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前教育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LOGO实用文档外国学前教育史李向玲LOGO实用文档绪论外国学前教育史的研究对象为什么要学习外国学前教育史学习外国学前教育史的方法外国学前教育的历史演变LOGO实用文档第一编古代学前教育第一章原始社会及古代东方国家的幼儿教育第二章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学前教育第三章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前教育第四章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LOGO实用文档第一章第一节原始社会的幼儿教育一、幼儿教育的性质及形式前氏族时期—群婚制儿童公有/公育母系氏族时期—偶婚制8岁前后有区别父系氏族时期—一夫一妻制全家总动员LOGO实用文档第一章第一节一个群体中的女子与另一群体中的男子互为共同的妻与共同的夫亦称“单偶婚”、“个体婚”,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形式指一男一女在一定时期内结成相对稳定配偶关系的婚姻形式群婚制偶婚制一夫一妻制LOGO实用文档第一章第一节(一)对偶婚形成的原因:1、相对个体的生产方式要求相对个体的婚姻2、相对稳定的居住环境相对稳定了男女两性的结合3、自然选择规律不断排斥群婚制4、婚姻禁例增多,随意选偶越来越困难5、人类感情因素发展的结果LOGO实用文档(二)对偶婚的特点:1、与群婚相比,配偶范围逐步缩小到相对稳定的成对男女之间2、与一夫一妻制相比,成对配偶的同居仍显得十分脆弱,不够稳定牢固3、对偶婚仍属原始社会的婚姻形态4、对偶婚是具有过渡性质的婚姻形态LOGO实用文档第一章第一节二、幼儿教育的内容生产劳动教育其他(宗教教育、美育、军事体育)社会知识及道德规范教育LOGO实用文档第一章第一节三、幼儿教育的方法其他尊长的讲授与示范观察与模仿LOGO实用文档第一章第一节四、原始人的儿童观婴儿是父母的隶属物品现象:杀婴、弃婴或杀婴献祭流行的必然性:生产力水平低,控制人口对留下的子女更加爱护,教育意识强化LOGO实用文档第一章第一节儿童公有公育,教育无阶级性,人人享有教育权为社会关系和生产劳动需要培养儿童,学用结合无专门的教育机构,教育具有附带性内容具有多面性五、结语原始社会幼儿教育的主要特点LOGO实用文档第二章第二节古代东方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已建立奴隶制国家学校产生的原因和形式(分析)重要原因是奴隶制国家制度的建立与文字的出现等学校最早出现于皇家的宫廷之中LOGO实用文档第一章教育形式:家庭教育、宫廷教育教育内容:父辈技艺的传承,包括祭祀、医学、建筑、农务等教育方法:家长制加体罚教育形式:家庭教育、会堂教育教育内容:父辈技艺的传承,包括祭祀、医学、建筑、农务等教育方法:家长制加体罚教育形式:家庭教育、寺庙教育教育内容:日常生活习惯、传颂《吠陀》经典教育方法:家长制古代希伯来古代印度古代埃及一第二节古代东方国家的幼儿教育二三LOGO实用文档第二章第二节古代埃及1、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形式(识记)家庭教育宫廷教育2、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内容父辈技艺的传承,包括祭祀、医学、建筑、农务等属于祭司、医学、建筑、军事等职业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重走父辈的从业道路,世代相传地去继承父业。从教育的形式上看,它具有多样性和等级性。儿童是按照各自出身的不同而接受相应等级的教育的。从教学的内容上看,它具有实践性和职业性一般总是家长从事的职业,也就成为儿童学习和仿效的目标。3、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方法:家长制加体罚实行家长制加体罚,儿童身心备受摧残。LOGO实用文档第二章第二节古代希伯来1、古代希伯来学前教育分为两个历史时期(识记)家庭教育时期会堂教育时期2.、古代希伯来犹太教与学前教育的关系(领会)3、分析古代希伯来人重视学前教育的主要原因LOGO实用文档第一章第二节古代印度1、婆罗门教的学前教育(识记)婆罗门教源于印度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以《吠陀》为最古经典。信奉梵教、毗湿奴和湿婆为三大主神。把人分为四种种姓,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这些宗教信条,也就是为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提供了主导思想。古代印度实行家长制,婆罗门为保证种姓的世袭和尊严,父亲必须在家里细心指导子女记诵吠陀为经典。