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三俗”——保护中国荧屏一、婚恋节目“三俗”现象引入(一)凤姐视频:。。。“我九岁博览群书,二十岁达到顶峰。我现在都是看社会人文类的书,例如《知音》《故事会》……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没有人超过我。”。。。(此语出自一位名叫罗玉凤的打工妹之口。身高1.46米的罗玉凤被网友称作“凤姐”。在上海地铁站发过1300份征婚传单、誓嫁身高1.8米的名校硕士生的她通过一次电视节目而一炮走红。)而推究其原因,除了“凤姐”那雷倒人的话语及经历外,传媒机构的助推作用不可小觑。凤姐在各地电视娱乐节目中先后登场,先是引起轰动,继而被爆造假,实是一场有预案的商业炒作,而一些媒体不但积极“配合”,连篇累牍地予以报道,电视台更是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弄虚作假,安排“演员”作秀,将观众狠狠地涮了一把。下面我们来看另一个风口浪尖上人物(二)《非诚勿扰》马诺视频:。。。“你愿意经常跟我一起骑自行车吗?”在我国收视率颇高的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一位年轻的男嘉宾向女嘉宾马诺祈求般地提问。马诺则笑着用一句“我宁愿坐在宝马里哭”来回答,让无数电视机前的观众为之哗然。。。。在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创下收视冠军、广告暴利激增的刺激下,全国各地省级卫视争相模仿,纷纷推出相亲节目。一时间,荧屏里遍布“剩男剩女”,“拜金女”“富二代”等相亲话题人物轮番登场亮相。毫无疑问,马诺和她所代表的一批“物质女孩”,信仰的爱情观是金钱、地位、权力和享乐至上。这不仅引起了中国社会对节目中盛行的畸形“婚恋观”的广泛批评,也受到国家广电总局的通报批评,刮起“反三俗”之风。(然而从公众的反应看,这事很低俗。显而易见,真要举起打击低俗的板子,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打在媒体身上。媒体本靠公信力安身立命,却公然弄虚作假,贬低公众智商,玩弄公众情感,实在可恶。)(然而,在背景下被常常拿来说事的“低俗化”到底是什么?)二、传媒低俗化:一是在内容上,将凶杀、暴力、色情甚至是封建迷信、人类灾难等信息还原、放大,将重点放在花边新闻、犯罪和暴力事件、公众人物隐私等方面,“冷血新闻”“恶搞新闻”“炒作新闻”频现。二是在表现形式上过分强调故事性、趣味性,标题设置一味煽情,版面处理追求视觉冲击,走新闻故事化、戏剧化的道路,感情因素和细节被大肆渲染,甚至以色情画面、挑逗性动作和粗俗肉麻的语言来迎合低级趣味。三.广电总局通报2010年6月10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对近期引起诸多争议的婚恋交友、情感节目进行规范管理。针对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的这两份文件,《焦点访谈》还对其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声称将对其中存在的造假、过度炒作、宣扬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价值观等现象进行整治。措施包括将所有该类节目改成录播、对节目内容和主题进行把关等。(视频:《焦点访谈》节目中公布了国家广电总局针对有些婚恋交友节目和情感故事节目发表的通知,在指出相亲类节目种种弊端和不良影响后,又播放了随即采访观众的画面,提出“有些这类节目让观众质疑,家长甚至不敢让孩子看”的力证,并以此总结出“上这些节目应该不是真心征婚吧。”、“宣扬偏离大众的价值观。”“会影响观众的所作所为。”等观点。此外,针对在说到“节目嘉宾身份造假、情感故事造假、编假”时,更播放了“凤姐”罗玉凤讲述自身故事的画面。)《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通知要求1、认真审核嘉宾身份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要把好嘉宾关,要认真核实嘉宾的真实身份,严禁伪造嘉宾身份,欺骗电视观众。不能由演员、模特、富二代占据荧屏。不得邀请个人品德有问题或有争议,持不正确或非主流价值观、婚恋观的人物参加节目,对嘉宾的个人身份审核。2、交友类节目不得现场直播节目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各婚恋节目不得在节目中互相诋毁、攻击。不得设计出位环节。所有交友类节目均不得现场直播,要严格执行播前审查和重播重审制度,对有问题的内容和错误的观点必须删除。3、不得渲染丑恶情感故事类节目不得展示丑恶、迷信;不得展示因亲情矛盾、家庭纠纷导致的极端行为、过激言论、‘揭伤疤’或恶性案件;不得过分渲染悲情、阴暗、颓废心态……情感类节目及相亲类节目都应加强对嘉宾的良性引导,对主持人的选择也应慎重。同时,对那些引起社会恶评的嘉宾,不允许此类节目再起用。