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国际化经营战略本章目标:1.认识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基本含义;2.理解国际化经营战略的目的;3.能够进行企业经营国际化环境分析;4.掌握跨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引入案例】联想集团跨国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据报道,2014年1月30日,联想集团与谷歌公司宣布达成协议,以29亿美元从谷歌手中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包括摩托罗拉移动3500名员工,2000项专利,品牌和商标以及全球50多家运营商的合作关系都归入联想移动业务集团,由刘军负责。就在前一天,联想集团宣布将现有的两大业务集团,拆分成PC业务集团、移动业务集团、企业级业务集团和云服务业务集团等四个业务集团,而刘军正是负责移动业务的。据悉,双方达成的协议,收购价约为29亿美元,包括在收购完成支付14.1亿美元,其中包括6.6亿美元的现金,以及7.5亿美元的联想普通股股份支付,而余下15亿美元将以三年期本票支付。2011年8月5日,谷歌当时以125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并获得了摩托罗移动约1.7万个已授权专利。据悉,此次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谷歌将继续持有摩托罗拉移动大部分专利组合,包括现有专利申请及发明披露。而作为联想与谷歌长期合作关系的一部分,联想将获得相关的专利组合和其他知识产权的授权许可证。第一节国际化经营战略概述一、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概念在各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中,企业经营国际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已经成为确保企业竞争力和地位的重要手段。正如彼德·德鲁克在《论跨国经济》一文中指出:“一个企业,不论其大小如何,要想在任何一个国家中保持领导地位,就日益需要在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市场上取得并保持领导地位。它必须能够在发达国家的任何地区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和生产,能从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向任何其他国家出口,也就是说,必须走向国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转型期国家,都越来越依赖于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使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那么,什么是企业经营国际化?比较常见的观点主要有:1.企业经营国际化是指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由国内经营向全球经营发展的过程。2.企业经营国际化是在其产品及生产要素流动性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企业是市场国际化而不是对某一特定国家市场做出反应。3.企业经营国际化是指在利润、竞争机制和发展要求的驱使下,企业经营活动超越国界,企业决策越来越以满足世界市场需要为中心,并向经营利益全球化方向发展的过程。4.企业经营国际化是以国际市场为舞台,对外投资,在国外设立机构,广泛利用国内外资源,从全球战略出发,进行综合统筹,在一个或若干个经济领域进行经营活动。这些观点虽然不尽相同,却有相同的核心内涵,即: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使得企业能够摆脱本国的地域,成为面向全球的国际企业,从而实现其对全球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追求海外高额利润的目标。国际化经营战略是指企业充分利用在国内和其他国家拥有的竞争优势,弥补自身的劣势,在两国、多国、洲际,甚至全球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追求最大限度的国际比较利益。企业经营国际化不仅包括国际贸易或外国产品,还包括运输、服务、专有技术和知识产权的转移等。(二)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目的(1)扩大市场规模。在国外市场销售公司产品和服务,开辟新的市场,能提高收益,特别是那些处在有限增长的本国市场的公司,进入国际市场有更大的吸引力。(2)充分发挥生产能力和尽快收回投资。对于大规模投资,包括工厂、设备和研发,为得到应有的投资回报,需要巨大的市场规模,因此大多数企业实行经营国际化。如科研密集型的飞机制造业。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使新产品寿命周期缩短,另外由于不同国家专利保护法各不相同,新产品被仿制的可能性增加,为此必须尽快收回投资。(3)规模效应和学习效应。企业国际市场扩张后,会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有可能取得优化的规模效应,如汽车工业。国际市场也为企业转移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机会,它为跨越国界的资源和知识共享创造了条件。此外不同的市场和不同的实践为跨国公司提供了很多学习机会,包括发达国家的企业也能从新兴市场的运行中学习新的东西。(4)获取区域经济效益。这是指在交易成本与贸易壁垒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将其创造价值的活动放在最适合的地点,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搜寻此地点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企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的过程。这样做至少有两个效果,一是降低创造价值的成本,有利于企业达到成本领先。在劳动力、原材料或技术费用比较低的国家建立生产工厂可以降低成本。(5)促进核心竞争力转移。核心竞争力是由企业的创新、效率、质量以及顾客的忠诚度所组成的,并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采用国际化战略的跨国公司可以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利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及创新产品,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利润。(6)分散商业风险。公司通过在不同的国外市场上经营建立了广泛的市场基础,从而与完全依靠本国市场相比,分散了风险。当国内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如果只依靠国内市场,这样往往会让企业承受很大的损失,企业开发国外市场,可以形成广泛的市场基础,分散集中经营的风险。二、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宏观环境分析当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时,涉及资源和业务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因而国际化经营的企业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企业在决定将业务向国际市场扩展之前,必须全面了解国际环境的现状和发展动态,这是国际化经营战略获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需要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对国际化经营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国际市场存在的机遇和威胁。(一)政治与法律环境1.国家政治体制国家政治体制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国体和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有关制度,不同的国家政治体制常导致政府政策、法规、行政效率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对企业国际化经营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如在民主制度相对健全的国家,国家政策、法规的透明度高,政策的稳定性好,从而有利于外资进入及稳定发展。2.政党体制不同的政党体制通常会对政府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例如,在多党制条件下,党派之间势均力敌,常导致政府频繁更迭。不同的政党有不同的执政思想,对政府的政策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具有极端民族主义倾向的党派通常会采取排外的带有民族保护主义的政策。3.政治的稳定性政治的稳定性通常是指国家政局的稳定性以及社会的安定状况。如果政局不稳,领导人频繁更迭,则对外国企业有没收、征用和收归国有的风险。