布地区,搬运能力与速度成正比。4.沉积类型分布地区典型地表形态特点流水风力冰川海浪湿润.半湿润山麓冲积扇(出山口);冲积平原(中下游);三角洲(河口)分选性4.沉积:类型分布地区典型地表形态特点流水(含化学沉积)风力冰川海浪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山麓冲积扇(出山口);冲积平原(中下游);三角洲(河口);喀斯特的石笋、石柱等沙丘(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黄土高原)分选性分选性黄土高原风力堆积地貌4.沉积:类型分布地区典型地表形态特点流水风力冰川海浪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高山.高纬寒冷山麓冲积扇(出山口);冲积平原(中下游);三角洲(河口)沙丘(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黄土高原)冰碛平原(中欧平原)分选性分选性无分选性冰川堆积4.沉积:类型分布地区典型地表形态特点流水风力冰川海浪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高山.高纬寒冷海滨山麓冲积扇(出山口);冲积平原(中下游);三角洲(河口)沙丘(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黄土高原)冰碛平原(中欧平原)沙滩分选性分选性无分选性分选性【规律总结】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表现不同,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也会形成不同的地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有何规律?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有哪些表现形式?地区外力作用地貌类型典型地貌举例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风力侵蚀地貌,沙丘、沙垄风力堆积地貌等。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沟谷、瀑布、喀斯特地貌等流水侵蚀地貌,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等流水堆积地貌。高山地区冰川作用冰蚀地貌和冰碛地貌角峰、冰斗、“U”状谷,冰碛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海浪作用海浪侵蚀地貌和海浪堆积地貌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1)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_____图,该地形名称叫______________。(2)由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_____图,该地形名称叫______________。(3)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形是______图,该地形的称叫______________。(4)由流水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形是______图,该地形名称叫______________。ABCD风蚀蘑菇峡谷角峰三角洲【典型例题一】读下列四幅地貌景观图,判断1—2题。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质作用地质作用项目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的热能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使地表高低不平使地表趋于平坦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岩浆岩常见岩浆岩侵入型:花岗岩喷出型:玄武岩岩浆岩1.三大类岩石: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沉积岩裸露岩石沉积岩外力作用特点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常见的沉积岩:石灰岩、砾岩、砂岩、1.三大类岩石:沉积岩是地球历史的记录(确定地层顺序和时代;根据岩层的组成物质和化石特征推知古地理环境)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变质岩已形成岩石变质岩高温高压变质作用大理岩3.三大类岩石:常见变质岩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浆岩岩浆沉积岩变质岩冷却凝固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重熔再生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特别提醒:①只有岩浆才能形成岩浆岩,其他岩石不能直接转化成岩浆岩。②地表三大类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都可形成沉积岩。③已形成的岩石在变质作用下都可转化为变质岩。④各类岩石都可重熔再生为新的岩浆。【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B.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C.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趋于平缓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2.下列地表形态由地壳的水平运动引起的是()A.褶皱山脉B.地表的高低起伏C.海陆变迁D.沙滩3.下列有关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力挟带的粉砂、尘土堆积而成的B.长江三峡是地壳上升、河流侵蚀下切形成的C.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蚀地貌CAD【课堂练习】读图,回答4~5题。4.图中主要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是()A.①B.②C.③D.④5.图中③①②表示的地壳物质变化过程是()A.从变质岩到岩浆岩B.从沉积岩到变质岩C.从岩浆岩到沉积物D.从岩浆岩到变质岩DC【课堂练习】6.在地壳物质循环简图中,字母表示各种岩石和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读图后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d表示____________,f表示__________,g表示__________(2)在a、b、c中,具有层理结构和化石的岩石是__________。(3)下列地质名称中,按形成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岩浆—a—b—c—岩浆B.c—岩浆—a—b—cC.a—c—dD.a—b—c—岩浆冷却凝固A重熔再生变质作用b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