4、不得炒作拜金主义文中明确规定禁止展示或炒作拜金:“节目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各婚恋节目不得在节目中互相诋毁、攻击。”广电总局还明文规定,所有交友类节目均不得现场直播,要严格执行播前审查和重播重审制度,对有问题的内容和错误的观点必须删除。四、社会评论“广电总局的通知规定得十分到位,来得很及时,”不少观众说,“如果电视台只为收视率,放弃媒体责任和道德底线,用越来越大胆的言论挑战观众的极限,相亲节目即便不被广电总局叫停,也会被观众无情抛弃。”赵忠祥、敬一丹、王小丫、涂经纬等名嘴齐批目前一些卫视“热播”的相亲节目的低俗化倾向,表示“做节目不能只求收视率,媒体要自尊”。主持人赵忠祥在论坛上说:“在公众媒体说过一些过火语言的人,制作节目的各个环节的人员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王小丫说:“现如今,电视上有很多节目形式将家长里短、吵架等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是有些媒体故意将人的劣根性放大、渲染,”她表示,“审丑”不能成为做节目“抓眼球”的手段。曹可凡说:“过去节目追求真诚,现在节目就要假,要编剧编、演员演,更像情景剧了。为了引人注目,好些节目都去采访“凤姐”,让人感到一种悲哀。”娱乐本无罪,然而,当商家争相拿钱邀请一个自闭症病人、一名刚结束流浪的乞丐“犀利哥”出席走秀活动时,却大获成功;“宝马女”马诺、“豪宅女”朱真芳们越来越成为电视荧屏上的主角;“兽兽”们不仅能安然脱身,反而借机上位更加走红。并且,这种审“丑”的潮流已经从网上走到网下,从“个人作怪”走向“机构运作”,从“话题”变为“现实”。除了疏于提醒人们其危害之外,媒体在这股潮流中的“越位”与“缺位”似乎更值得关注和深思。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朱虹对于低俗电视节目应坚决叫停。朱虹表示,婚恋节目体现的是一种社会需求,这些节目出现的早期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后期便渐行渐偏,渐行渐远。电视台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收视率而宣传金钱至上的思想或炒作个人隐私。五、施压后的改变目前,荧屏上有《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百里挑一》《为爱向前冲》等近十档婚恋交友节目,很多嘉宾身份被指造假,欺骗观众,赚取收视率。两份文件一出,原本热闹非凡的相亲节目,忽然冷却下来,一些原来火暴无比的相亲节目如今都变得温情起来。2010年6月10日,江苏、浙江、安徽等多家办有婚恋交友节目的卫视发表声明,称会按通知要求执行,大家都认为通知下发,对相亲交友节目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作用。浙江卫视表示会严格对照执行,坚持“真善美”的主流价值观。安徽卫视作出了实质性安排,立即停用话题嘉宾主持马诺,并对《周日我最大——缘来是你》进行全新改版,推出“暑期恋爱季”,引导青年建立踏实的婚恋观。江苏卫视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因出现“宝马女”“富二代”而备受各界质疑,成为各媒体、观众口诛笔伐的对象。在广电总局的通知下发后,江苏卫视立即回应:“把好话题关、嘉宾关、内容关、主持关、播出关,进一步提高节目品质。”据悉,6月26日,《非诚勿扰》将进行整改后的第一次节目录制,节目形式和主持人不会做任何改变,但审片将更为严格,并更换一批女嘉宾,拒绝“作秀女”。观看离发布通知最近的6月12日晚和6月19日晚该节目的播出,会发现弥漫于节目之中的“非主流”价值观讨论全然不见,“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一类的恶俗言论也没有出现。尽管节目是广电总局通知下发之前录制的,但通过后期剪辑,明显感觉到以“火辣言语”著称的节目有了很大改变。经济、金钱不再成为屏幕上嘉宾热议的话题,兴趣爱好的相互吸引、情感的真实碰撞成了讨论的焦点。六.结尾评论无论是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还是网络等新媒体,谈及文化,一个比较热的话题就是“反三俗”。所谓“三俗”,就是指:庸俗、低俗和媚俗。究其根源,是由于逐利风下的创作对传统文化缺乏敬畏之心,容易把文化创作当成手中的玩偶和谋利的工具。在本人看来,反三俗要弄清楚的其实就是:文艺创作的态度和方向问题。现实中,那种丧失道德底线、混淆基本的是非观念、肆意炒作一些负面的文化现象、历史人物和文艺形象的做法,显然不符合时代要求,是对健康文化发展底线的冲撞。而这种现象,发生在中国这个偌大的市场上,它的盲目性是需要政府、广电总局加以政策和法规约束和相应的惩罚的。而作为现在的受众和未来的传媒人,应该站在自重并未观众负责的态度上担起“反三俗”的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