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区域物流战略管理第三章区域物流战略管理一、区域物流理论基础二、区域物流战略分析三、区域物流战略综合分析一、区域物流理论基础增长极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网络开发模式产业集群理论一、区域物流的理论基础(1)增长极理论1950,法国,佩鲁,FransoisPerroux《经济空间:理论的应用》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发展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增长极的表现主导产业:新兴的、技术水平较高、有发展前景的工业;产品主要输往区外,具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对其它产业有较强的驱动作用。创新企业:由新型企业家开创的企业。新型企业家:具有较丰富的技术知识和开拓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有敢冒风险的精神。创新企业一般数量不多,是代表工业发展方向的尖端企业。特殊性质的推进型企业1、增长极理论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为出发点。2、增长极具有两种作用,即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3、增长极的形成有赖于多种客观条件。(1)增长极理论(1)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体现在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向中心或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体现在生产要素向外围的转移。而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在不同的阶段发挥的程度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讲,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以极化效应为主,而随着增长极的发展,极化效应会逐步削弱,扩散效应会逐步加强。扩张扩散重新区位扩散等级扩散查询:增长极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三大经济增长极的快速发展1、“长三角”经济圈的现状、特征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效应2、“珠三角”经济圈的现状、特征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效应3、环渤海湾经济圈的现状、特征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效应新的经济增长极在中国出现并逐步成长起来1、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经济增长极2、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经济增长极3、以西安为中心增长极的西北经济增长极4、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西南经济增长极5、以广西为中心的北部湾经济增长极11理论提出最初是由波兰的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来的。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展的波兰国家级规划中,曾把点-轴开发模式作为区域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陆大道:在吸收前人经验基础上,把‘点”、“轴”要素结合在同一空间开发范型中,运用网络分析方法,把国民经济看作由点、轴组成的空间组织形式,提出了“点轴开发理论”。强调社会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组织形态,由点到轴最终发展到集聚区的空间扩散过程和扩散模式。点-轴开发成了“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空间发展战略的主体思想。国外国内(2)点——轴开发理论12理论核心(2)点——轴开发理论点轴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该理论在重视“点”即增长极作用的同时,充分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主要为交通干线的作用。该理论认为:随着以公路、铁路、河流航线为主的重要交通干线的开辟,连接区域间的人流和物流将迅速增加,随之带来生产与运输成本的降低,从而形成有利的区位条件和优良的投资环境。(2)点——轴开发理论随之产业和人口将会向交通干线聚集,使交通干线枢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沿线则成为经济增长轴。在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部分的生产要素会在“点”上集聚,并通过线状的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形成经济发展的“轴”。(2)点——轴开发理论该理论十分重视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认为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点轴开发的推动作用要远远大于单纯的增长极开发,而且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十分有利。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的布局和区域经济的开发基本上是运用点轴开发的战略模式来逐步展开的。点轴理论点轴理论:增长极理论和生产轴理论的结合点:产业集聚于“点”,表现为“城镇”轴:联系点、沿轴扩散,表现为线状设施“点—轴系统”:区域发展的最佳结构。“点—轴系统”是区域发展的最佳结构。(1)方向性和时序性。空间和时间上动态连续特征,使极化能量摆脱单点的限制走向整个空间的第一步。(2)过渡性。“由点而轴,由轴而面”,多个点轴的交织就构成了网络,是网络形成的过渡阶段。18应用研究长三角点轴系统形成的机制分析区内的超大城市上海产业转移的动力强劲,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扩散力;长三角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城市密度大,城市化水平较高;长三角地区交通发达,区域可达性好,已经形成了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现代交通方式的综合运输体系;沿沪宁铁路、沪杭铁路、宁启铁路、长江等交通干线已经形成了线状产业带,具备了更高层次的扩散和集聚。19应用研究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的引力数据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南京、宁波等城市既位于交通干线的端点和枢纽位置,又具有较大的引力,在产业带中的分工处于高级状态,因此,它们可作为点轴开发的一级增长极,其余可作为二级增长极。20应用研究一级轴线的选择1沪宁线:主要以沪宁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为依托,是最主要的发展轴线2沪杭线:是长三角最短的一条轴线3沿江轴线:主要以黄金水道长江和沿江高速公路为依托。(3)网络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是点—轴开发理论的进一步延伸。该理论认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个地方随着其所形成的增长极与增长轴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将会在较大的区域内形成资金、商品、信息、技术、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网,以及相应的交通与通讯网。