种种家庭教育从儿童幼年开始,教育内容除了身体养护和传授生活知识、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外,最主要的是传颂《吠陀》经典。2、佛教的学前教育(识记)佛教的幼儿教育一般在家庭里进行,主要在信仰方面、公德意识的养成方面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通过耳濡目染初步了解有关知识和内容。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是与种姓制度和宗教神学密切相关的,其中婆罗门教的教育是以维系种姓压迫和培养婆罗门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的。佛教教育在印度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幼儿教育的有家庭教育和寺、庙教育之分。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始终被浓厚的神学说教所统治。LOGO实用文档3、领会: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与学前教育的关系4、分析古代印度婆罗门教与佛教学前教育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婆罗门教源于印度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以《吠陀》为最古经典。信奉梵教、毗湿奴和湿婆为三大主神。把人分为四种种姓,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这些宗教信条,也就是为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提供了主导思想。古代印度实行家长制,婆罗门为保证种姓的世袭和尊严,父亲必须在家里细心指导子女记诵吠陀为经典。种种家庭教育从儿童幼年开始,教育内容除了身体养护和传授生活知识、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外,最主要的是传颂《吠陀》经典。佛教的幼儿教育一般在家庭里进行,主要在信仰方面、公德意识的养成方面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通过耳濡目染初步了解有关知识和内容。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是与种姓制度和宗教神学密切相关的,其中婆罗门教的教育是以维系种姓压迫和培养婆罗门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的。佛教教育在印度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幼儿教育的有家庭教育和寺、庙教育之分。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始终被浓厚的神学说教所统治。LOGO实用文档第二章第二节种姓制度是印度与其他南亚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体系。种姓制度以婆罗门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系、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LOGO实用文档第一章第二节教育具有了阶级性、等级性儿童公有公育转变为以家庭教育为主特权阶层子弟的教育开始和劳动、社会生活脱节以及流行父权制四、结语LOGO实用文档第二章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学前教育古希腊斯巴达雅典古罗马前期罗马后期罗马←两个代表两个时期→第一节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学前教育概况LOGO实用文档第二章第一节一、古代希腊的学前教育斯巴达的幼儿教育3万(奴隶主)——25万(奴隶和平民)教育目的:培养性格坚强、英勇善战的军人儿童观:儿童属国家所有,教育亦是国家的责任;出生时,受国家长老检视,只有强健的、可能成长为良好战士的婴儿才允许养育成人。LOGO实用文档第二章第一节斯巴达的幼儿教育教育形式:出生后:由善于抚养、调教孩子的妇女进行教养5—6岁:男孩被父亲带到成年男子聚会的场所,接受生活方式的初步熏陶7岁以后:男孩进入国家公育机关“教育场”,集体生活教育内容:军事训练、性格教育外铄论、国家(或社会)本位论的典型范例外铄论(环境决定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刺激或要求,以及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是一个关于解释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名词,和内发论(遗传决定论)相对。