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阅读策略教学姓名:李广荣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学科教学(语文)指导教师:李海林20071222论阅读策略教学作者:李广荣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汪家兴如何指导学生加强语文高效积累-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9)中学是形成学生语文匏力的重要时期.知识积累,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主渠道.因此,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乐积累,会各累,从而促进语文能力提高,推进语文课程教学改革.2.学位论文王丽中学语文知识教学的现状反思和对策研究2009语文知识在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它是语文课程的基础,引导着语感的生成,肩负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双重角色。但由于受新课标的影响,也为校正“知识中心”教学的弊端,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人们对语文知识的教学却又陷入了一个误区,由于教师搞不清楚什么知识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最有价值,看不到知识教学带来的直接后果,于是,语文教育界开始涌动起一股“淡化”乃至“排斥”语文知识的潮流。在这种情况下,本人不揣浅陋,在汲取前人理论精华的基础上,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践,联系中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知识的教学进行了整体的思考和研究,试图给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一点启示。论文首先试就当前中学语文知识教学的现状作分析,通过语文知识在地位、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变化,了解当前中学语文知识教学的淡化。反思中学语文教学淡化语文知识教学的原因,可以说理论阐述的不完善,实践中的矫枉过正和知识系统有待更新三方面都值得探讨。当然,淡化语文知识教学也确实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不良的后果。它的淡化使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知识积淀都受到了影响;同样也不利于中学阶段内部的知识教学和初高中这间的知识的衔接,不利于整个语文学科的体系教学。因此,语文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语文知识的支撑,合宜的能力还要有适当的知识来建构,我们有必要探讨语文知识在语文能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对新课标下语文知识教学的对策研究,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论文从重建语文知识观,重构语文学校知识,重重程序性知识教学,重谋语文知识教学策略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因为忽略语文知识和以“知识为中心”的传授模式是两个极端,我们面临的是如何把过去旧的知识体系格式化,重新建构有用的、有序的知识体系:如何让知识体系变成具有生成性和发展性的动态化过程;如何将必备的识记性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内化成知识能力,并灵活自主地运用知识传情达意,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这些方面的探讨对中学的语文知识教学实践都有一定的意义。3.期刊论文段秀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发展2009,(5)初中语文教材中,民族团结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时,结合课文内容,努力挖掘、努力渗透,可使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青少年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重要性,继承和发扬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这是中学语文教师义不客辞的使命.4.学位论文文世琼中学语文教学中隐性知识向能力转化探析2007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观点引起了语文教育界的争论,语文知识再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不可回避的理论问题。为什么语文知识教学会备受责难?为什么过去的语文知识教学会受到质疑?在众说纷纭的讨论之中,学者们都从一定的知识立场出发发表了“我认为正确”的看法。语文知识教学受到质疑的原因很多,但是,关键的原因还是人们的认识问题。人们对知识、语文知识、能力、语文能力以及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等问题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本文循着揭示问题——廓清认识一一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行文,正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对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关系进行了历史追述,展现了语文知识与能力关系的发展变化的轨迹;对当今的语文知识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源,以揭示问题的关键。第二部分是概念及概念间关系的表述。主要阐述了知识的定义、分类,语文知识的内涵、语文知识的分类,能力、语文能力及其关系。第三部分紧承第二部分的阐述,从新的知识分类学的观点出发,遵循语文知识的特殊性,提出了语文隐性知识的概念,并证明了它的存在,阐发了探究语文隐性知识对语文教育的意义。第四部分主要从认知心理学、非系统性理论、协同论和控制理论等方面分析探讨了语文隐性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可能性。第五部分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语文隐性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策略和方法。语文隐性知识向能力转化要经历认知、联系、自动化三个阶段;设置情境、调动内隐认知、显性知识隐性化和隐性知识显性化是实现语文隐性知识向能力转化的策略;隐性知识显性化和让隐性知识流动起来是实现转化的主要方法。正文的五个部分是紧密联系的,是由揭示问题——廓清认识——解决问题这个思路将它们统率起来的。5.期刊论文陆俭明.李镗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知识的分布与教学问题-语言文字应用2002,(1)本文在说明语文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的基础上,说明语言知识的讲授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具体说明在语文教学中需要讲授哪些语文知识,最后示范性地说明语文知识的讲授必须坚持随机教学,必须采取点拨式教学法.6.期刊论文史成明语文知识教学不宜矫枉过正-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1)中学语文教学要不要淡化甚至废除语文知识的教学,在新中国语文教学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因为,在那一段时间内,我们不但非常重视,还形成了语文知识教学所谓八字宪法的表述,即字、词、句、篇、语(语法)、修(修辞)、逻(逻辑)、文(文学).7.