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小结与测评问题解疑难究研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看探究思路·析核心素养]河口冲积岛[析图文材料·解探究问题]问题.河口冲积岛是在哪几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思维线索]河水搬运泥沙→河口泥沙沉积→冲积岛。[答案]河口冲积岛是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河流入海口处,受潮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缓,携带的泥沙淤积而形成。长江河口冲积岛的变迁图问题1.根据资料描述长江河口冲积岛的生消变化过程。[思维线索]注意图中河口冲积岛的时间变迁及位置的变化。[答案]从图4.25可以看出,长江河口冲积岛的变迁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西沙和东沙为雏形阶段。其年代据历史学者考证,大体可以追溯到唐初或五代。(2)宋代和元代有了扩展。先是姚刘沙(1025年)出水成洲;75年后,在位于姚刘沙西北方向的江中,又涌现出新的大型沙洲,即崇明沙(1101年)。(3)明代,主要是沙洲合并阶段。这以元末明初平洋沙的出现为代表。(4)明末清初,冲积岛基本建造完毕。问题2.推测崇明岛的形成过程。[思维线索]河水泥沙搬运→河口泥沙沉积→冲积岛形成。[答案]崇明岛的形成从唐初以来,历经一千多年。在这一千多年中,崇明岛的冲淤变化和沙洲的坍涨合并同步进行。夏秋之季,长江洪水和风暴潮是决定崇明岛冲淤变化的两个因素。崇明岛的泥沙来源基本以长江泥沙为主,但黄河来沙的变动,对崇明岛的形成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以后,黄河因人为改道由泗水入淮河,经苏北注入黄海,其中部分泥沙由南下的黄海沿岸流带到长江口,在涨潮流的推动下,进入长江河口段参与沙洲的建造过程。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挟大清河入渤海,结束了七百多年直接参与长江河口沙洲建造的历史。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问题1.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思维线索]抓住崇明县的围垦滩涂和沙洲活动。[答案]从崇明岛的自然演变规律可以看出,长江河口沙岛并岸的速度越来越快。这种自然规律的加速演变,不仅与长江上中游人类活动增强而使得水土流失增加有关,更是人们在河口地区顺应自然、基本摸清自然演变趋势后加以改造的产物。近百年或者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利用河流弯道环流作用,利用堤坝护岸与促淤等众多工程,阻止了岸线的坍蚀,围垦滩涂,使崇明岛的面积不断增加。问题2.围海造陆可能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哪些影响?[思维线索]应充分考虑造陆产生的有利影响及不利影响。[答案]围海造陆扩大了陆地面积,但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改变了河口地区水流的速度和方向,改变了水生生物的生活环境等。在崇明岛,河网密度非常高(达9%),河道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岛内土地出现坍蚀。由于河道引排不分,造成沟、河水体循环污染。【分析预测】可以预测,在21世纪中叶到21世纪末,崇明岛(向北)并岸的过程就要完成。崇明岛的冲淤趋势是南岸冲刷,北岸淤积。崇明岛岛南的长江口南支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右岸冲刷严重。在岛北,冲淤变化更加剧烈。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长江口北支以涨潮流为主,加速淤积,北支接近消亡。知识构网络合整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单元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方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①岩浆岩②变质岩③内力作用④背斜⑤断层⑥洪积平原⑦三角洲平原[学思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