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理解可吸入颗粒物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人体的危害。掌握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掌握大气污染防治的一般途径。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1.原因:由于自然或______的原因,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__________的物质。2.危害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了原有的__________,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人为有毒有害生态平衡3.大气污染物(1)可吸入颗粒物①污染物:空气中小于__________的固体颗粒,即“可吸入颗粒物”,技术上标为PM10。②危害:出现__________障碍,引发传染病,可使人患“尘肺病”,还可能引起恶性病变。③分布:可吸入颗粒物成为我国______地区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10微米免疫功能北方(2)酸雨①酸雨的概念、污染物和污染源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________的降水称为酸雨。污染物:__________和氮氧化物等。污染源:自然污染源、____________和移动污染源。5.6硫氧化物固定污染源②酸雨的危害影响方面主要内容水生生态使河湖水_____,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土壤生态使土壤酸化,造成__________,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植物生长腐蚀树叶,使__________受阻,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建筑物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__________的损坏③我国的酸雨:南方地区严重,现已扩展到华北和______地区。酸化养分淋失光合作用文物古迹东北4.其他大气污染:氟利昂破坏________、CO2排放量增加有可能引发全球性气候变暖。二、大气污染防治1.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能源____________。2.大气污染的防治途径: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开发________技术、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控制机动车污染,以及______污染控制等方面。3.我国治理酸雨的措施:建立“两控区”,即______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限制________的开采,积极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和煤炭______技术,调整______结构。臭氧层生产和消费洁净煤工业酸雨高硫煤脱硫能源一、判断题1.10微米以上的悬浮颗粒为可吸入颗粒物,技术上称为PM10。()2.吸入少许颗粒物能提高人体免疫力。()3.沿海地区的总悬浮颗粒物少于内陆干旱地区。()4.酸雨、臭氧层破坏和全球变暖是世人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5.能源生产和消费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二、选择题6.近年来大气污染现象在大城市相继发生,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污染发生的原因是()A.附近有火山爆发,喷出大量含二氧化硫的气体B.一段时间内的大气降水量大大超出同期平均水平C.城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D.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大量排放,加上阳光的作用解析:选D。大城市发生严重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交通发达,人口集中,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车)排放的尾气多,污染物丰富;同时强烈的光照可加剧大气污染。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气体进入大气后被缓慢氧化,分别形成硫酸和硝酸,随雨、雪、冰雹和雾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据此回答7~8题。7.下列情况可造成酸雨的是()①森林遭到乱砍滥伐②工业上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③广大农村居民燃烧沼气④汽车排放大量尾气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8.减少城市酸雨产生的最佳途径是()A.使用无铅汽油B.工厂把烟囱造高C.工业上将生石灰与含硫煤混合使用D.大力推广使用煤气作为生活燃料解析:第7题,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燃烧矿物燃料释放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第8题,城市中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含硫煤燃烧产生的硫氧化物和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导致的,因此,工业上将生石灰与含硫煤混合使用,可使硫氧化物中和,减少酸雨的产生。答案:7.C8.C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合作探究]1.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形成酸雨的污染源图(见教材P27图2.16)和酸雨的危害图(见教材P27图2.17)。(1)形成酸雨的污染源有哪些?主要污染物有哪些?(2)酸雨的形成机理是什么?提示:(1)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固定污染源(工厂锅炉、家庭炉灶等)、移动污染源(交通工具)。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2)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汽相结合,生成H2SO4、HNO3和HCl,并随雨雪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2.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2004年我国年平均降水pH值的分布图(见教材P28图2.18)。(1)我国酸雨危害主要分布在哪一地区?(2)我国酸雨危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我国酸雨地区分布有何变化趋势?提示:(1)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2)燃烧煤炭产生的SO2过多。(3)地区分布范围扩大,由西南地区扩大到了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华北和东北地区。[核心归纳]1.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影响及防治措施(1)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质量播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指空气中悬浮的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固体颗粒。其主要来源及影响见下表:污染物来源自然渠道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加剧人为渠道建筑工地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且缺乏标准或不达标对人类的影响有利影响少量吸入可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不利影响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如传染病、“尘肺病”、恶性病变等(2)防治措施①扩大绿化面积,减少祼露地面。