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化过程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及成因。(重点)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难点)3.了解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趋势。自主探新知习预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1.城市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影响领域表现城市高楼鳞次栉比、道路纵横交错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农村城市现代文明影响传统的和劳作方式,农村青年向往着都市的繁华城乡差距因的现代化、技术的普及而大幅度缩小生活习惯信息交通运输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2.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1)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产生。(2)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3)城市重要的。热岛效应污染源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3.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改变了土地。(2)改变了居民的就业方式。(3)乡村景观逐步为建筑物密集的所取代。(4)使人口和由分散到集聚。(5)影响和改变着地方文化。利用方式产业活动城市景观二、城市环境问题1.城市病(1)原因:长期的高强度的。(2)表现工业生产交通拥挤就业困难地价房租昂贵2.城市郊区化(1)概念:城市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或卫星城迁移。(2)表现:居民由市中心区向迁移,和也随之向外扩散,造成的衰落。二、城市环境问题郊区市中心区制造业商业郊区三、我国城市发展趋势为了协调人口、社会、经济、环境与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关系,我国提出了城市发展的六个趋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经济增长信息化手大型中心城市农业人口人居环境以人为本段坏(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都是不利的。()(2)解决城市拥堵要靠修建更宽阔的道路。()(3)我国人口众多,应大力发展大城市,使大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心。()(4)为控制环境污染,应从中心区大量外迁人口。()(5)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B.城市人口和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提示】(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并非都是不利影响,也有有利的一面。城市化过程可以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可以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从而改善环境。(2)×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要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对道路的管理。(3)×我国人口众多应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城市职能,协调发展中小城市。(4)×控制城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环境问题应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而不是外迁人口。(5)B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主要是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工业大量排放废弃物,而城市环境不能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净化造成的。合作攻重难究探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近年来,一到雨季,“到某某城市看海”就成了许多城市居民的口头禅。暴雨以它独有的方式,给一座座现代化城市留下了深刻烙印。街道成河、汽车没顶、交通堵塞、人员伤亡……内涝似乎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遭遇强降雨后的普遍状态。问题1(综合思维)城市内涝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城市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同时城市建设导致地面被硬化,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问题2(人地协调观)城市内涝可能带来哪些危害?【提示】城市内涝可能会对交通安全、城市卫生、排水、周边生态系统等带来危害。[归纳总结]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地理要素城市化的影响后果地形进行改造,趋向平坦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气候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热岛效应,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形成城市风,将城市的污染物带到郊区,将郊区的污染物带到城市水文破坏原有河网系统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残留河道因富营养化而变黑发臭生态工业“三废”、生活污水及垃圾,干扰、破坏生态环境城市生态遭受破坏,环境恶化2.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人文环境农村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居民就业方式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景观特征乡村景观城市景观人口分散、农业人口密集、非农业人口经济开放程度低高信息、交通欠发达发达文化、观念受教育程度低,整体文化素质低受教育程度高,整体文化素质较高1.某年夏季长沙遭遇严重的城市内涝,读下图,回答(1)~(2)题。(1)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①水泥路面多②下水道多③绿地多④人口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②禁止开采地下水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持天然池塘、河道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⑤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⑤(1)A(2)C[第(1)题,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是由于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路面硬化,降水难以下渗,大多通过下水道流入河道。第(2)题,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可增加雨水的下渗;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能起到滞洪、泄洪作用;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不仅能调节气候,还能增加雨水下渗、提高其涵养水源的能力。]城市环境问题及我国城市发展趋势2019年1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问题1(人地协调观)“无废城市”是否就是没有固体废弃物存在的城市?【提示】“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需要长期探索与实践。问题2(综合思维)常见的城市环境问题有哪些?