因此,如果政局不稳,与其对国外直接投资,不如选择出口贸易。反之,如果政局稳定,则可考虑直接投资。4.政府对外资的态度政府对外资的态度通常反映在政府对外资的政策上,主要看政府对外资进入的鼓励与限制程度,对外资提供的便利条件和优惠措施,对外资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程度,以及外资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等。例如,有些国家限制外资能够进入的投资领域,限制外资在一定投资领域股权比例。一般而言,政策宽松、稳定,干预和限制少,就会吸引外资的投入。5.国家政治关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不仅取决于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也取决于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例如,跨国经营活动能否享受东道国的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财产是否有被东道国征收、没收和国有化的风险等,都同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有关;一些国家实行配额制以及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都源自于政府出于政治和经济考虑。6.法律环境法律环境是指本国和东道国颁布的各种法规,以及各国之间缔结的贸易条约、协定和国际贸易法规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则的总和。一个国家的法律体制,特别是涉外法律体制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这是因为投资所在地的法律和法规对投资者的投资活动起着制约的作用,同时也是对投资者投资权益保障的基础。健全的法律体制应体现为法律体系的完备性、法规的稳定性以及法律实施的严肃性。除了全面了解和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各自不同的法律外,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还要认真地研究和掌握世界上区域性的政治和经济组织的有关法律和法规,以及与企业活动相关的国际公约、条约和国际惯例等。(二)经济与技术环境1.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世界各国普遍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但不同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不尽相同,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也不平衡。例如,有的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带有较强的自由性,表现为政府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干预程度很低;有的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带有较强的计划性,表现为政府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干预程度较高。加之各国在贸易政策、工业化政策、地区开发政策和外汇管理政策上的不同,从而对直接投资有着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发达和成熟的市场经济和相对自有的经济政策,对投资者有着较强的吸引力。2.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前景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国家经济上主要依赖原料资源和农产品,仍然处于传统社会阶段;有的国家处于经济起飞阶段,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的国家处于经济成熟阶段,经济上完全工业化,生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发展前景优劣不同,决定着投资需求方面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前景是跨国公司开展国际经营中衡量投资机会的重要指标。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前景的指标主要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制造业产值及其增长趋势、国家的城市化发展程度、国际收支状况等。3.市场规模及准入程度市场规模及准入程度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评价因素。一个国家的市场大小、有无市场潜力,市场对外来产品的准入程度,都直接关系着投资机会的大小,关系着投资后未来的经营前景。衡量市场规模的招标主要有人口数量及增长速度、人口分布状况、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消费性质和消费结构,以及市场的竞争态势、物价水平等。衡量市场准入程度要看东道国的贸易和关税政策、对外资企业产品内销的政策等。4.生产要素市场的完善程度企业的国际经营活动,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资本的正常运行需要有健全的市场体系,如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以及金融市场等。例如,企业生产的产品能有容纳吸收的消费市场,能够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资金融通渠道,能够获得质量优异的劳动力资源等,都是跨国企业能够从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获得经营资源和经营利益的基本条件。5.社会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条件、能源供应、通讯设施和商业设施。社会基础设施水平是投资者关注的重要外部物质条件,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结构越完善,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就越高。良好的社会基础设施对国际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例如,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条件会影响到企业在该国的厂址选择和营销策略;一个国家通信设施的现代化程度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当地以及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信息传递;商业基础设施条件发达,则可以在融资、保险、销售渠道、广告、大众传媒等方面为企业开展经营活动提供便利条件。6.科技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反映在科技发展现状、科技发展结构、科技人员的素质和数量、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现有工业技术基础的水平、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水平,以及与企业经营有关的原材料、制造工艺、能源、技术装备等相关的科学技术发展动向等多方面通常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高,有利于促进企业劳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企业采用现代化的组织运行方式和管理方式,因而对投资的吸引力大,投资也易于向资本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相反,则对投资的吸引力小,投资易于向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三)社会与文化环境1.语言与文化传统在跨国经营中,投资者不可避免要涉及与东道国之间语言与文化传统的沟通和融合过程。不同国家有语言说的差异,不同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造成了人们不同的社会观念和思维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外来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沟通的难度,形成一种投资障碍。例如,面对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市场,企业采用了相同的市场策略,在有的国家可以获得成功,在有的国家则可能碰壁;面对具有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组织成员,管理上采用相同的方式、方法,也会有不同的效果等。2.教育水平教育在一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既是对历史文化进行传延的手段,优势对各国文化进行交流的手段。因此,从宏观层面来看,教育影响着一国国民素质、科技水平、价值观念和经济发展状况;从微观层面来看,则