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3章 区域产业活动章末知识整合课件 湘教版必修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章末知识整合专题一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1.分析当地的自然因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具体如下表所示:因素具体内容对农业生产影响热量大小影响作物复种指数日温差大小影响作物有机物合成降水量大小影响农业类型降水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影响农业水利工程量大小气候光照强度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因素具体内容对农业生产影响大范围地形类型影响农业类型地形局部地形部位,包括阴阳坡、迎背风坡、河谷地形等影响作物的水分条件和光照、热量条件及土壤和灌溉条件等土壤土壤类型、土层深浅、土壤肥力影响作物类型,产量高低水源水量的多少、季节的变化、上中下游的位置等决定了作物的规模和区域的协调2.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注意播种、生长、成熟不同阶段的差别一般生长阶段对水热需求量较多,成熟阶段对光照、热量需求较高,结合该地自然条件确定该地适宜发展的农作物种类。主要农作物适宜的条件如下:农作物自然条件或分布水稻属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地区小麦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我国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玉米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棉花热量充足、光照强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农作物自然条件或分布天然橡胶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茶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地区3.要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确定生产经营的类型和规模如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依据市场情况决定小麦和牧羊的生产规模;山区交通条件的改善,则可以扩大山区特色农业经营规模;城市工矿业的发展,城郊农业规模应不断扩大发展。4.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选择时要考虑地价、需水量、交通迫切性等因素(1)地价高低与单位面积产值大小一般来说,离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应布置单位面积产值越高的农作物。离城镇由近到远可依次形成多个农业圈层:(2)需水量多少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农业应选择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充足的地方。(3)交通运输的迫切性鲜花等需保鲜、鲜奶等易变质,所以其生产应布置在靠近城镇及交通便捷的地方。【学以致用1】(2019·全国卷Ⅲ)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1)~(3)题。(1)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2)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3)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C.流通效率提高D.储存难度增加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稻谷供需结余数值,长江中游区与淮河下游区为正值,说明是稻谷余粮区,B、D错误;黄河下游区与珠江下游区为负值,但是黄河下游区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稻谷一直难有结余,A错误;珠江下游区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由于近些年珠三角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快,占耕地多,生态退耕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等,使珠三角稻谷生产大幅下降,稻谷难有结余,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C正确。(2)黑龙江省平原面积广阔,人均耕地多,人口密度较小,粮食需求量小,稻谷供需盈余量大,而安徽省人均耕地较少,人口密度较大,粮食需求量大,稻谷供需盈余量小,A正确;安徽省人口稠密,农业劳动力较多,B错误;安徽省纬度较黑龙江省低,热量丰富,复种指数较高,C错误;两地淡水资源都丰富,D错误。(3)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为保证粮食安全,粮食出口数量少,A错误;我国南方地区人口稠密且喜食稻米,稻谷的需求量大,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大量稻谷南运,使运输成本上升,B正确;大量稻谷南运,会增大稻谷区域供需差异,使流通效率降低,C错误;北方高温期较短,利于粮食储存,粮食存储难度减小,D错误。答案:(1)C(2)A(3)B专题二工业区位选择与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1.工业区位选择(1)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工厂应当布局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2)工业区位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工业区位选择主要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环境因素等方面考虑。①自然条件方面:要考虑是否有修建工厂所需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是否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②经济条件方面:需要考虑能否尽可能地接近原料地、动力基地、劳动力丰富的地方、市场和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否有良好的社会协作条件。③社会条件方面:主要考虑政策、个人偏好与工业惯性的影响。④环境因素:应根据不同工厂的污染特点,尽量减少对城区或居民区的污染。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要考虑风向;水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要考虑污水的排放;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2.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分析区域工业发展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条件、农业基础(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等)、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1)应用时的注意事项:①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结合当地特点,分析其工业发展的主导因素;②要适当地阐释,切忌简单罗列几个关键词;③要语言规范,运用正确的地理术语;④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大方面去分析。(2)案例剖析: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条件:①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海运方便,有利于对外开放,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连接国内各地,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②当地及邻近地区资源或原料丰富,如辽中南地区的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煤、铁、石油、海盐、棉花等;③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雄厚,辽中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地区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有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势;④四大基地中有不少的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3.传统工业地域的可持续发展措施(1)存在问题:世界绝大多数工业区域均为传统工业地域,这类工业区一般都是在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基本上都以传统工业部门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工业密度很大,工业集聚优势明显为主要特征,但在其多年发展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生产结构单一、资源枯竭、能源缺乏、设备落后、环境污染严重、发展空间狭小等问题。(2)可持续发展措施: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调整工业布局,降低成本;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治理污染,美化环境。【学以致用2】(2019·全国卷Ⅰ)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成(1)~(3)题。(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A.燃料来源分散B.空间布局分散C.原料来源分散D.产品市场分散(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A.城乡统筹创新B.生活方式创新C.农业发展创新D.科学技术创新解析:(1)由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村办企业涌现,但都是基于“一村一地”的形式,相对来说空间布局较分散,不够集中,因此出现了“村村冒烟”的现象,B正确。“村村冒烟”是生产的结果,与燃料来源、原料来源、产品市场分散的关系不大,A、C、D错误。(2)由材料可知,“抱团”是指各村进行入股合作,而“飞地”指的是相对发达的地区,也就是条件优越的城镇区域。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也就是说,乡镇提供符合指标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而资金补贴则是由相对发达的城镇地区进行提供,双向互惠,壮大了集体经济规模,实现了共赢,推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区域的协同发展,有效地提高了资金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原先资金以及建设用地资源不足的问题,②④正确;在实施“抱团飞地”模式之前并没有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①错误;“抱团飞地”主要是针对原先集体经济资金、资源发展总量少的问题,跟教育无关,③错误。故选D。(3)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实质上就是通过整合县域资源,推进城镇等发达区域和乡村等欠发达区域协同发展,因此主要体现了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的创新,A正确;“抱团飞地”模式不是生活方式创新,也没有提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发生变化,B错误;农业发展创新是农业机械或者是耕作方式等的变化,C错误;“抱团飞地”模式体现的是城乡发展模式的创新,并非科技的创新,D错误。答案:(1)B(2)D(3)A专题三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其区位选择非常重要,交通运输线和点虽然有不同的类型,但它们的布局都受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1.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区位因素主要影响平原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地形山地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区位因素主要影响水文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地质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气候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2)社会经济因素区位因素主要影响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区位因素主要影响社会因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技术因素使运输网延伸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港口汽车站航空港自然因素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势平坦开阔,位置适宜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港口汽车站航空港经济、社会、技术因素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另外还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运作服务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集中地区的城市外围最为有利港口汽车站航空港选址要求河港: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且交通便利的地方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的直接联系的地点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天气较好,地势较高,距城市较远但交通便利的地方【学以致用3】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型盘山公路。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据此完成(1)~(3)题。(1)现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①经济实力增强②科技水平提高③汽车性能改善④降低施工难度,节省投资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山区公路建设尽量“少走弯路”,主要是为了()①缩短里程②少占土地③减少污染④节省投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下列有关地形对公路选线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道路在陡坡上应尽可能地穿越等高线B.山谷中的道路应取直道C.平原地区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D.平原地区选线时应尽可能地绕过居民点解析:(1)在山区兴建平直的高速公路需要挖隧建桥,工程难度大、投资多,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之提供了条件。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利于缩短通行里程,少占耕地,与汽车性能提高无关,选A正确。(2)山区修建高速公路,逢山开

1 / 4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