著名代表人物有中国的(荀子)、英国的(洛克)和美国的(华生)。LOGO实用文档第二章第一节雅典的幼儿教育教育目的:培养英勇的战士、有文化知识的政治家、能说善变的思想家、精明能干的商人、国家上层统治人才儿童观:儿童属于家庭及父母所有、婴儿能否养育决定权在父亲有重男轻女的倾向LOGO实用文档第二章第一节雅典的幼儿教育教育形式:出生以后:有母亲或奶妈抚育、富裕家庭雇保姆(斯巴达的妇女)、家庭女教师7岁以前:男女儿童受同样的教育7岁以后:男孩有教仆陪同进文法和音乐学校女孩一直受家庭教育,学习读写、演奏乐器、纺织、缝纫、烹饪和刺绣等教育内容:军事、体育、智育家庭教育内容:音乐、故事、游戏、玩具、行为习惯的培养(父亲通常不关心年幼子女的教育)LOGO实用文档第二章第一节1.国家对幼儿的体质都十分重视,并采取了“优选法”措施;2.教育都是在家庭中进行,母亲是天然的教师;3.轻视任何形式的体力劳动和劳动教育;4.教育已成为奴隶主阶级及其子女的一种享受和特权,从小就开始对儿童进行道德行为的熏陶,灌输剥削阶级思想意识;但斯巴达和雅典的整个学前教育还处在萌芽阶段。这些共同点与斯巴达和雅典都是奴隶制国家有关。斯巴达和雅典学前教育的共同点:LOGO实用文档第二章第一节1.在婴儿生存权上,斯巴达是由政府官员来决定,而雅典一般由父母来决定;2.在培养目标上斯巴达是培养英勇善战的战士,雅典则要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3.在教育内容上,斯巴达偏重于身体的养护和品格的陶冶,雅典则还增加初步知识和音乐欣赏等;4.在教育方法上,斯巴达强调简练、严厉和服从,雅典注重和谐、灵活和温情。这些不同点的产生,是由于斯巴达是实行奴隶主贵族寡头政治制度的农业城邦,而雅典是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工商业城邦。斯巴达和雅典学前教育的不同点:LOGO实用文档第二章第二节二、古代罗马的学前教育前期罗马的幼儿教育儿童观:子女乃父母的私有财产,父亲对子女有生杀大权教育方式:7岁前由母亲教育,满7岁时男孩跟随父亲参加社会活动接受父亲的影响和教育,或进入学校学习;女孩继续在家跟随母亲学习纺织羊毛及做家务活。教育内容:有关礼貌及宗教色彩的知识,常以父亲的格言及歌谣的形式进行LOGO实用文档第二章第一节后期罗马的学前教育基督教的兴起对儿童观及幼儿教养的影响积极方面:1、婴儿是具有灵魂的人,谴责杀婴无异于谋杀或异教徒的邪恶行为,改变了杀婴或弃婴的陋习。2、建立收养弃子孤儿的“乡村之家”,是历史上最早的收容幼儿的福利机构。消极方面:基督教的某些教义对幼儿教育身为不利LOGO实用文档第二章第一节基督教会神学理论家奥古斯丁的神学理论体系原罪论:人生而有罪,人性本恶赎罪论:人生在世要不断洗涤自己的罪恶,只有皈依上帝才能得救禁欲主义:由于人性本恶,需压制人的情欲,摧残肉体以拯救灵魂LOGO实用文档柏拉图昆体良普鲁塔克亚里士多德第二章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学前教育第二节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LOGO实用文档第二章第二节一、柏拉图柏拉图1、生平、著作与世界观2、学前教育的意义与任务“凡是开头最重要”“先入为主”早期教育的任务主要在于对儿童施加合适的影响,以形成良好的习惯LOGO实用文档第二章第二节3、学前教育阶段的划分及教育内容7至17岁:接受普通教育,音乐和体育18至20岁:军事训练、音乐教育、算术、几何、天文20至30岁:高深的科学理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30至35岁:哲学用辩证法认识真理35至50岁:积累工作经验50岁:成为最高统治者——哲学王(出生至3岁——3至7岁)儿童公育,送国家特设的托儿所,母亲喂奶。孩子的本性需要游戏,讲故事、寓言、诗歌、音乐、美术、体育锻炼柏拉图7岁前是学前教育:LOGO实用文档第二章第二节4、论幼儿游戏和故事材料的选择他认识到游戏符合幼儿的天性,应给予满足,原则是游戏的内容和方式必须符合法律精神;让孩子发明自己的游戏是最好的;游戏还应与音乐相配合。重视讲故事,认为这是进行道德、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5、论幼儿道德习惯的培养“实践做好事能养成美德,实践做丑事能养成邪恶”主张利用儿童喜欢模仿的特点,引导儿童从小模仿有优秀美德的人物。柏拉图LOGO实用文档第二章第二节6、柏拉图在教育史上的地位①是西方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首次提出教育的许多问题②重视教育的政治意义③是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奠基人柏拉图重视优生优育、主张和谐发展的思想指出游戏的意义提出慎选故事教材重视幼儿道德习惯的培养他的奴隶主偏见和唯心主义哲学观应加以摒

1 / 9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