【提示】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问题3(地理实践力)整治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提示】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归纳总结]__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城市污染问题及解决措施主要表现大气成因危害整治措施污染城市居民燃烧化石燃料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尾气使城市空气污浊,危害人体健康合理布局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扩大绿化面积,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生产和建设、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及时清理,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损害身体健康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市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2.城市社会问题及解决措施主要表现成因危害整治措施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造成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导致住房紧张,影响居住质量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优先发展公交就业困难,失业队伍增加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乡村人口无序迁入造成贫困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图解“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2.首届中国国际生态城市论坛在天津滨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其主题为“生态城市与绿色复苏”。生态城市是目前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据此回答(1)~(3)题。(1)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C.城市所在地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太差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最彻底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2)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A.绿地B.工业区C.交通区D.住宅区(3)将天津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合理措施有()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②控制城市化进程③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④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⑤集中布置城市用地⑥分散城市职能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⑤⑥D.①③④⑤(1)B(2)A(3)A[第(1)题,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土要是因为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工业大量排放废弃物,而这些已超过城市环境的自净能力。第(2)题,生态城市环境优美,在城市中心区环境问题通常较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生态城市多在市中心修建大量的绿地来改善环境。第(3)题,生态城市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非常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可以通过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分散城市职能等途径来实现。]素养固双基标达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据此回答1~2题。1.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D.增强排污排涝能力2.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B.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C.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D.河道取直,水质恶化1.D2.B[第1题,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建筑地面越来越多、绿地越来越少,降水多时会造成城市地表积水多,若排水不畅,会造成城市内涝。城市渠化通过裁弯取直和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原来蜿蜒多变、流动缓慢的天然河道改造成为外形归顺、水流顺畅的人工明渠,以达到稳定河势,加大过流能力,尽快排泄洪水的目的,能及时排除地表积水到水渠中,增强排污排涝能力。第2题,城市渠化使河流流速加快,减少泥沙淤积;河道硬化破坏了河底生物的生存环境,一些生物难以生存;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阻断了地下水位的补充来源,地下水位下降;河道取直、水流加快,水质在一定程度上净化加快。]图甲和图乙为研究性学习小组观察记录的我国某城市相关资料。读图,回答3~4题。甲某城区道路交通拥堵时段分布乙该城市气温日变化3.由图甲分析,解决该城区道路交通拥堵的合理措施有()①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②积极推广使用电动汽车③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④所有车实行单双号出行⑤错开上下班高峰时间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⑤D.①③⑤4.若该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结合图甲、图乙判断该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可能在()A.0~4时B.6~9时C.10~15时D.15~19时3.D4.B[第3题,图甲显示8时左右和18时左右车辆通过次数最多,即上下班时间为车辆通行高峰。为防拥堵,应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错开上下班高峰时间。②无益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④说法太绝对,不可行。第4题,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应当是污染气体最多(汽车拥堵高峰)又不容易扩散(气温较低,对流微弱)的时段。对比题目中的四个时段,6~9时气温较低,上升气流微弱,污染气体不易扩散,且该时段车辆通过次数高,排放尾气多,因此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教材P41活动思考谈自己的看法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1)适当评价各种交通工具的优缺点。如公共汽车和电车载客量大,机动灵活性差;小轿车机动灵活、舒适,载客量小;自行车无污染等。(2)优先发展哪种交通工具要根据各自城市的具体情况决定,不能一概而论。(3)同时要考虑发展各种交通工具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教材P43活动探究1.首先把城市化简单地当作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指标来追求,靠行政区划调整以扩大管辖面积。如草原、沙漠地区和某些工矿区,尽管数字上反映的城市化率比较高,但不能说明其城市现代化水平高。城市化的实质是产业结构转型,就业结构优化,非农就业岗位增加。但目前一些地方不重实质而重形式。其次,在城市化问题上玩“数字游戏”导致了对城市、城市化基本概念的混淆。由于不少地方追求以改变行政区划来扩大城市辖区,把城市扩大,导致城市式“聚集的点(中心)”,还是“城乡不分的面(区域)”变得日益模糊。譬如,一些大城市所辖郊县改市,这样一大片的乡村区域都变成“城市”了。第三,城市核心竞争力定位比较混乱。有的城市为了展示其城市化水平,盲目扩大广场,大造大草坪、宽马路、摩天大楼等形象工程,甚至还出现城市之间的盲目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