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教材研析篇模块二中国近代史主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国世界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1.初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无产阶级开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2.发展:共产党诞生,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3.挫折:国民革命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南昌起义及秋收起义失败。4.纠正: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长征,召开遵义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1.社会主义国家: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实施新经济政策,完成两个五年计划。2.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2)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开始对外扩张。•考纲要求:A.识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五四运动五年2考[BS:八上P63~65;RJ:八上P46~47]背景(1)国际背景: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2)国内背景:阶级矛盾加深,工人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北京大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导火线1919年,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1]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帝国主义列强无理拒绝。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2](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废除二十一条”[3]“誓死力争,还我青岛”[4]“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5]等。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6]等学校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和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区举行集会、游行示威。过程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6月初,北京大学等校的三千多名青年学生以罢课和游行示威的形式进行斗争。第二阶段:1919年6月初~6月底,为支援学生的爱国运动,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运动中心从北京转到上海。工人阶级[7]登上政治舞台。斗争方式学生罢课[8]、工人罢工[9]、商人罢市[10]。结果取得了初步胜利(指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11]、章宗祥[12]、陆宗舆[13]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性质五四爱国运动[1]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意义(1)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2)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3]的开始。[2015.15(1)](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4)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五四精神(1)五四精神[4]就是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精神,是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是不畏强暴、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勇于抗争的精神。(2)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5]是五四精神的源泉,也是五四精神的实质和内涵。[2015.15(3)]认识爱国主义是五四青年运动的旗帜,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要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认识到只有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个人奋斗与集体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关联速查】•中国人民的抗争(P142):林则徐虎门销烟(P47)、太平军抗击洋枪队(P49)、左宗棠收复新疆(P50)、邓世昌黄海殉国(P51)、义和团运动(P51)、五四运动(P60)抗日战争[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P68)]•考纲要求:A.识记:中共“一大”B.理解: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年未考[BS:八上P65~67;RJ:八上P47~49]阶级条件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组织条件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6]的建立。召开条件外部条件共产国际[7]的帮助。中共一大会址召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8]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举行,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9]的一条画舫上举行。会议内容(1)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10],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1],实现共产主义[12]。(2)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13]。(3)大会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14],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15]。意义(1)中共“一大”[16]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17]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认识(1)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中国共产党与以往任何政党都不同,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新型的、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18];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关联速查】•中共历次重要会议:中共“一大”(P61)、遵义会议(P64)、中共“七大”(P69)、十一届三中全会(P84)、中共十五大(P89)国共第一合作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五年1考[BS:八上P69~73;RJ:八上P50~53]形成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1]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2]形成。发展黄埔军校目的孙中山为了创造革命军[3]来挽救民族危亡。黄埔军校校址创建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建议下,在广州黄埔[4]创办黄埔军校[5]。领导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6]任党代表,周恩来后来任政治部主任[7]。办学宗旨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发展黄埔军校特点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发展黄埔军校意义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8]的建立和北伐战争[9]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目的推翻北洋军阀[10]统治,统一中国(2016.3)。高潮北伐战争对象吴佩孚[11]、孙传芳[12]、张作霖[13]。方针“集中兵力,各个歼敌”[14]:首先消灭吴佩孚,再打孙传芳,最后攻打张作霖。开始1926年7月,北伐军[15]10万人出师北伐,蒋介石任司令。高潮北伐战争先锋国民革命军第四军[16]叶挺独立团[17]是先锋,由于其作战勇敢,屡战屡胜,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铁军”[18]称号。概况(1)主要战场:湖南、湖北。(2)主要战役: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19]、贺胜桥[20]和武昌城。(3)进军路线: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湖南、湖北——九江——南昌——南京——上海。高潮北伐战争成果(1)出师半年,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震动全国。(2)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两大军阀,基本结束北洋军阀的统治,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高潮北伐战争成功原因(1)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2)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3)广大北伐将士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背景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之时,蒋介石制造了“四一二政变”[21]。建立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22]。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23]利益的反动统治。失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政策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列强;对内国民党在各地“清共”[24],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结果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25]失败。•【关联速查】•国共关系(P139):国共第一次合作(P62)、国共第二次合作(P66)、重庆谈判(P72)•考纲要求:A.识记: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五年2考[BS:八上P75~77;RJ:八上P54~56]背景国民党右派[1]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2],大革命失败。南昌起义目的挽救革命,建立自己的军队,领导武装斗争。南昌起义指挥部所在地——江西大旅社爆发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3]、叶挺、朱德[4]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占领南昌。结果起义胜利后,部队撤离南昌,南下广东。起义军一部分转移到广东海陆丰[5],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入湘南[6],开展游击战争。南昌起义意义南昌起义[7]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南昌起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9],独立领导武装斗争[10]的开始,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时期。(2017.4)发动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11]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12]。受创在进攻长沙受到挫折后,毛泽东在分析敌强我弱的形势后,决定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率领军队向井冈山[13]进军。秋收起义意义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5](星星之火)。[2017.11(3)]概况1928年4月,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队伍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井冈山会师[16]结果两军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17],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8],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19]。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0]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井冈山会师井冈山精神[21]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井冈山会师认识(1)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作出了伟大的贡献。(2)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22],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考纲要求:A.识记:红军长征的史实B.理解:长征精神。红军长征遵义会议五年3考[BS:八上P77~80;RJ:八上P59~62]原因(1)根本原因:王明[23]的“左倾”错误路线[24]在中央苏区[25]全面推行,给革命带来重大损失。(2)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26]失利。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2015.15(2)]开始长征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1]从中央革命根据地[2]出发开始战略转移。经过初期受挫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3],人员伤亡过半,改道贵州,攻克遵义。时间1935年1月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博古[4]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经过历史转折——遵义会议意义(1)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遵义会议[5]挽救了党[6]、挽救了红军[7]、挽救了革命[8],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9]。[2014.14(1)]遵义会议会址冲出重围四渡赤水[10],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11],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12]——飞夺泸定桥[13]——爬雪山[14]、过草地[15]——进入甘肃经过省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16]、甘肃、陕西经过胜利会师(1)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17]与陕北红军[18]会师。(2)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19]会师于甘肃会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影响红军长征[20]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21]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2]。长征精神[23][2015.15(3)](1)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2)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3)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4)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关联速查】•中共历次重要会议:中共“一大”(P61)、遵义会议(P64)、中共“七大”(P69)、十一届三中全会(P84)、中共十五大(P89)•【知识拓展】•1.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黄埔军校的创建这三个事件“新”在何处?•(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