学位论文孙庆国论运用分层策略教学初中语文知识2009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传授必要的语文知识,对于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有重要作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不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此后对语文知识及其教学的争议和反思比较多。因为语文知识的基础性地位没有改变,所以语文教师要正确理解课标的意图,实现由提高知识到提高能力的转变。在语文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应考虑方式、方法,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些知识。本论题按照现状分析、操作方法和实践价值三方面依次展开。br 分层教学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教学策略,将这一策略运用到语文知识教学中,可望实现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从语文知识教学现状看,有如下几点不足:课程标准对语文知识的“淡化”程度语焉不详、教材中的语文知识要点零碎要求欠缺、传统语文课堂效率低下、初高中语文知识衔接欠自然等。br 运用分层策略应坚持主体性与主导性原则、保底性与动态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其优势在于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有效教学和提升语文素质。运用分层策略教学语文知识必须要抓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评价这五个环节。要针对学生的基础水平,将教学目标分层设定。上课时紧抓基础知识、适当拓宽知识面,关注学生在课堂的反应以及灵活分配课堂时间;课后的作业、辅导和评价也要分层对待。对这些环节的处理,教师既要着眼整体进步,又要照顾个别差异。利用分层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挖掘教材的知识内涵;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提升语文素质,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br8.期刊论文刘杏中学语文教学要重视逆向思维能力训练-考试周刊2008,(27)中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能力训练,特别是写作能力的训练.前苏联心理学家彼罗夫斯基曾对能力作如下描述:能力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能力是人的心理特点,它们决定着知识、技能、熟练获得的成就.从中可知,能力是心理特点、心理品质.写作作为各种语文知识的综合,其能力的提高要求有优良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提高离不开智力训练,高智力训练的核心是思维训练,思维训练有深刻、灵活、批判、敏捷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人与人之间个体思维的差异,而思维的独创性是建立在思维的深刻性之上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其本质的一种优良的品质,其作用类同鸟的翅膀,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应予以重视.逆向思维是求异思维的一个重要分支,隶属思维的独创性,在作文立意方面尤显重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9.学位论文栾广丽一体两翼: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与语文素养的双向培养2006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历来争论不休,2000年修订的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2003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语文课程的“立人”功能,要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课程目标,强调一体两翼双向培养。本文依据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尝试探讨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双向培养问题。引论部分简述选题背景。第一章从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道德水平及心理现状,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高考和社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偏差,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性质共六个方面分析了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第二章探讨中学语文教学进行人文素养与语文素养培养的相关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第三、四两章是论文的主体,重点阐述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首先从继承和发扬古代人文教育思想,让学生领略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在阅读教学中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在语文实践中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论述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然后从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语文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语文能力的锻炼与提高等方面论析语文素养的培养方法。结语部分进一步总结人文素养与语文素养的关系,并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提出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双向培养的构想和建议。10.期刊论文袁建臣诵读: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文教资料2005,(33)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也应着重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由于培养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人文素养靠的是在语文实践中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因此对于打基础的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更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应该更多地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e7d5ff53-64a5-4a8b-8379-9dff00ce2d8a下载时间:2010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