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③加强城市绿地建设。④控制交通工具尾气排放。⑤控制建筑工地扬尘。⑥加强重点污染源的治理。2.酸雨的基本概况、分布、影响及防治酸雨类型硫酸型由硫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硫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硝酸型由氮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硝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污染物来源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等自然活动放出的酸性气体人为污染源固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燃烧化石燃料排出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污染物来源人为污染源固定污染源生产污染源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和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移动污染源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含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主要分布地区欧洲;北美东部;亚洲的印度、日本、中国、东南亚地区对环境的影响①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②使土壤酸化,肥力降低,农作物减产③腐蚀树叶,毁坏森林④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损坏防治措施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1.易发生酸雨区的共同条件(1)工业发达,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酸雨的污染物质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以要形成酸雨,首先要有形成酸雨的物质。(2)气候湿润,降水较多,有利于酸性物质和水分结合,形成酸雨。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只有与大气中的水分结合,并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面,才会形成酸雨,如果大气中的水分较少,即使酸性气体与水汽结合,也不能形成降水,其就会随风飘散到其他地区,不会对本地区造成酸雨危害。(3)地形较为封闭。较为封闭的地形,由于受地形的阻挡,风力小,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酸性气体就会在本地区大量聚集,和水汽结合,随降水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2.酸雨危害我国南方比北方严重的原因(1)南方有色冶金工业发达,排放大量酸性气体。(2)南方土壤为酸性,大气中尘埃为酸性。(3)南方大城市燃烧高含硫量的煤。(4)南方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5)南方阴雨天气多。[跟踪训练]读我国某环境问题集中分布图(图中阴影区颜色越深,表示污染越严重),回答1~2题。1.该环境问题可能是()A.水土流失B.酸雨C.石漠化D.土壤盐碱化2.形成该环境问题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是()A.技术水平B.环保意识C.工业生产的规模和类型D.交通通达度解析:第1题,该环境问题集中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可能为酸雨。第2题,酸雨的形成与酸性气体的排放有关。我国南方地区工业相对发达,有色金属工业比较集中,酸性气体排放量大,再加上该地区多雨,故该地区酸雨危害比较严重。答案:1.B2.C大气污染防治[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近几十年来,大气污染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下图示意某地两种大气污染现象的形成过程。(1)说出图所反映的大气污染现象,并描述图中有毒烟雾的形成过程。(2)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带来的后果有哪些?(3)结合图,谈谈如何防治大气污染?提示:(1)光化学烟雾、酸雨。形成过程:汽车尾气中的碳化氢和一氧化氮在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有毒烟雾。(2)排放到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生成H2SO4、HNO3、HCl,并随雨雪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后果: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和繁殖;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并危害人体健康。(3)①减少汽车尾气排放;②提倡清洁生产,减少工厂的废气(二氧化硫)排放;③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核心归纳]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跟踪训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5年2月28日,沉寂了一年的前央视主持人柴静带着她的新作——大型空气污染深度公益调查《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出现在网络上,并迅速成为网络热点。材料二PM2.5(10)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中直径≤2.5(10)微米的微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它作为水汽的凝结核,是云、雾、霾的形成因子。雾与霾可相互转化,其区别在于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低于80%的为霾。材料三2014年冬季到2015年春季,我国中东部地区多次自北向南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专家指出,中国部分地区的雾99.9%的情况是霾。下表为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我国部分城市2012年平均PM10浓度(单位:微克/立方米)。国际标准海口香港南昌北京兰州20385079121150(1)根据材料描述分析我国东部地区PM10平均浓度分布特点并分析该特点形成的原因。(2)《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中提到,我国走出“霾”伏还需要巨大努力。请对治理此大气污染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加大宣传教育除外)。解析:(1)分布特点由材料总结,形成原因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2)要减少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除加大宣传教育外,还应加大环保立法、执法力度;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核能和水能等;加大技术投入,发展清洁煤、液化煤等技术,排放时过滤回收粉尘;植树造林等。答案:(1)分布特点:大体上由南向北PM10平均浓度大规模增大,并均超过国际标准值。①自然原因:冬半年空气干燥,西北风强劲,我国北方地区离内蒙古等沙源地较近,冬季冷锋导致锋面逆温,雾霾不易扩散。②人为原因:冬季取暖燃煤、交通工具加重PM10含量;城市高楼林立,阻碍空气水平运动,雾霾扩散受阻。(2)加大环保立法、执法力度;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核能和水能等;加大技术投入,发展清洁煤、液化煤等技术,排放时过滤回收粉尘;植树造林等。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