HSSSSSSSS轴辐式原理图(3)网络开发理论在此基础上,网络开发理论还强调:增强增长极和整个区域之间交流生产要素的广度与密度,促进地区经济,尤其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的外延,加强联系区域外其他的区域经济网络,以求在更大、更广的空间范围内,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在更广范围内的发展。(4)产业集群理论最早用“cluster”来描述产业集群现象的是哈佛商学院的波特教授,他对产业集群进行了定义:产业集群是在一个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的供货商、服务的供应商以及政府和其它相关机构(如大学、规则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构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区位导向型物流产业集群企业为了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而形成的物流产业集群称为区位优势导向集群。物流的发展受制于区位条件、经济条件、交通条件等,所以一些物流企业以区位优势作为企业选址的主要因素,从而导致了大量的物流企业的集中在某一地方的发展。这些区位优势包括廉价劳动力集中地、信息和技术发达地、原材料或燃料集中地、产品的主要市场地、交通运输枢纽地等。如在苏、锡、常高新技术密集的地区,目前已有苏州高新物流、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园区物流、无锡高新物流及常州新区物流。依附型物流产业集群物流产业是第三产业,它为其他产业提供物流服务。有些物流企业会以其客户所在地作为自己的选址依据,这样依附于制造业或商业等发展的物流集群成为依附型的物流集群。这类物流集群一般与其它产业结合形成产业链共生关系,从而共同发展。并且,为推动主导产业的发展,政府可能会引进物流产业作为支持产业,形成与其他产业相结合的物流产业集群。如德国大众汽车、戴姆勒~克莱斯勒、化工企业BASF等在物流园区安置生产厂区,由物流园区中的物流企业为其提供零部件、原材料、装配以及产成品的加工配送功能关联型物流产业集群划分为垂直型集聚的物流产业集群与协作型集聚的物流产业集群。前者功能侧重点不同的物流企业集聚形成物流产业集群,如运输业、仓储业、加工业等构成物流供应链的上游下游,可以使得区内通过分工与协作,形成功能完整的物流链。后者常常会以某些大型的综合物流企业为中心,其他相关物流企业集聚到一起,共同完成物流链中相同物流业务.协作型集群垂直型集聚的物流产业集群协作型集聚的物流产业集群二、区域物流战略分析一、内部条件分析(一)要素优劣势分析1.区域经济发展状况(1)区位条件(2)区域产业结构(3)区域综合实力2.区域物流发展状况(1)物流需求规模(2)物流基础设施(3)物流企业状况(4)区域物流人才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区域公路、铁路、航运和空运等交通运输网络十分发达,经济总量逐步上升,使得物流业的业务也在不断持续增长。长三角周边港口、高速公路、内河及物流管理信息平台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并且正在着力建设以港口为战略合作重点的区域一体化大物流。区域物流量大在很多地方已经形成物流中心(二)我国各区域物流发展普遍存在的劣势1.粗放经营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2.大量潜在物流需求仍未释放3.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突出4.区域物流专业人才匮乏二、区域物流战略分析二、外部环境分析(一)机遇1.国家宏观政策影响2.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1)系统化、信息化和标准化(2)综合性物流服务成为趋势(3)电子物流需求强劲(4)绿色物流成为新增长点二、区域物流战略分析二、外部环境分析(二)挑战1.区域政治、经济、科技环境带来的挑战2.物流发展环境制约(1)物流体制方面的障碍(2)物流政策环境的影响(3)物流市场信用机制的挑战三、区域物流战略综合分析S.Strength优势W.Weakness劣势O.Opportunities机会T.Threat威胁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内部优势(S)1.2.3.4.内部劣势(W)1.2.3.4.外部机会(O)1.2.3.4.SO战略(增长型战略)发挥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WO战略(扭转型战略)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劣势。外部威胁(T)1.2.3.4.ST战略(进攻型战略)利用内部优势,回避外部威胁。WT战略(防御型战略)克服内部劣势,回避外部威胁。三、区域物流战略综合分析(一)SO战略1.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的区域物流充分了解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物流状况的基础上开展特色区域物流区域物流四种运作模式2.不断扩大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运输3.建立一批现代化物流基地区域物流模式3基于区域货物中转枢纽的多功能服务型物流模式2基于产业链(集群)的区域供应链一体化型物流模式4基于区域交易市场的商贸型物流模式1基于产业聚集区的区域综合性物流模式如:高新技术开发区如:增城东部汽车工业园如:港口如:农产品交易市场(一)基于产业聚集区的区域综合型物流模式以区域内产业聚集区各产业组织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各产业组织的供应链物流活动提供终端物流配送服务,为其提供区域性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模式。在空间布局上,以产业聚集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为基础,以交通条件为依托进行空间布局。集群企业应自营物流还是寻求外部物流合作,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物流对企业的关键程度与企业管理物流的能力)的平衡。eg.戴尔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二)基于产业链(集群)的区域供应链一体化型物流模式基于产业链的区域供应链一体化型物流模式,是区域内围绕主导产业形成的产业链,它具有相对稳定的供应物流关系。以此为背景所进行的区域物流业物流活动应突出供应链物流活动的一体化、准时化特征。该物流模式对物流活动的准时化要求非常高,对物流信息的质量的把握是该模式运作的关键,配送路线、配送数量、配送时间有着严格、准确的规定和标准,道路的条件是该模式有效运行的主要环境条件。(三)基于区域货物中转枢纽的多功能服务型物流模式以区域的特殊地理位置为基础(如港口、区域物流中心等)承担区域内外货物中转枢纽功能的物流活动聚集区,以大批量货物集散为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同时提供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服务的物流模式。物流活动主要侧重于:仓储管理、装卸、货运服务、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能力,成为该物流模式物流运作的核心。海关、商检、动植物卫生检疫、货代、船代、保险等口岸及商务服务(四)基于区域交易市场的商贸型物流模式在已经形成的区域商品交易市场背景中,将市场交易服务与仓储、物品配送等活动相结合的一种物流模式。………………供应商1供应商2……供应商n共同订货共同进货大型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第三方物流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