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教学课件 (新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微观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前面已经学习了许多化学变化,如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等等。对于这些化学变化,我们已经研究了质的方面变化(即物质种类的变化)。在做小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发现,蜡烛燃烧一会儿质量变小了。为什么变小了?难道物质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类似的化学变化中物质的量的方面(即质量)是否变化呢?即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总质量与生成的各种物质总质量是否有变化?让我们一起走进新课题,来共同研究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总质量是否变化的问题。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物质名称下面写出它们的化学式:1.镁带在氧气中燃烧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进行二个不同的探究实验:方案一: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大小的白磷,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棒,并使玻璃棒能与白磷接触,将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并记录其质量,然后取下锥形将橡皮塞上的玻璃棒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并记录其质量方案二:在烧杯中加入25mL稀硫酸铜溶液,取一根铁钉用砂纸擦去铁锈,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并记录其质量,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其质量。1.记录实验现象。2.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3.小组内讨论与交流。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演示实验1: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总和比较,反应前的质量之和大于反应后的质量之和,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演示实验2:镁条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比镁条增加,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反应物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提问:分析实验1和实验2,要使实验1和实验2在反应前后天平仍然平衡,对实验应作何改进?结论:实验在密封状态下进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1.化学反应a—→b+c,d在反应中作催化剂,12ga与3gd混合后使反应完全生成了8gb,问同时生成gc。2.工业酒精中常含有少量甲醇。请你根据甲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推断甲醇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神话中的“点石成金”能够实现吗?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